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诗词九首.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诗词九首 】是由【书生教育】上传分享,文档一共【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诗词九首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诗词九首———————————————————————————————— 作者:———————————————————————————————— 日期:?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1)、既然“结庐在人境”为何没有“车马喧”,请用诗中句子作答。(2)、“悠然见南山”中的“悠然”一词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3).能否把“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改为“望”字?为什么 ?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4.《过故人庄》的作者是代的,他?与 并称为著名的诗人,该诗一二两句写的是 ,主要表达方式是 , 三四两句写的是 ,主要表达方式是 。(注意表达方式的运用)5?.这首诗尾联的“就”字有什么作用 ? (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分别用“/”划分下列诗句的节奏(根据音节和意义)。(注意标准)?音节: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意义: ???归园田居? 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8?.查字典,给加点字注音。(学会联系,注意字音和字形)?草盛()荒秽()荷锄()沾我衣()9?.填空。(查阅资料)陶渊明,字 又名 , (代)诗人,诗人因看不惯***黑暗,弃官隐居。但特别喜欢 (花卉的名称)。理解性填空。?这首诗写早出晚归,披星戴月地从事田间劳动的诗句是“ ,”,抒发珍惜这种生活,希望一直能远离尘嚣 ,隐居田园的诗句是“ 、 。”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敬亭山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 ),宣州是六朝以来江南名郡,大诗人如谢灵运、谢朓等曾在这里做过太守。李白一生凡七游宣城,这首五绝作于天宝十二载(7 53)秋游宣州时,距他被迫于天宝三载离开长安已有整整十年时间了。长期飘泊生活 ,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 ,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此诗写独坐敬亭山时的情趣,正是诗人带着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与寂寞的感情,到大自然怀抱中寻求安慰的生活写照。??前二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看似写眼前之景,其实,把孤独之感写尽了: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因此,这两句是写“动”见“静”,以“动”衬“静”。这种“静”,正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读者以联想,并且暗示了诗人在敬亭山游览观望之久,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诗的下半运用拟人手法写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鸟飞云去之后,静悄悄地只剩下诗人和敬亭山了。诗人凝视着秀丽的敬亭山,而敬亭山似乎也在一动不动地看着诗人。这使诗人很动情—世界上大概只有它还愿和我作伴吧?“相看两不厌”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深厚感情。“相”“两”二字同义重复,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地联在一起,表现出强烈的感情。结句中“只有”两字也是经过锤炼的,更突出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鸟飞云去又何足挂齿!这两句诗所创造的意境仍然是“静”的,表面看来,是写了诗人与敬亭山相对而视,脉脉含情。实际上,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而他那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处境,也就在这静谧的场面中透露出来了。??“静”是全诗的血脉。这首平淡恬静的诗之所以如此动人,就在于诗人的思想感情与自然景物的高度融合而创造出来的“寂静”的境界,无怪乎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要夸这首诗是“传‘独坐’之神”了。望 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本诗作者是 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 ,自号“ ”,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他的诗被称为“ ”2、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 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气势和 的景色。首联写远望泰山 ,的特点;颔联写近望泰山 、 的形象;颈联则写凝望泰山云气升腾、 之景;尾联联想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3、“齐鲁青未了”以距离之远衬托 。4、“钟”在这里是“ ”的意思,用一“钟”字,将大自然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远望中泰山的 。5、有人评价此诗“‘割’字奇” ,品析“割”这个字,指出奇在何处?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与王安石的“ , ”和孔子“ ,。”有异曲同工之妙。?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体现了青年杜甫英姿勃发的情怀,读了这千古名句之后,你有什么感受?答:这首诗写景很有特色,请从一个角度加以赏析。 :东岳( ) 南岳( ) 西岳( )北岳( )中岳( )、词的意思 :岱宗_____ 齐鲁_____造化_____阴阳_____ 荡胸_____ 会当_____夫______ 青______ 钟______ 入______眦______ 凌______ 览______ 曾______12、下面对诗的理解分析 ,错误的一项是( )这首诗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杜甫蓬蓬勃勃的朝气。“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望”字上下功夫 ,后两句是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感受。13、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望”的意思 ,但“望”的角度不同。 ,抒发作者仰慕赞叹之情以及企望攀登绝顶的心情。.“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D.“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上句写泰山是实写,下句是虚写。14、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人由实望泰山而产生登临意愿 ,于是想象登临泰山绝顶的景象和心理感受。诗的第二句,作者没有用笔墨去勾勒泰山是多么高大,而是写泰山占地多么广大以距离广远衬托山势高峻,用笔不凡。C 第三句中的“造化”是运气、福气的意思,这句是说神奇秀美都聚集在此 ,实为泰山的运气。D 全诗格调高亢,尤其是七、八两句表现了诗人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读来催人奋进。“望”字来写,“望”的角度是( )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这两句诗对仗工整。 B. 表达了作者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鸟儿从山中飞出。 ,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 ( )?齐鲁青未了。 B.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决眦入归鸟。 ,一览众山小。,歌咏泰山的作品很多 ,但杜甫的《望岳》诗被誉为咏泰山的绝唱。下面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有实写,虚实结合,意境高远,气势磅礴。 ,表达了诗人俯视万物,桀骜不驯的性格特点。,充分感受到泰山的雄伟气势,同时又能让人体会出诗人的情怀。可谓形神兼备。,如“钟”“割”,充分体现出诗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追求。五、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这首诗用极其凝炼的诗笔,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 诗是按时间顺序写下来的。 首句写旅客薄暮在山路上行进时所感, 次句写到达投宿人家时所见 ,后两句写入夜后在投宿人家所闻。每句诗都构成一个独立的画面,而又彼此连属。诗中有画,画外见情。诗的开端,以“日暮苍山远”五个字勾画出一个暮色苍茫、山路漫长的画面。诗句中并没有明写人物,直抒情思,但使读者感到其人呼之欲出,其情浮现纸上。这里 ,点活画面、托出诗境的是一个“远”字。它给人以暗示, 引人去想象。从这一个字 ,读者自会想见有人在暮色来临的山路上行进, 并推知他的孤寂劳顿的旅况和急于投宿的心情。接下来 ,诗的次句使读者的视线跟随这位行人 ,沿着这条山路投向借宿人家。天寒白屋贫”是对这户人家的写照;而一个“贫”字,应当是从遥遥望见茅屋到叩门入室后形成的印象。上句在“苍山远”前先写“日暮”,这句则在“白屋贫”前先写“天寒”,都是增多诗句层次、加重诗句分量的写法。漫长的山路, 本来已经使人感到行程遥远 ,又眼看日暮,就更觉得遥远 ;简陋的茅屋,本来已经使人感到境况贫穷 ,再时逢寒冬,就更显出贫穷。而联系上下句看 ,这一句里的“天寒”两字 ,还有其承上启下作用。承上,是进一步渲染日暮路遥的行色;启下,是作为夜来风雪的伏笔。这前两句诗,合起来只用了十个字,已经把山行和投宿的情景写得神完气足了。后两句诗“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写的是借宿山家以后的事。在用字上,“柴门”上承“白屋”,“风雪”遥承“天寒”,而“夜”则与“日暮”衔接。这样,从整首诗来说,虽然下半首另外开辟了一个诗境,却又与上半首紧紧相扣,不使读者感到上下脱节。 但这里,在承接中又有跳越。看来,“闻犬吠”既在夜间 ,山行劳累的旅人多半已经就寝;而从暮色苍茫到黑夜来临 ,从寒气侵人到风雪交作,从进入茅屋到安顿就寝,中间有一段时间,也应当有一些可以描写的事物, 可是诗笔跳过了这段时间,略去了一些情节 ,既使诗篇显得格外精炼,也使承接显得更加紧凑。诗人在取舍之间是费了一番斟酌的。如果不下这番剪裁的功夫,也许下半首诗应当进一步描写借宿人家境况的萧条, 写山居的荒凉和环境的静寂, 或写夜间风雪的来临 ,再不然,也可以写自己的孤寂旅况和投宿后静夜所思。 但诗人撇开这些不去写 ,出人意外地展现了一个在万籁俱寂中忽见喧闹的犬吠人归的场面。这就在尺幅中显示变化 ,给人以平地上突现奇峰之感。 ?就写作角度而言,前半首诗是从所见之景着墨,后半首诗则是从所闻之声下笔的。因为,既然夜已来临,人已就寝,就不可能再写所见 ,只可能写所闻了。“柴门”句写的应是黑夜中、卧榻上听到的院内动静;“风雪”句应也不是眼见 ,而是耳闻,是因听到各种声音而知道风雪中有人归来。这里 ,只写“闻犬吠”,可能因为这是最先打破静夜之声 ,也是最先入耳之声,而实际听到的当然不只是犬吠声 ,应当还有风雪声、叩门声、柴门启闭声、家人回答声 ,等等。这些声音交织成一片,尽管借宿之人不在院内,未曾目睹,但从这一片嘈杂的声音足以构想出一幅风雪人归的画面。 ?? 诗写到这里,含意不伸,戛然而止,没有多费笔墨去说明倾听这些声音、构想 这幅画面的借宿之人的感想,但从中透露的山居荒寒之感 ,由此触发的旅人静夜之情,都不言自见,可想而知滁州西涧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注解】:1?、滁州:在今安徽滁县以西。2、西涧:在滁县城西,俗名称上马河。3、幽草:幽谷里的小草。?【韵译】:我怜爱生长在涧边的幽草, 涧上有黄鹂在深林中啼叫。 春潮伴着夜雨急急地涌来 ,渡口无人船只随波浪横漂。【评析】:?这是写景诗的名篇 ,描写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首二句写春景、爱幽草而轻黄鹂,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 ,和水急舟横的景象, 蕴含一种不在其位, 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全诗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忧伤之情怀。这是一首山水诗的名篇,也是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诗写于唐德宗建中二年 (781)诗人出任滁州刺史期间。唐滁州治所即今安徽滁县 ,西涧在滁州城西郊野。这诗写春游西涧赏景和晚雨野渡所见。诗人以情写景,借景述意,写自己喜爱与不喜爱的景物 ,说自己合意与不合意的情事 ,而其胸襟恬淡,情怀忧伤,便自然流露出来。但是诗中有无寄托,寄托何意 ,历来争论不休。有人认为它通首比兴 ,是刺“君子在下 ,小人在上”;有人认为“此偶赋西涧之景,不必有所托意”。实则各有偏颇。诗的前二句,在春天繁荣景物中 ,诗人独爱自甘寂寞的涧边幽草,而对深树上鸣声诱人的黄莺儿却表示无意,置之陪衬,以相比照。幽草安贫守节 ,黄鹂居高媚时 ,其喻仕宦世态,寓意显然,清楚表露出诗人恬淡的胸襟。后二句 ,晚潮加上春雨,水势更急。而郊野渡口 ,本来行人无多,此刻更其无人。因此,连船夫也不在了,只见空空的渡船自在浮泊 ,悠然漠然。水急舟横,由于渡口在郊野,无人问津。倘使在要津,则傍晚雨中潮涨 ,正是渡船大用之时 ,不能悠然空泊了。因此,在这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里,蕴含着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 在前、后二句中,诗人都用了对比手法, 并用“独怜”、“急”、“横”这样醒目的字眼加以强调 ,应当说是有引人思索的用意的。 ? 由此看来,这诗是有寄托的。但是,诗人为什么有这样的寄托呢 ?在中唐前期,韦应物是个洁身自好的诗人 ,也是个关心民生疾苦的好官。 在仕宦生涯中,他“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寄李儋元锡》 ),常处于进仕退隐的矛盾。他为中唐政治弊败而忧虑,为百姓生活贫困而内疚,有志改革而无力,思欲归隐而不能 ,进退两为难,只好不进不退,任其自然。庄子说:“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 ,虚而遨游者也。”(《庄子?列御寇》)韦应物对此深有体会 ,曾明确说自己是“扁舟不系与心同” (《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 ),表示自己虽怀知者之忧,但自愧无能,因而仕宦如同遨游 ,悠然无所作为。说有兴寄,诚然不错,但归结为讥刺“君子在下 ,小人在上”,也失于死板 ;说偶然赋景,毫无寄托,则割裂诗、人,流于肤浅 ,都与诗人本意未洽。因此 ,赏奇析疑,以知人为好。江 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这是一首押仄韵的五言绝句,是柳宗元的代表作之一。大约作于他谪居永州 (今湖南零陵)期间。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压抑,于是,他就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因此,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 ,那?? 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而诗人的主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 ,甚至有时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这显然同他一生的遭遇和他整个的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是分不开的。这首《江雪》正是这样。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把我们带到一个幽静寒冷的境地。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这样一幅图画 :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诗人向读者展示的,是这样一些内容: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其实,这正是柳宗元由于憎恨当时那个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唐代社会而创造出来的一个幻想境界,比起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人物,恐怕还要显得虚无缥缈,远离尘世。诗人所要具体描写的本极简单,不过是一条小船,一个穿蓑衣戴笠帽的老渔翁,在大雪的江面上钓鱼,如此而已。可是,为了突出主要的描写对象,诗人不惜用一半篇幅去描写它的背景,而且使这个背景尽量广大寥廓,几乎到了浩瀚无边的程度。背景越广大,主要的描写对象就越显得突出。首先,诗人用“千山”、“万径”这两个词,目的是为了给下面两句的“孤舟”和“独钓”的画面作陪衬。没有“千”、“万”两字,下面的“孤”、“独”两字也就平淡无奇,没有什么感染力了。其次,山上的鸟飞,路上的人踪,这本来是极平常的事,也是最一般化的形象。可是,诗人却把它们放在“千山”、“万径”的下面,再加上一个“绝”和一个“灭”字,这就把最常见的、最一般化的动态,一下子给变成极端的寂静、绝对的沉默,形成一种不平常的景象。因此,下面两句原来是属于静态的描写,由于摆在这种绝对幽静、绝对沉寂的背景之下,倒反而显得玲珑剔透,有了生气,在画面上浮动起来、活跃起来了。也可以这样说,前两句本来是陪衬的远景,照一般理解,只要勾勒个轮廓也就可以了,不必费很大气力去精雕细刻。可是,诗人却恰好不这样处理。这好象拍电影,用放大了多少倍的特写镜头,把属于背景范围的每一个角落都交代得、反映得一清二楚。写得越具体细致,就越显得概括夸张。而后面的两句,本来是诗人有心要突出描写的对象,结果却使用了远距离的镜头,反而把它缩小了多少倍,给读者一种空灵剔透、可见而不可即的感觉。只有这样写,才能表达作者所迫切希望展示给读者的那种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至于这种远距离感觉的形成,主要是作者把一个“雪”字放在全诗的最末尾,并且同“江”字连起来所产生的效果。?在这首诗里,笼罩一切、包罗一切的东西是雪、山上是雪,路上也是雪,而且“千山”、“万径”都是雪,才使得“鸟飞绝”、“人踪灭”。就连船篷上,渔翁的蓑笠上,当然也都是雪。可是作者并没有把这些景物同“雪”明显地联系在一起。相反,在这个画面里,只有江,只有江心。江,当然不会存雪,不会被雪盖住,而且即使雪下到江里,也立刻会变成水。然而作者却偏偏用了“寒江雪”三个字,把“江”和“雪”这两个关系最远的形象联系到一起,这就给人以一种比较空蒙、比较遥远、比较缩小了的感觉,这就形成了远距离的镜头。这就使得诗中主要描写的对象更集中、更灵巧、更突出。因为连江里都仿佛下满了雪,连不存雪的地方都充满了雪,这就把雪下得又大又密、又浓又厚的情形完全写出来了,把水天不分、上下苍茫一片的气氛也完全烘托出来了。至于上面再用一个“寒”字,固然是为了点明气候;但诗人的主观意图却是在想不动声色地写出渔翁的精神世界。试想,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冷,不怕雪大,忘掉了一切,专心地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这个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正是柳宗元本人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由此可见,这“寒江雪”三字正是“画龙点睛”之笔,它把全诗前后两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不但形成了一幅凝炼概括的图景,也塑造了渔翁完整突出的形象。用具体而细致的手法来摹写背景,用远距离画面来描写主要形象;精雕细琢和极度的夸张概括,错综地统一在一首诗里,是这首山水小诗独有的题李凝幽居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对这首诗中词语的解说 ,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题李凝幽居”中“题”字的意思是“写” ,“幽居”的意思是僻静的居处。B.“僧敲”句中的“敲”,传说也曾写作“推”,“推敲”一词即来源于此。C.“闲居”句中的“少邻并”的意思是说李凝自小就有邻居紧挨着做伴。D.“幽期”句中的“幽期”指归隐的约定,“不负言”表示不违背诺言。西江月 遣兴辛弃疾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 ,信着全无是处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1、贾岛(779~843)中国唐代诗人。字浪仙,一作阆仙。范阳(今北京附近)人。曾出家为僧,号无本。元和六年(811),谒韩愈,以诗深得赏识。传说贾岛在长安跨驴背吟“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炼“推”、“敲”字不决,后世乃以斟酌文字为“推敲”。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文宗时任长江(今四川蓬溪)主簿。开成五年(840),为普州司仓参军。武宗会昌三年(843),卒于普州。2、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 ,历城(今山东济南 )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但提出的抗金建议 ,均未被采纳,并遭到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于江西上饶、铅山一带。韩侂胄当政时一度起用 ,不久病卒。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 ,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 ,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在苏轼的基础上 ,大大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 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 ,后人遂以“苏辛”并称。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2、思考:诗句的每一联分别交代什么?3、有人说:“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的“敲”字不如“推”字,对此你有何看法?请写下来。4、知识检测,作者是①《题李凝幽居》的文学体裁是朝诗人。②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列试题.(2008年全国中考试题)闲居少邻并,,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题李凝幽居》一诗,填空:⑴本诗通过对李凝居处的什么描写 ,暗示了李凝怎样的身份?⑵从环境来看,李凝的居处有什么特点?3)从作者的心理活动来看,“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表现作者对李凝什么样生活的向往?(4)有人说,《题李凝幽居》一诗都围绕一个“幽”来写,你是否赞同,谈谈你的看法。(5)、对这首诗中的语句的解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 )《题李凝幽居》中“题”字的意思是“写”,幽“居”的意思是僻静的居处。B“闲居”中的“少邻并”的意思说李凝自小就有邻居紧挨着作伴。C“僧敲”句中的“敲”,传说也曾想作“推”,推“敲”一词即来源于此。D “幽期”句中的“幽期”指归陷的约定,“不负言”表示不违背诺言。拓一拓运用炼字的方法,说说下面的诗句能不能用括号里的诗句代替,为什么?1、春风又绿江南岸(春风又到江南岸)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随风忽入夜,润物竟无声 )学****辛弃疾的《西江月 遣兴》1、《西江月 遣兴》的体裁是 ,作者是 时期的 。2、在这首词中,有一个字值得一提,你能看出来吗?试写出这个字。作者围绕这个字交代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3、从作者的醉话中,告诉我们怎样的一个道理?是有孟子的一句话概括。从这句话中你得到哪些启示?试写下来。4、形象写出作者醉态的句子是,这句话流露出作者的情感是什么 ?。《诗词九首》理解性默写1.《饮酒》(1)表现诗人投身到清新的大自然中的无限喜悦之情的句子——(2)把主观对客观的感受写得异常真切自然的句子——。3)本诗的主旨句是——4)写山间晚景,表明诗人归返田园的惬意情怀的句子—2.《过故人庄》(1)写田家热情好客的句子——(2)写田家美丽风光的句子——3.《望岳》(1)最能体现人生哲理的句子——(2)与“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意境相似的句子——(3)与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4)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句子——5)体现诗人不畏困难,俯视一切的豪情壮志的句子——4《滁州西涧》1)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的句子_______2)描摹空山无人的寂寞春景的句子——3)流露一种恬淡自适,悠然无所作为的思想感情的句子——5《江雪》最能体现诗人情趣旨向的句子——6《西江月 遣兴》与孟子的“尽信书 ,则不如无书”一句相对应的句子——7《题李凝幽居》1)推敲二字典故出自——句子2)以动衬静,衬托出四野的静谧荒寂的句子——

诗词九首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书生教育
  • 文件大小785 KB
  • 时间2024-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