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简单机械”中的应试研究.pdf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简单机械”中的应试研究 】是由【青山代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简单机械”中的应试研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简单机械”中的应试研究教育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促进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其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类的延续、发展。受教育者能够使自己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变得更加智慧,掌握技能,提高认知,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然而,经过多年教育改革,我们不可否认,在今天乃至今后相当长时间,应试教育仍然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主要任务。因此,在学生的能力培养中,很大程度是对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初中物理学****过程中,每节课都会出现相对的重点和难点,而这些知识、能力的重、难点往往又会成为学生今后一段时间内的考试重点。“简单机械”是学生普遍感到较难的重点,由于其难度大,且在中考中所占分数比例较高,故学生中流行着“简单机械不简单”的说法,而杠杆是简单机械中最基础、最易考的内容。本文将从简单机械中难点及易考易错点着手,对学生们难以理解和掌握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同时提出解题技巧。1杠杆失衡问题杠杆失衡是指原本平衡的杠杆在力或力臂发生变化后失去平衡的一类问题。问题的提出:如图1,在一轻质杠杆支点两侧A、B两点,:..分别挂上轻重不同的重物甲、乙两个物体,此时杠杆平衡。(1)若把甲乙两物体同时增加相同重力,杠杆将向哪边[HJ1。4mm]偏转?(2)若把甲乙两物体同时减去相同重力,杠杆将向哪边偏转?(3)若把甲乙两物体同时向支点移动相同的距离,杠杆将向哪边偏转?(4)若把甲乙两物体同时远离支点相同的距离,杠杆将向哪边偏转?应试易错分析:[TP7CW104。TIF,BP#]由于初中学生对力矩(高中知识)没有形成概念,而题目中没有具体的动力、阻力的大小,也没有动力臂、阻力臂的长短,故多数学生无从下手,有的学生也只能靠“蒙”,正确率可想而知。解题技巧:(1)立足课本实验,得出平衡条件学生经历杠杆平衡条件实验,得出结论:[JZ]F1L1=F2L2。[HJ1。55mm]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学生经历实验,亲手操作实验得出结论,远远超过老师直接给出结论对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提高的影响。杠杆平衡原理是学生解决许多杠杆问题的基础,但要想用这一原理来解决前面提出的问题:..还不太方便,那么,作为老师怎样给出解题技巧,减轻学生的应试负担呢?(2)抽象出实验局部特征,得出应试技巧如图2,这是杠杆平衡的一典型图例,此时支点左侧的力臂可以看成2,右侧力臂看成3,而左边的重力可以看成3,右边力臂看成2,2×3=3×2(即F1L1=F2L2)。而上述杠杆失衡前,轻的物体可以看成2,重的物体可以看成3,则它们平衡时,对应的力臂可以看成3和2,一切疑问便可在这一抽象出的模型中得以解决。解析(1)若把甲乙两物体同时增加相同重力,杠杆将向哪边偏转?即可看成左边的3个钩码减少1个变为4个,右边的2个钩码增加1个变为3个,这样左侧力矩变为4×2=8,右侧力矩变为3×3=9,9>8,故杠杆向右端偏转;(2)若把甲乙两物体同时减去相同重力,杠杆将向哪边偏转?即可看成左边的3个钩码减少1个变为2个,右边的2个钩码减少1个变为1个,这样左侧力矩变为2×2=4,右侧力矩变为1×3=3,4>3,故杠杆向左端偏转;(3)若把甲乙两物体同时向支点移动相同的距离,杠杆将向哪边偏转?即可看成左边的3个钩码右移1格,右边的2个钩码左:..移1格,这样左侧力矩变为3×1=3,右侧力矩变为2×2=4,4>3,故杠杆向右端偏转;(4)若把甲乙两物体同时远离支点相同的距离,杠杆将向哪边偏转?即可看成左边的3个钩码左移1格,右边的2个钩码右移1格,这样左侧力矩变为3×3=9,右侧力矩变为2×4=8,9>8,故杠杆向左端偏转。2最省力问题最省力问题是杠杆中特别常见的问题,意思为已知杠杆阻力、阻力臂,如何用一个最小的力来保持杠杆平衡。[TP7CW105。TIF,Y#]问题1:如图3所示,轻质杠杆下挂着重物G,为了使杠杆平衡,须在杠杆某处施加一个最小力,试问,这个力施加在何处?方向如何?请作图。应试易错分析:一是部分学生对杠杆力臂本质认识模糊;二是学生对杠杆平衡条件认识不清或不会应用。于是出现如图4所示的五花八门的错误。[TP7CW106。TIF,BP#]解题技巧:一般老师会就题讲题,难以让学生举一反三,如果题型稍有变化,学生又会一筹莫展。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一般是先把同类试题一起归纳,让学生分析不同点,然后找出解题技巧。:..[TP7CW107。TIF,BP#]如图5,几个看似相同的轻质杠杆,只是支点不同,杠杆形状比例稍有变化。但无论是哪种杠杆,根据杠杆平衡备件F1L1=F2L2,对于阻力和阻力臂确定的杠杆,要想用最小的力使其平衡,必须要动力臂最长,据此总结出解题技巧。(1)在杠杆上找到离支点最远的点,使其成为动力作用点;(2)连接支点和这个最远点,使这一线段成为动力臂;(3)过动力作用点作出动力(注意力的方向)。[TP7CW108。TIF,BP#]问题2有一个半径为5dm,重力为900N密度均匀的圆柱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圆柱体前有一高2dm的台阶,如图7所示,为了将它推上这个台阶,那么在圆柱体边缘上哪一点,沿什么方向施加力时,才能用最小的力使圆柱体刚好离开地面?在图上标出这一点,并画出此力的方向,求出力的大小(圆柱体与台阶在A处接触)[TP7CW109。TIF,BP#]应试易错分析:初学杠杆的学生因没有形成杠杆的概念,加之题目中没有直观的杠杆存在,故无从下手。解题技巧:应首先对学生进行物理方法(建模法)的讲解,让学生能从圆柱体上台阶的过程中,建立如图8所示的杠杆,根据杠杆平衡原理,想用最小力推动圆柱体上台阶,:..最长力臂应为AB,根据圆的相关知识及勾股定理,计算出阻力臂,再求出F。解由题意得[JZ]F×AB=G×AD,[JZ]F×10dm=900N×4dm,解得[JZ]F=360N。应试能力是体现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方面。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同的学科特点,即便是同一学科,不同的章节,也应采取不同的方法。对于物理来说,总结出同类题型,搞清基本原理,纵横相连,结成知识网络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提高成绩的手段。但在对学生进行应试教育的同时,不能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人的发展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今天的教育应该考虑到未来的社会需求,人的发展的衡量标准是什么?那就是创新能力。作为教师,在对学生应试能力的训练设计中,一定要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简单机械”中的应试研究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青山代下
  • 文件大小522 KB
  • 时间2024-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