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热点与前沿 (2).pdf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热点与前沿 (2) 】是由【青山代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热点与前沿 (2)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热点与前沿所有的内容结合课本,如果考试出热点,除了名词解释,必须先回答课本知识点,再结合热点拓展,只要是相关的都写上,相信我,分数不会低的!给自己定个目标,专业课120以上!任课老师(出题人)的研究方向:国土空间规划与区域发展、乡村地理与贫困治理、土地评价与规划现在研究的课题:①精准扶贫与第三方评估(学校每年的扶贫活动都是这位老师主持操办)②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国土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国土空间与乡村发展规划③。着重:乡村发展(多看乡村战略及其衍生的一些乡村问题。)内容:1、区域经济学概论2、“3D”分析框架与区域经济地理重构3、创新与区域发展4、产业集群研究与前沿展望5、持续更新-第一讲区域经济学概论一、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第一阶段:在二战以前,区域经济学的研究还局限在对企业、产业和城市区位选择、空间行为和组织结构方面。这一时期涌现了一批区位理论,如杜能的农业区位论、韦伯工业区位论、克氏中心地理论等。这些理论的提出为区域经济学的萌芽和形成奠定基础。第二阶段:20世纪50至七十年代,重点开始转向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政策问题,各国学者提出了许多区域发展理论和模式,有输出基础理论、增长极理论、累计因果理论、中心外围模式、新古典区域增长模型等。美国的胡佛和艾萨德做出了杰出贡献。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官方统计数据公布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区域经济学研究开始走向计量化、实证研究成为新时尚。二、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建立的三个基石1、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包含自然资源如土地、森林、矿山和社会经济资源如人力、资本,任何地区都有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区域经济的必要。2、生产要素的不完全可分性由于集中和规模经济的存在,不可能将生产要素进行彻底的分割。3、产品和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由于距离因素的影响,产品和服务的移动,必须支付相应的运输成本,为减少距离成本,产品和服务的地方化十分必要。三、区域经济学发展研究遵循的三个原则1、因地制宜原则,以比较优势理论为核心,用来指导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产业选择2、动态平衡原则,以均衡发展和非均衡理论为基础,调整宏观区域关系。3、统一性原则,强调部分地区与整体的关系,强调区域要素中点、线、面的统一。四、现代区域经济理论体系的构成1、区域发展理论:包括区域论、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区域产业布局理论和区域创新理论。2、区域关系理论:区域合作理论、区域贸易理论、区域竞争理论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等。3、区域经济研究方法: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区域规划、区域经济政策、也包括各类研究模型。五、※重点区域经济学科体系创新的主要思路1、以“五大理念”引领中国区域经济学的学科建设(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老师提过很多次,并且上课一直提问这个,多关注下,.还有城市收缩★★(老师的最新研究)2、把中国区域经济实践和学科建设相互融合。3、以国际区域经济及其相关学科的最新学术成果丰富中国区域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六、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热点与前沿★★★1、网络开发模式及其动力机制研究(增长极、点轴开发、网络开发)交通、通讯、信息网络是网络开发模式中的核心研究。运营网络开发模式的前提条件:⑴经过增长极和点轴开发(湖南地区经济发展重点不突,出效益不佳)湖南现行区域政策:①放开南北两口,郴州和岳阳②建设五区一廊③拓宽三江通道(京广铁路、沟通珠三角、加快西线开发)⑵经济实力达到一定阶段,综合经济实力较强(珠三角、长三角、)③该地区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2、开放条件下的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特别是对外直接投资(FDI)出口、人口流动以及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机制全球性产业转移与重构:产业转移浪潮原因转移产业流向第一次美国产业结构转移劳动力密集型日本、德国(1950-1960)第二次美日德等国家产业转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亚洲新型工业化国家(1960-1970)移和地区第三次石油危机及美欧等国资本、劳动力密集型亚洲新型工业化国家(1970-1990)家发展微电子、新能产业和东盟、中国东南沿源、新材料等高附加海值产业第四次计算机模块化,中国资本、劳动力密集型中国成为首选地区(1990-2008)加入WTO产业(产业链)珠三角-长三角-中西部地区第五次发达国家产业转移高新技术和电子信息分别流向东南沿海和(2008年以后)原材料能源与加工制中西部东区造第五次转移的特殊性:前几次的产业转移都是单方向的自上而下的转移,既有经济发达地区向新兴的发展中国家转移,而这次出现了双向转移:a、一方面,劳动密集型的以出口或代工为主的中小型制造企业由中国向越南、缅甸、印度、印尼等劳动力更加低廉的新形发展中国家转移,或有中国东南沿海向中西部转移b、另一方面,也有一部分高端制造业在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在工业化的战略下回流。☆☆☆全球经济和产业格局的变化:①世界经济发展中心将回归实体经济领域②世界经济结构将重回重塑平衡状态③世界经济格局变动将催生新一轮产业革命④世界经济发展主题将锁定“低碳经济”和“绿色增长”⑤贸易保护主义和反全球化抬头。3、人力资本、创新、与区域发展、尤其要重视研究内生的区域经济增长。4、制度变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5全球化背景下的新兴产业分工,特别要重视全球性产业链和地方性产业链对传统分工理论的挑战。全球价链:值微笑曲线6、区域竞争力的理论基础;怎样把区域的比较优势一竞争优势相结合形成区域综合优势,进一步提升和构件产业竞争力的逻辑框架。▲区域竞争力:区域内各主体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形成并表表现出来的争夺资源和市场的能力。综合竞争力包括: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科技、国民素质、城市竞争力等。其中,产业竞争力是其核心。7、产业集群的经济学分析(后面会展开讲)8、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及其经济影响9、企业空间扩张战略及其空间组织理论的研究(课本)10、区域营销战略的理论基础▲目的:吸引要素和资源区域营销战略的困境说:根本原因在于区域困境的出现。基本原因:⑴内部:地区吸引力的微小波动通过正反馈机制累积而引起的区域困境。⑵外部:①快速技术变革②全球竞争③政治权利的转移11、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区域管制问题:区域管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通过多种利益集团的对话、协调、合作,解决区域内经济社会冲突,增强区域内经济竞争力。其核心内容是协调和化解区域发展中的各种利益冲突。★★国土空间规划: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去年考了名词解释)、永久基本农田线、城镇开发边界、负面清单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当生产、生活与生态空间发生冲突时,要对规划空间布局提出优化调整意见,一保障生态空间性质不转换,面积不减少、功能不降低、规划范围内禁止准入及限制准入的行业清单、工艺清单等环境负面清单。12、区域的边界与区域生命周期认为一个工区的建立,必然会经历从青年到成熟再到老年的演进阶段⑴年轻阶段:发展迅速,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来自其他区域的要素净流入量大⑵成熟阶段:该区域对其他区域取得主宰地位,区域竞争开始逐渐激烈,因此在成熟期出现了产业的区域转移,成熟区成为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的净流出区。⑶老年阶段:来的原新兴产业沦为衰落产业,区域经济的振兴出路在于调整产业结构、将衰退的产业转移出去,并且进行再创新,就能进入新的产业循环周期,否则就会沦为萧条地区。导致区域衰退的因有原四个:区位性衰退、资源性衰退、结构性衰退、消聚型衰退(书上有要背过!)13、绿色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其优化模式十九大报告(新的内容)a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b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c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D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主体功能区和三线一单联系起来看,老师强调很多次)e推进绿色发展环境规制与企业区位选择:⑴污染避难所和波特假说:环境规制的区域差异:欠发达地区环境准入门槛低波特假说:环境规制会提升企业的生产率。污染避难所假说:污染企业会迁移到环境规制强度弱的地区。绿色GDP(考过名词解释)=实际GDP-自然资源损失价值-环境污染损失价值+废弃物综合利用价值(未考虑人文损失)第二讲3D分析框架与区域经济地理重构重塑世界和中国经济地理:(Geographictransformations)积累英语名词解释复试也会有3D①higherDensities②shorterDistance③fewerDivisionGrowthwillbeunbalanced密度:指每单位面积的经济总量,它反映了经济的集中程度,往往经济越集中的地方,越富裕距离:、资本、信息和观念穿越空间的难易程度,由此落后地区应重新定义为相对于经济聚集区的偏远地区,这不单指空间距离,更重要的是由于基础设施落后和制度障碍造成的经济距离。分割:指国家之间,地区之间商品资本人员和知识流动的限制因素。这一分析框架吸收了新经理地理和新贸易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将集聚效应,迁移,专业化和贸易作为重塑世界经济地理的主要驱动力如何重塑中国经济地理1、中国经济地理的变迁:突出变现为:沿海化、城市化和城市群化。⑴中国的经济地理是不平的①首先是向沿海地区集中②其次是向城镇集中③第三是向城市群地带集中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世界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交通革命⑶消除四类无形壁垒会更进一步促进中国经济一体化①地区一体化,逐步打破行政疆界,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世界级大城市群。②全国一体化,形成一个统一的市场体系③区域一体化,主要是与东亚等周边国家的经济生产贸易一体化④全球一体化,中国正在逐渐成为全球化的前位国家。2、如何重塑:①就是要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实现现代化中国、和谐中国和绿色中国的三大目标。②重塑中国经济地理,需要建立市场和政府的伙伴关系,无形之手和有形之手相互紧握,两只手都要硬,顺其自然,又有所作为,相互补充,:新经济地和理新贸易理论都强调市场是重塑经济地的无形理之手,但从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来看,也要考虑政府这只有形之手的作用重塑中国经济地要理考虑我国生态环境脆弱,资源环境承载力等基本国情,不仅要符合经济规律如市场机制,经济全球化趋势,更重要的是要符合自然规律,准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基本经验是市场无形之手与政府有形之手相互紧握。顺其自然,有所作为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成为重塑经济地的正向理作用力政府在组织有效市场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中国政府在改革开放初期设立经济特区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大规模投资,放松城乡户籍限制,不断消除区域间贸易壁垒这些顺应经济地规理律的政府行为有效促进了资源更有效率的配置政府在纠正市场失灵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大规模的财政转移支付,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遏制了经济发展差距持续扩大,进行环境监管,加强生态建设,保障生态安全,纠正市场失灵。★★★国民幸福总值(GNH)是一个衡量人的幸福快乐的标准。(名词解释)最早是由不丹王国的国王提出的,他认为政策应该关注幸福,以实现幸福为目标他提出人生基本的问题是由如何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之间保持平衡,在这种执政理念指导下,不丹创造性的提出了由政府善治、经济增长、文化发展和环境保护四个方面组成的国民幸福总值指标,虽说幸福指数必将和经济指标挂钩,但绝不仅限于收入就业等经济指标,他还和人们的安全感,希望、生活压力、荣誉价值,生活环境,精神快乐等密切相关。幸福指标(HappinessIndex)A类指标:涉及认知范畴的生活满意程度,包括生存状况满意度(如就业、收入、社会保障),生活质量满意度(居住状况、医疗状况、教育状况等。)B类指标:涉及情感范畴的心态和情绪愉悦程度,包括精神紧张程度、心态等C类指标:人际以及个体与社会的和谐。三大攻坚:脱贫攻坚、环境污染、防范金融风险。第三讲产业集群理论世界产业发展趋势:融合化、集群化、生态化、知识化。1、产业集群的概念:(industrialcluster)产业集群是在某一特定的领域中在地位理置上集中,且相互联系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并以此共同性和互补性相联结。地方产业集群不仅构成当今世界经济的基本空间架构,还常常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力之所在。集群包括本地的企业,提供研究和技术性支持的大学,政府机构,促进企业联系和互动的行会。产业集群是把那些在全球流动着的财富吸引并黏着下来的地方,但黏力的大小随集群的发展而改变。2、产业其群的特征★★①地缘上的邻近②企业之间的相互依存和联系③企业之间,企业与各种机构组织之间的互动④良好的公共基础知识⑤知识的快速扩散,⑥价值链上的相互需求,⑦外向型的投入产出⑧资源的共享3、产业集群钻石模型图1990年哈佛大学商学院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构建了国际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波特认为一个国家的产业竞争优势,源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状态,政府、机遇,其中前四个因素是决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因素,政府和机遇是辅助性因素,但也会对产业竞争产生影响。①资源要素质一个国家的生产要素状况,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和基础设施。基本要素包括自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等。高级要素包括通讯基础设施、复杂和熟练的劳动力、科研设施、及专门的技术知识、是个人企业及政府投资的结果。②需求条件指对某个行业产品或服务的国内需求。波特十分强调,国内需求在刺激和提高国家竞争优势中的作用,国内需求的特点对塑造本国产品的特色产生技术革新和提高质量起着尤其重要的作用。③辅助行业是指国内是否存在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供应商和关联辅助行业,关联行业和辅助行业在高级要素方面投资的好处,逐步扩溢到本行业中来,从而有助于该行业取得国际竞争的有利地位。④企业战略指一国内支配企业创建组织和管理的条件,以及国内竞争的本质,不同的国家有着特色各异的管理意识形态,这些管理意识形态帮助或阻碍形成竞争优势⑤主要的机遇形成机会的可能情况:基础科技的发明创造、传统技术出现断层、外因导致生产成本突然提高、金融市场和汇率的重大变化,市场需求的俱增,政府的重大决策等。波特理论对于政府制定政策的指导意义:a、不仅要承担一些基本公共事业的职责,同时还应特别注重对国内专门要素的培育b、要致力于营造一个市场化的宏观环境,要让生产要素市场和金融市场健康的运行c、政府要强制实施产品质量安全与环境标准,促使企业技术和产品质量创新d、政府要制定并实施反垄断法,鼓励多样化发展,鼓励企业独立研发。e、政府要放宽对于国际贸易的管制,贸易政策的重点是促进各国贸易相互开放市场。4、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①合作效应:既有竞争又有合作②集聚效应: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外部经济性,二是联合行动,三是制度效应。③创新效应:在产业集群中,由于地理位置接近,企业间密切合作,可以面对面打交道,这样将有利于各种新思想、新知识的传播,由此形成知识的溢出效应,获取学****经济。(learningeconomies)④创业效应:由于集群具有交易成本低、服务环境好等因素,产业集群地往往是创业者的栖息地。⑤资源效应:信用网络是支撑企业集群成长的基石,因诚信而产生的社会资本是产业集群中的重要资源,是企业之间交易与合作的基础。5、产业集群的发展趋势:临时性产业集群(展会eg: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hinaInternationalimportExpoCIIE)、产业集群风险、产业集群的脆弱性、网络集群对产业集群的影响、虚拟集群。《从地方集群到集群网络—产业集群研究的国际前沿进展》6、国外集群研究的发展动态①空间尺度:从本地转向地方、区域、国家、全球等多重尺度②影响因素:从基于本地外部性的经济因素转向经济因素、社会等多重因素。③实践尺度:从静态分析转向动态刻画④发展驱动力:从集群内部转向内部结网,外部联系⑤集群效应:从经济效应转向创新效应⑥发展形态:从永久性集群转向临时性集群及相互关系。⑦研究视野:从特定集群转向区域或全球集群网络。

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热点与前沿 (2)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青山代下
  • 文件大小885 KB
  • 时间2024-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