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江苏部分地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最新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含答案).pdf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江苏部分地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最新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含答案) 】是由【青山代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江苏部分地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最新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含答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古诗词鉴赏专题江苏省南通市基地学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12月第一次大联考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次杨乐道韵六首其三——幕次①忆汉上旧居王安石汉水泱泱绕凤林,岘山南路白云深。如何忧国忘家日,尚有求田问舍②心。直以文章供润色,未应风月负登临。超然便欲遗荣去,却恐元龙会见侵。[注]①幕次:临时搭起的帐篷。②求田问舍:经营家产而无远大志向。据《三国志》记载,许汜曾向刘备抱怨元龙让自己睡下床。刘备对许汜说:“当今天下大乱,你没有忧国忘家,反而求田问舍,如果是我,就睡在百尺楼上,让你睡地下。”,不正确的一项是()、白云深深、山水相依的清幽环境,引发对仕途和人生的感慨。“求田问舍”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在家国遭遇危难之时,产生了消沉归隐之意。,超然物外,却又担心像元龙这样有抱负有思想的人批评他。。从“次韵”可看出王安石在这首诗中用的韵脚和杨乐道诗的韵脚是一样的。?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答案】.①“汉水泱泱绕凤林,岘山南路白云深”表达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之情;②“如何忧国忘家日,尚有求田问舍心”表达了诗人忧国忘家与归隐田园的矛盾心情;③“直以文章供润色”表达了对自己只能写写文章而不能报效国家的遗憾之情;④“超然便欲遗荣去,却恐元龙会见侵”表达对忧国报国的坚定信念。【解析】【15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B项,“产生消沉归隐之意”错。“如何忧国忘家日,尚有求田问舍心”,诗人反问在忧国之时怎还能有归隐之心。故选B。【16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首联“汉水泱泱绕凤林,岘山南路白云深”,描写了汉上旧居周围的环境,山水相依,远离喧嚣尘世:远望汉水浩瀚渺远,转弯处一带密林枝叶繁茂,抬头看,岘山掩映于白云深处,南面一条小路仿佛直通天空,犹如仙山一般美妙。此句用“泱泱”“凤林”“白云”等词语,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之情。颔联“如何忧国忘家日,尚有求田问舍心”,意思是,怎么能在为国事忧心的时候,还能有经营家产的想法呢?此句仿佛是诗人的自责,面对这大好江山,诗人不禁产生了归隐此处的想法,但随即这种想法便被自己否定了,且有着自责忏悔之意。这里表达了诗人忧国忘家与归隐田园的矛盾心情。颈联“直以文章供润色,未应风月负登临”,是说面对这美好山水,自己只能写写文章来为它增添一点光彩,还写不出什么风月,白白辜负了登临的意。美这是诗人的自嘲,深层含义是,自己无法报效国家,只能在这里写写文章自娱罢了,表达了不能报效国家的遗憾之情。尾联“超然便欲遗荣去,却恐元龙会见侵”,一方面,渴望超脱尘世,抛开名利,离开***;另一方面,担心自己归隐的行为,会被先贤元龙或类似于元龙的今人所耻笑,心中不免充满担忧和惶恐;两种感情错综矛盾,“却”字表明后一感情更占上风,反映了诗人以国事为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江苏省无锡市天一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新高考统一适应性考试考前热身模拟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春寻河阳陶处士别业岑参风暖日墩墩,黄鹂飞近村。花明潘子县[注],柳暗陶公门。药碗摇山影,鱼竿带水痕。南桥车马客,何事苦喧喧。注:潘子,指潘岳。潘岳为河阳令,树桃李花,人号日:“河阳一县花。”,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将触觉与视觉相结合,描绘出一幅和煦宜人的春日图景。,“潘子县”与“陶公门”含蓄地抒发了作者对陶处士的赞美之情。,表达作者对陶处士生活态度的认同。,风格近于田园诗,与作者为人熟知的边诗风塞差别较大。,并结合诗句加以分析。(6分)15.(3分)C【解析】“直抒胸臆”不当。16.(6分)①情趣高雅。“花明潘子县,柳暗陶公门”,描写出陶处士居所的优美环境,衬托出主人的雅趣和闲情;②闲适洒脱。“药碗摇山影,鱼竿带水痕”写出陶处士服药养生、持杆垂钓的自得其乐的生活情形;③与世无争(淡泊名利)。与“南桥车马客”往来奔走相对比,写出他远离尘嚣的安宁心境。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14~16题。月夜寄舍弟【唐】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题解]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诗人流寓秦州之时,时逢白露节气月圆之夜。临江仙【北宋】朱敦儒直自凤凰城破后,擘钗破镜分飞。天涯海角信音稀。梦回辽海北,魂断玉关西。月解重圆星解聚,如何不见人归?今春还听杜鹃啼。年年看塞雁,一十四番回。[题解]作于宋高宗绍兴九年(1139年),十四年前金兵攻陷北宋西京洛阳(即词中的凤凰城,古称京城为凤城)。《月夜寄舍弟》一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与末句遥相呼应,交代了局势严峻,战事紧张。,紧扣时令特点,移情于景,含光阴荏苒之感和月圆人不圆之叹。,生死不明,用家常语道出人人可能有却未必能言的心境,语极悲切。,更何况干戈未已,翻进一层,添入国事之忧,语更沉痛。《临江仙》一词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直自凤凰城破后”交代了金兵南下、国破家亡的时代背景;“擘钗破镜分飞”写出了西京沦陷后一片狼藉的景象。B.“梦回辽海北,魂断玉关西”,战争使得亲人不得不彼此分离,诗句以对比手法写出远隔天涯的夫妻彼此间的思念。C.“今春还听杜鹃啼”中“还”字,贯穿了过去与现在,交织着年年期望中的等待和等待中的失望,充满着无限辛酸。,借一个小家庭的命运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老百姓辗转漂泊的痛苦,表达了结束战争、重归故里的渴望。“雁”的意象,但作用不尽相同。请结合意象特点和作品内容,分别简析“雁”在两篇作品中的作用。(6分)(戍楼暮鼓声响,即禁止行人通行。鼓声为警戒的信号;断,截断,禁断。)(A擘钗:钗为古代妇女头饰,常充当定情信物,又或在分离时各执一半,以为将来复合之凭证,谓之擘钗。擘钗和破镜均喻指夫妻失散、离异。B辽海、玉关指业已被异族控制的辽远边关,泛指所念之人的所在之地。此处无对比手法。D没有详细写出辗转漂泊的痛苦,主要是战争被迫分离,相思,渴望团聚。)16.《月夜忆舍弟》:①秋夜的雁声伴随戍鼓声,渲染凄凉肃杀的氛围,烘托(引出)下文怀远思亲的感伤情怀。②诗中落单的孤雁,喻指离散的兄弟,诗人触景生情,由眼前的之景引发了对亲人的思念。《临江仙》:①大雁年年回,而人却不能回,以反衬手法抒发了人不如雁的悲哀。②雁可传书,雁回却没能带回家书,照应上文“信音稀”,表达了对亲人的牵挂。(4个得分点,每点2分,答满三点得满分。)补充:《杜》诗加一个点。③孤雁与后文的“寄书长不达”相呼应,意为音信难通,表达对兄弟的思念之情。反馈:《月夜忆舍弟》3个点(最多得4分),《临江仙》2个点,共5个点,任选其中3个点得6分,得分不能集中在一首诗中,实际上也没有同学能答出第一首诗中的3个点来。得分必须紧扣意象特点阐述情感。意象特点正确,与阐述情感之间有逻辑联系。才能得分。大雁意象特点:(1)书信(2)孤雁,失群,离散的兄弟(3)雁回(4)雁声: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比如:家乡的思念;②《临江仙》使用的是“边塞”的意象,通过写年年都看到大雁,体现远征时间之长,表达了对家乡,对家人的思念,对和平的渴望。(6分)不得分。江苏省扬州市2021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语文期中调研试卷(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途经李翰林墓许浑气逸何人识,才高举世疑。祢生狂善赋,,青山鹛鸟悲。至今孤冢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也表达了诗人对世人不识李白、怀疑季白的不平。,诗人感到斯人虽已远去,精神却能长存,心中仍有少许宽慰。,充分体现了“偶对整密、诗律纯熟”的特点。,联想想起与李白遭遇类似的几位士人,其言语苍凉悲慨。,本诗选用了多个典故,请任选其中三个并作简要分析(6分)(“心中仍有少许宽慰”错,结尾以景结情,表达内心的伤感)16.“祢生狂善赋”用祢衡击鼓骂曹的典故,来写李白的“狂”和“善赋”;“陶令醉能诗”用陶渊明的典故,来写李白的“好酒”和“能诗”;“碧水鲈鱼思”用鲈鱼堪脍、张翰辞官的典故,来写李白对自在生活的追求;“青山鵩鸟悲”用贾谊作《鵩鸟赋》的典故,来写李白怀才不遇的悲愤。(答出三点即可,每点2分)江苏省镇江市七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春晚范成大荒园萧瑟懒追随,舞燕啼莺各自私(注)。窗下日长多得睡,尊前花老不供诗。吾衰久矣双蓬鬓,归去来兮一钓丝。见想篱东春涨动,小舟无伴柳丝垂。(注)各自私:这里是说燕子、黄莺不管人的心情而只顾自家欢乐。,()(3分)..“舞燕”“啼莺”两个意象,但呈现出的依旧是缺乏生机的萧瑟荒园之景,“懒追随”说明诗人无兴致。,暗示诗人心绪。诗人昏昏醉眠,日长难遣,樽前花老,诗情难觅,止不住把满怀愁绪抒写出来。。诗人由眼前“花老”而联想到人老,慨叹当时南宋朝廷不能振作,自心己力交瘁,回天乏术。,作精雕细刻,形神兼备;描写心境,只是略现迹象,巧妙用典,使得情意表达委婉含蓄。,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此联的妙处。(6分).①虚写(想象)诗人通过想象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暮春图。②用典。借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典故,写归隐之情,含蓄蕴藉,言近旨远。③以景结情。诗人借暮春田园美景抒发了思归之情,委婉含蓄,耐人寻味。【解析】,描写景物,不作精雕细刻,意会即止;16.“想见篱东春涨动,小舟无伴柳丝垂”意思是“可以想见竹篱东面,春水已经涨满;柳丝低垂的岸边,小船儿正孤单地摇晃”。由“想见”可知,此联为虚写,诗人想象出一幅江南水乡暮春图:春水漫漫,疏篱如屏,柳丝垂挂,小舟荡漾,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意境,“小舟无伴”,那小舟似乎急切地等待诗人归来作伴,体现思归之情;“篱东”一词源于陶渊明的诗句“采菊东篱下”,后借指故园,这一联,不仅进一步渲染思归之情,而且这幅美好的暮春图,与开头那“萧条”的“荒园”,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更见诗人的爱憎和归意。“春涨动”、“柳丝垂”都属景,以景结情,可见融情于景。江苏省南通西藏民族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古风·昔我游齐都李白昔我游齐都,登华不注①峰。兹山何峻秀,绿翠如芙蓉。萧飒古仙人,了知是赤松②。借予一白鹿。自挟两青龙。含笑凌倒景③,欣然愿相从。【注】①华不注:山名,在山东省济南市东北。②赤松:仙人名。③倒景:景,日光,在日月之上向下看,故曰倒景。,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整首诗语言通俗自然,清新明了。,极写山的美丽秀,俊为后面神仙出场做了铺垫。,这个场景在李白其它作品中也多次出现。,和同样不满现实的仙人遨游天际,过安闲的生活。“游仙诗”,请结合诗句对此加以分析。(6分).①“了知是赤松”运用神仙典故,使诗歌富有浪漫主义色彩。②骑白鹿驾青龙,俯瞰日月,诗人想象奇特。③“含笑凌倒景”,飞升快乐,表现出超越世俗社会局限的想法。(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2分,其他说法如有道理可酌情给分。)

江苏部分地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最新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含答案)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青山代下
  • 文件大小867 KB
  • 时间2024-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