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职对口升学课程标准.pdf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中职对口升学课程标准 】是由【青山代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中职对口升学课程标准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中职对口升学数学课程标准一、: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科学和技术的基础,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对口升学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课程的作用: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方法,又注重培养考生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所必需的基本能力。中等数学既是一门重要的文化课,又是学****专业理论知识必不可少的基础课和基本工具,数学课既要与专业相衔接,为专业课服务,又能面向对口升学考试的要求。前导课程:初等数学;后续课程:,提供发展平台;提供多样课程,适应个性选择;提倡积极主动,用于探索的学****方式。注重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强调本质,注意适度形式化;与时俱进的认识双基;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注意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教师的教学要具有知识性、启迪性、趣味性,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心理。教师教学应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由于数学概念是抽象的,因此在教学时要研究引入概念的途径和方法。一定要坚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通过一定数量的日常生活或生产实际的感性材料来引入,或由学生已有的知识来引入,力求做到从感知到理解。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设计一系列问题或提供相关资料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初步形成概念,通过小组讨论理解概念。再由学生应用概念去尝试练****变式训练,强化巩固,小组内同学互批互查,进一步巩固概念,教师适时给予点拨、提炼、升华。教学设计流程⑴建立和谐的课堂气氛;⑵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课堂上注重数学素养的培养,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采用教师讲授、师生谈话、学生讨论、学生活动、学生独立的教学模式。1:..二、课程总体目标使学生在九年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高技能人才所必须具备的数学素养,以满足未来职业岗位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三、(一),了解空集和全集的意义;理解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及集合间的关系,并能正确应用有关的符号和术语;掌握交集、并集、补集的含义,,会判定由联结词“且”、“或”、“非”、“如果…那么…”.(二)、一元二次不等式、线性分式不等式及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在此基础上,会解其它的一些简单的不等式.(三)函数、;,并能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了解两个恒等式、及积、商、、对数函数的概念,掌握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四),了解递推公式也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中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等比中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五),理解象限角、轴线角和终边相同的角的概念,掌握弧度制,(其中了解余切、正割和余割的定义);掌握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包括);().:的简化公式;的简化公式;的简化公式;的简化公式及的简化公式。能运用上述简化公式化简三角函数式、、余弦公式,了解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能运用这些公式化简三角函数式,,掌握正弦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会用“五点法”画出简图;了解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一般指定区间为).、余弦定理及其推导过程,并能运用定理解斜三角形.(六),理解单位向量、相等向量、零向量、负向量、、减法的几何运算;掌握向量的数乘运算;;理解平面向量的分解定理,,;:..,,掌握两个向量垂直的条件,,会根据条件写出直线的点向式方程和两点式方程;理解直线的倾斜角、斜率、截距等概念的含义;掌握求直线斜率的方法;掌握直线的斜截式方程、点斜式方程和一般式方程,;理解两条直线垂直和平行的条件,,理解确定圆的条件,能够根据条件求出圆的标准方程;了解圆的一般方程的特点,会从一般方程中求出圆心坐标和半径长;理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能够根据条件写出椭圆的标准方程;了解椭圆的性质:范围、对称性、顶点、长轴和短轴、,能够根据条件写出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了解双曲线的性质:范围、对称性、顶点、实轴和虚轴、渐近线方程、离心率;,能够根据条件写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了解抛物线的性质:范围、对称性、顶点、、双曲线、;,了解两条异面直线及其所成的角的概念;理解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不重合的直线互相平行;对于异面直线间的距离,,了解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了解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了解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含义;理解三垂线定理;能运用这些概念、,了解两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了解二面角及其平面角,理解两平面相互垂直的判定和性质;能运用这些概念、定理论证和解决相关简单的问题.(七)概率与统计初步4:..,、组合的意义,理解排列数、组合数计算公式,;了解基本事件和离散样本空间的概念;,理解古典概率公式,,,了解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公式,(1)认知要求(分为三个层次)了解:初步知道知识的含义及其简单应用。理解:懂得知识的概念和规律(定义、定理、法则等)以及与其他相关知识的联系。掌握:能够应用知识的概念、定义、定理、法则去解决一些问题。(2)技能与能力培养要求(分为三项技能与四项能力)计算技能:根据法则、公式,或按照一定的操作步骤,正确地进行运算求解。计算工具使用技能:正确使用科学型计算器及常用的数学工具软件。数据处理技能:按要求对数据(数据表格)进行处理并提取有关信息。观察能力:根据数据趋势,数量关系或图形、图示,描述其规律。空间想象能力:依据文字、语言描述,或较简单的几何体及其组合,想象相应的空间图形;能够在基本图形中找出基本元素及其位置关系,或根据条件画出图形。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能对工作和生活中的简单数学相关问题,作出分析并运用适当的数学方法予以解决。5:..数学思维能力:依据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类比、归纳、综合等方法,对数学及其应用问题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判断、推理和求解;针对不同的问题(或需求),会选择合适的模型(模式)。(4学时)认知要求说明知识内容了理掌解解握数的运算√要注意与初中不等式内容的衔接,在复****的基础上进行新知识的教学式的运算√第1单元集合(10学时)认知要求知识内容说明了解理解掌握集合、元素及其关系,空集√(1)要从实例引进集合的概集合的表示法√念、集合之间的关系及运算集合之间的关系(子集、真(2)通过集合语言的学****与运√子集、相等)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集合的运算(交、并、补)√(3)重点是集合的表示和集合充要条件√之间的关系第2单元不等式(8学时)认知要求知识内容说明了解理解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要注意与初中不等式内容区间的概念√的衔接,在复****的基础上进行一元二次不等式√新知识的教学(2)通过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含绝对值的不等式教学,培养学生计算技能√[ax+b<c(或>c)](3)重点是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第3单元函数(12学时)认知要求知识内容说明了解理解掌握函数的概念√(1)要结合生活及职业岗位的函数的三种表示法√实例进一步理解函数的概念,6:..函数的单调性√引入函数的单调性及奇偶性等函数的奇偶性√知识(2)通过函数图像及其性质的研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数据处理函数的实际应用举例√技能(3)重点是函数的概念,函数的图像及函数的应用第4单元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12学时)认知要求知识内容说明了解理解掌握有理数指数幂√实数指数幂及其运算法则√(1)有理数指数幂要与整数指幂函数举例√数幂知识衔接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2)通过幂与对数的计算,培对数的概念(含常用对数、√养学生计算工具使用技能;结自然对数)合生活、生产实例,讲授指数利用计算器求对数值√函数模型,培养学生数学思维(lgN,lnN,logN)a能力和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积、商、幂的对数√(3)重点是指数函数与对数函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数的性质及应用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实际√应用举例第5单元三角函数(18学时)认知要求知识内容说明了解理解掌握角的概念推广√弧度制√任意角的正弦函数、余弦函√(1)通过周期现象推广角的概数和正切函数念;任意角的正弦函数、余弦利用计算器求三角函数值√函数和正切函数的讲授要与锐sinα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角三角函数相衔接√sin2α+cos2α=1、tanα=(2)通过本单元教学,培养学cosα生的观察能力,计算技能和计诱导公式:2kπ+α、-α、算工具使用技能π±α的正弦、余弦及正切√(3)重点是三角函数的概念、公式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正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正弦函数的图像及性质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利用计算器求角度√已知三角函数值求指定范围√7:..内的角第6单元数列(10学时)认知要求知识内容说明了解理解掌握数列的概念√(1)数列概念的引入、等差数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列、等比数列的学****都要结合√前n项和公式生活实例来进行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2)通过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教学,培养计算工具使用技能,数据处理技能和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数列实际应用举例√(3)重点是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第7单元平面向量(矢量)(10学时)认知要求知识内容说明了解理解掌握平面向量的概念√(1)平面向量概念的引入要结平面向量的加、减、数乘运合生活、生产的实例进行√算(2)通过平面向量的教学,培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养学生计算技能,数据处理技能和数学思维能力平面向量的内积√(3)重点是平面向量的运算及其坐标表示第8单元直线和圆的方程(18学时)认知要求知识内容说明了解理解掌握两点间距离公式及中点公式√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直线的点斜式和斜截式方程√(1)要加强本单元知识与工程问题的联系,使学生体验解析直线的一般式方程√几何的应用两条相交直线的交点√(2)通过本单元教学,培养学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生数学思维能力和分析与解决两条直线垂直的条件√问题能力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3)重点是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圆的方程√和圆的标准方程,用坐标法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决直线、圆的相关问题直线的方程与圆的方程应用√举例第9单元立体几何(14学时)8:..认知要求知识内容说明了解理解掌握平面的基本性质√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1)通过观察实物和模型,归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纳出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判质定与性质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2)通过本单元教学,培养学√平面与平面所成的角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数学思维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能力和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3)重点是对直线、平面位置质关系的判定;柱、锥、球及其柱、锥、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及面积的结构特征及面积、体积的√与体积的计算计算第10单元概率与统计初步(16学时)认知要求知识内容说明了解理解掌握分类、分步计数原理√(1)教学中应注重知识讲授与随机事件和概率√试验、实例分析相结合,使学概率的简单性质√生在解决问题中掌握知识(2)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注意直方图与频率分布√使用计算器或计算机软件,培总体与样本√养学生的计算工具使用技能,抽样方法√数据处理技能和分析与解决问总体均值、标准差;题能力用样本均值、标准差估计总√(3)重点是概率、总体与样本体均值、标准差的概念,用样本均值估计总体均值,用样本标准差估计总体一元线性回归√标准差,及其运用概率、(18学时)认知要求知识内容说明了解理解掌握和角公式√(1)可以用向量知识介绍和角二倍角公式√公式正弦定理,余弦定理√(2)通过本单元教学,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数学思维能力和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正弦型函数√(3)重点是和角公式,余弦定理第2单元椭圆、双曲线、抛物线(14学时)知识内容认知要求说明9:..理解掌握椭圆的标准方程和性质√(1)要结合科技、生活中的实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和性质√例来引入概念(2)通过本单元教学,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和数学思维能力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和性质√(3)重点是椭圆的标准方程和性质第3单元概率与统计(18学时)认知要求知识内容说明了解理解掌握排列、组合√(1)要结合生活、生产的实例二项式定理√来介绍相关知识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2)通过本单元教学,培养学生计算工具使用技能、计算技二项分布√能和数学思维能力正态分布√(3)重点是二项分布,正态分布附表1:课时分配表(建议)参考课时分配序号内容理论课****题课实验课其它共计1基础模块**********拓展模块6436001003总复****课1364400180合计38416000544四、,课件授课,每周6学时,每学期为100学时(不含复****考试环节)。,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特征,要关注学生数学学****兴趣的激发与保持,学****信心的坚持与增强,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包括思维参与和行为参与,引导学生主动学****教师要学****职业教育理论,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了解一些相关专业的知识,熟悉数学在相关专业课程中的应用,提升教学能力。要根据不同的数学知识内容,结合实际地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媒体,进行多种教学方法探索和试验。10:..考核方式及课程的成绩评定考核与评价对数学的教与学有较强的导向作用。其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教学结果的完成情况,更重要的是可以及时向教师和学生提供反馈信息,更有效地改进和完善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热情,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评价要注重诊断和指导,突出导向、激励的功能。考核与评价要充分考虑职业教育的特点和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包括知识、技能与能力、态度三个方面。坚持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的原则,注重考核与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和针对性。过程性评价包括上课、完成作业、数学活动、平时考评等内容,终结性评价主要指期末数学考试。学期总成绩由过程性评价成绩、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考核与评价应结合学生在学****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进行。根据本大纲教学要求、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研究并制定数学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和实施方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数学》,李广全主编,基础模块上、下和拓展模块共3册,计划前两学年学完该三册,第三学年以《对口升学复****指导》,原子能出版社和《河北省对口升学复****指南》考试命题中心出版,进行复****五、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职数学学****与训练(基础模块)上册、(拓展模块)-上、下册-

中职对口升学课程标准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青山代下
  • 文件大小857 KB
  • 时间2024-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