下载此文档

网络计划技术.ppt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16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6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6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网络计划的基本概念
双代号网络图
单代号网络图
网络计划的应用
网络计划优化
网络计划控制
微机在建筑施工计划管理中的应用
4 网络计划技术
本章内容
网络计划技术是用来计划、安排、控制项目进度的工具。它来源于工程技术和管理实践,又广泛地应用于军事、航天和工程管理、科学研究、技术发展、市场分析和投资决策等各个领域,并在诸如保证和缩短时间、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节约资源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我国引进和应用网络计划理论,除国防科研领域外,以土木建筑工程建设领域最早,并且在有组织地推广、总结和研究这一理论方面的历史也最长。
网络计划的基本概念
网络计划方法的基本原理:
首先,先将工程项目分成若干项工作,应用网络图
的形式表述施工计划中各个施工过程的先后
顺序和逻辑关系;
然后,通过计算分析,找出决定工期的关键工作和
关键线路;
接着,按选定的目标不断改善计划安排,得到最优
方案,并付诸实施;
最后,在执行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监督。
思考题:
有A(2天)、B(5天)、C(2天)、 D(4天)、 E(2天)五项工作,
A完成后进行B和C, B完成后进行 E, B和C完成后进行D。
横道计划与网络计划的比较
优点:简单、明了、直观、易懂。
结合时间坐标,各项工作的起止时间、作业延续时间、
工作进度、总工期都能一目了然;流水情况表达清楚;
资源需要量统计便于据图叠加。
缺点:不能反映各工作间错综复杂的联系与制约关系;
不能反映哪些工作是主要的、关键的,不能明确反映
关键线路,看不出计划的潜力;不能应用微机计算时间
参数,更不能对计划进行科学的调整和优化。
施工
过程
进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A
B
C
D
E
横道计划图表示:
优点:
(1) 能反映各施工过程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2) 能计算各施工过程的时间参数。
找出关键工作和关键线路,便于管理人员抓住主要矛盾;
可以利用非关键工作的机动时间,对网络计划进行调整
和优化,更好地利用和调配人力、物力;
(3) 能应用计算机计算;
(4) 在计划实施工程中能够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整。
缺点:(可采用时间坐标网络图弥补)
(1)流水作业不能清楚地反映出来;
(2)绘图较麻烦,表达不够直观;
(3)不易看懂,不易显示资源平衡情况等。
A
B
C
D
E
单代号网络图表示
双代号网络图表示
1
A
2
B
3
E
C
4
D
5
2
2
2
4
2
返回
双代号网络图
组成双代号网络图的基本要素
双代号网络图是以箭线及其两端节点的编号
表示工作的网络图。
工作名称
持续时间
j
i
k
工作名称
持续时间
双代号网络图是由箭线、节点、线路三个基本
要素组成。
箭线(工作)
(1) 实箭线
作用:一条箭线表示一项工作或一个施工过程、任务。
特点:每项工作都要消耗一定的时间及资源。
标注:施工过程的名称写在箭线上面,施工消耗的时间或资源数量写在箭线下面。
箭线的方向:表示工作进行的方向和前进的路线,箭尾表示施工过程开始,箭头表示施工过程的结束。
1
2
施工过程
工作时间
4
6
混凝土养护
28d
(2) 虚箭线
虚箭线表达逻辑关系,虚箭线不消耗时间和资源。
5
6
5
6
0
区分作用:双代号网络图中每一项工作都必须用一条箭线和两个节点(代号)表示,若两项工作的代号相同时,应使用虚工作加以区分。
联系作用:应用虚箭线正确表达各工作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逻辑关系;
1
2
A
B

1
3
A
B
2

1
A
2
4
3
4
B
C
D
E
A
2
4
3
4
B
C
D
E
1
挖1
垫1
砌1
填1
挖2
垫2
砌2
填2
挖3
垫3
砌3
填3
1
1
1
4
4
4
3
3
3
2
2
2
1
2
3
5
4
6
8
9
7
10
11
逻辑关系错误!
挖土3与垫层1无逻辑关系;垫层3与砌筑1无逻辑关系;砌筑3与回填1无逻辑关系(人员、工作面、工艺均无)。
挖1
垫1
砌1
填1
1
4
3
2
挖2
垫2
砌2
填2
1
4
3
2
挖3
垫3
砌3
填3
1
4
3
2
1
2
3
4
5
6
7
9
10
11

网络计划技术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6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0012230
  • 文件大小4.52 MB
  • 时间2018-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