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哈尔滨啤酒并购案例(王翔).pdf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1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哈尔滨啤酒并购案例(王翔) 】是由【青山代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哈尔滨啤酒并购案例(王翔)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2007年5月:..哈尔滨啤酒并购案例研究目录中国啤酒业兼并的背景简介.................................................................................2SABMiller简介......................................................................................................2AB简介..................................................................................................................2AB与SAB之间的竞争战略................................................................................2哈啤集团简介.........................................................................................................4哈啤与华润之间的恩怨.........................................................................................4哈啤之战的爆发.....................................................................................................5哈啤之战的结局.....................................................................................................5哈啤的战略意义.....................................................................................................6其他利益相关主体.................................................................................................8哈啤主要管理人员简介.......................................................................................10哈啤大事记...........................................................................................................10总结:哈啤之战的特点.......................................................................................12后记:并购后的哈啤...........................................................................................131:..哈尔滨啤酒并购案例研究9年位居世界第二后,。专家预测,到2003年,中国国内啤酒消费量将达到2400万吨,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啤酒消费市场。而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全球发达地区的市场已趋于饱和。因此,中国啤酒市场成为了世界啤酒市场最有诱惑力的一块蛋糕。上个世纪90年代,外资啤酒就掀起了第一轮进军中国啤酒业的浪潮,但业绩不佳,基本上是铩羽而归。近几年,国内啤酒企业的兼并造就了几大啤酒业巨头,包括青啤、燕京、华润和哈啤等4大集团,中国啤酒市场基本上成型。外资啤酒公司通过和中国的大型啤酒企业合作,借助中国大型啤酒企业庞大的市场网络,在中国啤酒市场上取得成功已经成为可能。2003年4月份,全球第三大啤酒酿造商比利时的因特布鲁(Interbrew)完成了对浙江省KK酿酒集团70%控股权的收购。2003年6月l0日,丹麦的啤酒商嘉士伯(Carlsberg)(集团)有限公司——半年前,它还收购了当地第4大啤酒厂昆明华狮啤酒。SABMiller简介SABMiller是全球知名的啤酒公司之一,该公司同时在伦敦和约翰内斯堡交易所上市,以销售量计算,为全球第二大啤酒公司。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SAB就在非洲的许多国家从事啤酒业,在南非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后,SAB于1994年进驻欧洲、美洲和亚洲。1992年,SABMiller与香港上市公司华润创业成立了合资公司华润创业啤酒。2001年l0月28日与华润、蓝剑合资成立了“四川华润蓝剑啤酒有限责任公司”,SABMiller、华润、%、%、38%的收益权。AB简介AB公司的业务主要有:国内啤酒业、国际啤酒业、包装业、娱乐业和其他行业。2003年该公司国内啤酒业、国际啤酒业、包装业、娱乐业对销售收入和净利润的贡献分别为:%%;%%;%%;%%;%的利润来至于美国国内。2002年六月,%的股权,并计划在不久的将来增持到27%。目前,该公司在武汉设有工厂,生产百威啤酒。AB与SAB之间的竞争战略在全球最大的啤酒消费市场美国,AB多年来一直占据着老大的位臵。而SAB作为全球第二大啤酒公司,除了继续在美国市场与AB进行不懈地拼争以外,近年来将自己的主要精力转向了全球扩张。经过了一系列的品牌收购,SAB已经2:..哈尔滨啤酒并购案例研究2003~2004年,,已经占到了其全球收入的62%。其原因在于全球市场的大丰收,SAB的2003~2004年收入比上一年同期增长了4l%,调整后的净利润更是增长了59%,其在伦敦证券交易所的股价也从2003年初的400英镑上涨到目前的660英镑。也许是在美国过得太舒服了,AB在海外市场的步伐就要比其竞争对手慢了许多。这几年来,海外市场的销量在AB总销量的份额仅仅从2001年的20%缓慢上升到2003年的21%。除了在1998年以l6亿美元收购了墨西哥排名第一的莫德洛啤酒集团50%股份以外,AB在美国以外市场鲜有大动作。这两个啤酒巨头海外市场策略的不同,当然也鲜明地体现在了中国市场上。SAB在中国采取的是“立足低端、合作发展”的策略。1993年,SAB与华润集团旗下的华润创业合资成立了华润啤酒,SAB占49%的股份,华润创业占5l%。SAB在中国强调“三不原则”——不做自己的品牌,不控股,不干涉日常经营,也就是主要考虑与中国企业搭伙合作。一时间,拥有雄厚资金的华润从东北打到西南,又从西南杀到华东。l0年之内,36家啤酒厂,雪花、蓝剑、钱江等地方知名品牌均被收至旗下。通过华润,SAB迅速完成了全国的布局。目前,华润啤酒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达到11%,仅排在青岛啤酒之后。从市场定位上来看,华润并没有像一些外资企业那样一头扎进看似利润更加丰厚的高端市场,而是在中低端市场靠规模“挣散碎银子”。收购产生的规模效应在近3年得到了回报。根据华润啤酒的母公司华润创业的财报,华润创业在饮品(大部分是啤酒),近3年来的利润均保持在8800万港元以上。大规模的并购和整合以后,SAB收获了真金白银。而与SAB截然相反,AB在中国使的是“高举高打、单兵作战”的策略。1994年,AB正式进入中国。与SAB不同,AB进入中国的日的就是要推它在美国的主流品牌百威(Budweiser)。1995年2月,AB收购了武汉的中德啤酒厂。选择武汉的原因是地处中国的中心地带,南下或北上部很方便,而向东或向西可以走长江航道,轮船运输的单位成本是最低的。而选择中德啤酒厂的原因是它是中国第一家合资啤酒厂,很多的机器设备都是从德国进口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调试以后,完全能够满足百威对品质的要求。实际上,如果当时按照AB的生产标准建一个新厂,至少需要投资一亿美元以上,花费至少两年的时间。因此,AB对中德啤酒厂可渭志在必得,最终以5700万美元拿下了这家当时年产能仅有7万吨的小厂。从那以后,除了对青岛啤酒的投资,AB再也没有在中国收购哪怕一家啤酒厂。与SAB那边的热火朝天相比,AB似乎显得过于沉闷。AB在中国的战略一直“走得很稳”,比如在产能方面它崇尚一步步根据销量的不断增长逐步地进行扩产,以避免初期投资浪费。经过10年的稳步发展,当年武汉的小厂子不断地扩产,已从一开始的7万吨扩充到目前的32万吨。AB在中国的这10年最大的收获在于为百威啤酒树立了一个高端的品牌,同时拥有了一个很具战斗力的销售渠道。对于品牌的投入,AB可谓不惜血本。2003年,AB在销售方面费用的投入占到了公司整个销售额的1/3,从绝对值上更是遥遥领先于其他高端品牌。程业仁认为在品牌上的投入很值得,这是其得以维持高达50%以上的毛利率的根本所在。在渠道上,经过长时间的精耕细作和“金钱开道”,AB的渠道策略也终获成功。目前,AB已经在全国46个城市发展了100多家经销商,其中90%以上的经销商在啤酒方面都只经营百威一个品牌。2001年,AB终于在中国开始盈利。从此以后,AB一直占据着中国高端啤酒50%3:..哈尔滨啤酒并购案例研究2003年,AB以全行业第15位的产量,创造了第5位的销售额,以不到全行业3%的销售额,占据了全行业10%以上的利润总额。2002和2003年,仅仅依靠一个武汉工厂的生产,AB每年在中国拿到的利润就不少于两亿元。显然,SAB在中国的策略是通过频繁的收购、在中低端市场通过规模获取利润。而AB的战术则选择在高端市场,抓住百威啤酒这一个品牌,通过精良运作来寻求更高的利润率。可以说,过去的10年中,这两大巨头在中国由于选择的道路不同,一个主攻高端,一个主打低端,基本上“井水不犯河水”。然而,好景不长。哈尔滨啤酒诞生于1900年,是中国最早的啤酒品牌,以产量计算,目前哈啤已经成为国内第四大的啤酒企业。哈啤集团是以哈尔滨啤酒有限公司为核心企业,以哈尔滨牌啤酒为核心品牌组建的大型啤酒集团。2002年6月27日,哈啤集团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上市之前,哈啤集团并购的9家企业都实现了当年购并当年盈利,并均成为所在区域的利税大户,被业界称作“哈啤奇迹”。2003年,哈尔滨啤酒实现营业额14亿港元,,其收入的9HD%以上均来自东北地区。2003年6月,哈啤集团又成功收购了吉林延吉冰川啤酒,至此哈啤已拥有l3家分支企业和l50万吨以上的年产销能力。哈啤除分别占据黑龙江省70%、吉林省40%、辽宁省25%的市场份额外,还畅销大江南北并远销俄罗斯、日本、英国、美国、新加坡、港澳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哈啤与华润之间的恩怨提到了哈啤,就不得不提华润。在东北啤酒市场上,主要玩家只有两个,也就是哈啤和SAB与华润集团合资的华润啤酒。而双方的实力旗鼓相当:华润在东北有11个工厂,市场占有率为32%;哈啤则有l3个生产厂,市场占有率为3l%;整个东北基本上被这两家企业所垄断。早在2000年末,华润集团计划收购东北制药集团的时候,华润就已经对哈啤垂涎三尺。当时,华润绕过哈啤,一度与哈尔滨市政府直接达成了收购哈啤意向。当时外经贸部的一位官员曾亲口说,哈尔冰政府的打算将股权卖给了华润啤酒。但是哈啤董事长李文涛反对把哈啤卖给华润这个看起来像是本土的企业,第一轮的收购企图最终没有成功。华润丢掉了“嘴边的肥肉”。做不成一家人,就当然还要分出高下。双方此后在东北地区开始了一系列的龙争虎斗:2001年6月,华润收购了黑龙江第2大啤酒生产企业新三星,把战火烧到了哈啤的大本营,狠狠地打击了哈啤在东三省的绝对优势。8月,哈啤虎口夺食,一举收购了长春银瀑等3家东北地方啤酒厂,年生产能力一下子从50万吨跃升到100万吨以上,而这些本来是华润的口中餐。2002年7月,华润曾希望能够收购粤海啤酒在东北的三家啤酒厂,但双方谈判即将大功告成时,李文涛却半路插手,一口气把三家厂子并购到自己旗下,直接向华润啤酒口叫起了板,令华润措手不及。2003年7月,隐身华润背后的SAB终于忍不住出手了,%的股份,并成为了哈啤的第一大股东。SAB希望用资本的力量来使得两个冤家对头冰释前嫌。但SAB显然没有做到这一点。2004年1月份,4:..哈尔滨啤酒并购案例研究变相降价抢夺哈啤的市场,由此造成了哈啤对华润的不满,进而发展到对SAB的不满。2004年5月1日,哈啤宣布单方面终止与SAB签订的为期三年的“独家策略投资者协议”。仅仅一天之后,,成为了哈啤的第二大股东,双方配合得十分默契。无论是对于SAB还是AB,东北都是一个放不下的市场。作为中国啤酒消费的重镇,东北三省的年人均啤酒消费量高达36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一倍有余。在啤酒业内,有“得东北者得天下”的说法。更重要的是,作为国际市场上的老对手,SAB和AB双方都信奉“削弱对手就是壮大自己”的竞争原则。5月5日,。而哈啤管理层则公开表示支持A-B。哈啤行政总裁路嘉星则试图说服股东拒绝SABMiller的诱惑。他讲了一个故事:2003年6月,当哈尔滨啤酒旗鼓喧嚣迎接SABMiller的时候,他们希望这个在自己的最大竞争对手华润啤酒中占有49%股份的外资股东,不仅能提供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支持,同时也希望能协调两家在市场上的竞争关系。但是近一年的时间过去以后,路嘉星说,他们什么也没干。路举例说明:2004年初,哈啤为了缓和市场竞争态势,曾对自己啤酒的价格进行提价,但与此同时,华润却在该市场采取了降价策略。SABMi1ler同中国第二大啤酒厂商华润啤酒已经有了11年的合作关系。路嘉星的主要意思其实是,他发现了一个阴谋:华润啤酒此前一直想收购哈啤,但这一事实向来为哈啤管理层所不容;但是在SABMiller进入哈啤之后,他们发现,伸进来的其实还是华润的那只手。哈啤之战的结局面对SAB的收购要约,AB没有正面回应。AB宣布,计划设立安海斯-布希哈尔滨城市发展信托基金,以推动哈尔冰经济发展。,AB是在今年5月中提出与当地政府磋商成立上述基金的。AB拟斥资800万美元(约6620万人民币)投入这一信托基金,赞助公益项目。具体包括为有意在中国投资的国际企业开设投资论坛,资助教育、培训和卫生保健项目以及每年举办啤酒节。AB同时还表示,还将在哈尔滨市设立新的区域性百威啤酒经销中心,以供应中国东北市场。其实,自SABMiller公布全面收购哈尔滨啤酒的建议以来,,5月5日,SAB(来自南非的世界啤酒业排名第二的SABMillerPLC,以下简称SAB)全面收购要约正式公告,%,。。6月2日,AB(来自美国的世界超一流啤酒集团公司Anheuser-BuschLimited简称AB)全面收购要约正式公告,哈啤股价上涨17%,。5:..哈尔滨啤酒并购案例研究30%,则必须发出全面收购要约,收购达到50%以上、75%以下就可称为成功收购。,如果SAB继续参战,就意味着SAB不得不第二次提高价格。6月3日,SAB宣布退出哈啤。2004年5月5日,针对哈啤第二大股东的实际控制人哈尔滨市政府与AB的股权转让计划,。一时间,市场哗然!首先,每股高达43港元的全面要约收购价格凸现SAB的决心。2002年6月27日,哈啤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交易,,,%。,%,5月4日,,溢价333%。其实,巨额的收购资金将SAB推至风险的边缘。如果收购计划得以实施,SAB将动用43亿港元资金收购中国第四大啤酒企业哈尔冰啤酒。从简单的分析角度来看,进入中国啤酒市场已有十年之久的SAB并非对中国市场一无所知,能够做出如此大的决心,并且是在收购对象被竞争对手臵于生死边缘的困境下做出的决定,其胆量是值得称道的。实际上SAB耗用如此大的精力与财力全面要约收购哈啤是否值得应该?从哈啤本身的质量上来考虑,对主要依靠东北市场发家起来的哈啤,其真实实力井不为更多的国人所知,,国内的很多投贤者,对其关注程度也不算高。哈尔滨啤酒集团有限公司于2002年6月27日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截至2003年年报,,,是东北地区最大国内第二的啤酒生产企业集团。,。。如果从单纯的经营能力角度看,哈啤平均盈利尚可,公司对东北地区市场的控制能力也较强,市场占有率在60%以上。而且,在青岛、华润和燕京这三大国内啤酒巨头的控压,以及国内啤酒市场地域分割的状况下,哈尔滨啤酒的市场扩张边界相对有限,其发展前景并非一片光明。虽然从财务状况的角度看,哈啤的经营状况呈现出了上升的趋势,但剔除上市后的资本扩张效应及品牌扩张效应,哈啤未来业绩增长空间并不宽广,而且国内啤酒行业散利的状况及竞争的日趋激烈也限制了哈啤超额利润的获得此外,哈啤高额的资产负债率也将成为限制其产业扩张的重要障碍,希望之一就是从股市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摊薄负担。哈啤的基本面及其发展前景决定了公司的投资价值,相对于国内众多啤酒行业上市公司而言,目前已被炒作起来的哈啤也随着股价的高攀而被高估了。首先,从市盈率和市净率的角度看,如果以2004年4月30日香港股市收盘价作为分析的基准数据,、,,、。此外,43港元的要约收购价格折算的市盈率还丹别是恒生香港指数和恒生内地企业综台指数下计算的市盈率的228倍、279倍。,其市盈率和市净率指标也处在一个较高的指标下。由此可看出虽然哈啤公司基本面尚可,但较6:..哈尔滨啤酒并购案例研究其次,收购总价高的“离谱。,如果成功实施将成为2000年以来香港股市最大的全面收购活动。如果按照1:,那么在国内啤酒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中,43亿港元{约台52亿元人民币)可以完成如下规模的收购:燕京啤酒(000729)%的股份,青岛啤酒f600600)%的股份,惠泉啤酒(600573)和重庆啤酒(600I32)全部股份。从中分析可以看出SAB所动用的资金完全可以成为国内任何一家啤酒生产企业的第一大股东从而达到控制目的。虽然现实情况会不允许SAB达到这样的目的,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哈啤的价值与被收赡价格背离了??SAB付出了这样的行动,并存在着完成要约收购的可能,显然可证明SAB方面已经做好了分析与准备。并认为哈啤有着如此高的价值那么,暗啤的价值又单纯体现在上市公司本身吗??华润VSAB+青岛相对产品而言,哈啤未来发展遇到并不完全是一个资金的问题,而更应该看作是市场的困境,而对于目前任何一方想接手哈啤的外资来说,同样也要面对市场的考验。中国地域文化的差异和啤酒行业发展的不成熟性决定了在当前阶段中国啤酒行业的发展不可能按照资本的方式决定市场格局,而人和的重要性同样不能被忽视。青岛、华润和燕京为代表的国内啤酒行业三大巨头的市场表现已经充分证明了中国啤酒行业的这种特点。虽然目前众多国外知名啤酒生产企业已布局中国,但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先进的技术依然不能够使它们成为中国啤酒市场的控制者,国内三巨头凭借着对各自核心属地(山东,辽宁和北京)的有力控制而延续着扩张策略和市场整台目标。。从SAB与华润的合作、。在学会合作的基础上,国外啤酒生产企业在努力寻求控制的目标和方式。国外知名啤酒生产企业表面上看是内资企业的战略投资者和合作者,但实际上由他们的实力和资本的本性决定了他们终将成为中国啤酒行业内暗藏的“狼待到资本的力量可战胜人的因素时,他们会迅速的利用自身资本的实力来完成对中国啤酒行业的控制。于是,在国内啤酒生产企业大肆扩张的同时,也掺杂了一定因素的国外战略投资者对于中国市场的战略思考。。当2003年SAB成为哈啤的战略性股东后,内部调和的重任落在了SAB的身上,哈啤自然也希望通过SAB的沟通来完成与华润的市场分割。,哈啤做出了单方面废弃合作和约的决定。,从股权转止过程中可看出,没有AB的幕后操使,暗啤方面不可能做出这样的决定,毕竟摆在哈啤面前的还有巨额的回购股权的资金压力。作为国内最大的啤酒生产企业青岛啤酒的惟一外资战略性投资者,世界第一大啤酒生产企业集团AB的做法可谓处心积虑,早有预谋。不过,AB的这一步却将其主要竞争对手SAB臵于了绝境的边缘:要么放弃哈啤,同时将华润啤酒和自身的“敌人”同时引入,“击倒,联合华润啤酒控制东北三省及更大7:..,单纯的股权之争对于SAB和AB来说是没有意义的,特别是动用如此大量的资金来控制占有中国啤酒行业不到5%市场份额的第四大啤酒生产企业哈啤。因此,。事实上,东北市场对于华润的意义不言而喻。由东北向西南是华润的既定战略,牢牢控制东北和西南战场,通过天津、安徽将两个主阵地连接起来,牵制青啤与燕京在华北及华东地区的发展,反之,如果搞不定哈啤,西南武汉都是A-B的市场,如果A-B收购哈啤成功,那么华润的损失相当惨重。而华润假SABMiller之手对国内啤酒企业进行并购的例子早已屡见不鲜:在华润啤酒并购四川蓝剑和武汉东西湖两个案例中,都是由SABMilIer先出面谈判,并促使并购成功。而在并购哈尔滨啤酒之前,SABMilIer也试图与珠江啤酒的合作伙伴Interbrew洽谈合作的有关事宜,从而为华润啤酒顺利进军华南市场做好铺垫。在东北市场,AB的影响力较弱。青啤在东北的市场占有率仅为3%,如果SAB收了哈啤,东北就彻底成了SAB的天下,这是正准备发动“大规模、全方位战争”的AB无论如何也不愿意看到的。因此,即使是出于防御性的策略,AB也必须拿下哈啤。就在AB从高端向下延伸的时候,SAB在中国的战略也在发生变化。同样是在2002年,铺天盖地的雪花啤酒的广告开始出现在各种全国和地方媒体上,SAB通过华润开始打造雪花这个全国性的龙头品牌。在产品上,雪花开始推出一些低端中的高端品种,并逐渐向高端推进。但雪花毕竟还只能算是一个中端品牌,要继续向上拓展,可能还需要一个更高端一点的品牌。2003年SAB收购哈啤固然是为了在东北市场上一统江山,另一方面也不能排除利用哈啤历史悠久的品牌,推出一些有针对性地高端产品的企图。SAB在中国曾经的“三不战略”也开始被逐步放弃。今年2月,华润集团总经理宁高宁辞去了与SAB合资的华润啤酒董事长的职务,由SAB的元老重臣、实权人物富道斯担任董事长,这显然意味着SAB对中国业务控制能力的升级。显然,SAB和AB都开始在自己原来没有能力顾及的领域开始进军。哈啤不知不觉中就成为了双方争夺的第一个焦点。谁得到了哈啤,谁就在今后中国啤酒行业竞争中占据了有利的地位。、CEDF(Brewery)HoldingsLimitedCEDF(Brewery)ttoldingsLim—ited(以下简称“CEDF公司”)是一家在英属处女群岛注册的公司,%的股份及BreweryInvestorsLimited(以下简称“BIL公司”)%的股份。在股权出让之前,,%。2、GCH(GlobalConduitHoldings)与哈啤第二大股东哈尔滨啤酒厂有限公司签约,%股权的GlobalConduitHoldings(GCH),是一家英属处女岛注册公司。3月20日,这项交易正式签约,目前正待批准。Conduit的中文意义是“通道”,公司的功能正如其名。或许自恃有“独家协议”在先,SAB对于GCH的进入起初并未在意。一位接近此项目的投行人士透露,其实,就在哈尔滨政府方面向GCH出售股权之前,先曾与SAB有过谈判。据说,SAB坚持以去年6月的收购8:..。,高出近42%。SAB错误判断了形势,他们认为AB已经放弃了进入哈啤的机会,也不相信AB还有进入的要求。当哈尔滨政府打算出售股份时,SAB至少有两次机会防止目前与AB争夺的局面出现。不仅哈尔滨政府一方,甚至后来的GCH,也曾尝试与SAB谈判,但均因价格原因未达成一致。他猜测SAB的想法是,如果SAB保持惟一战略投资者地位,GCH作为一个财务投资者并不能对其拓展策略造成威胁,SAB完全可以在适当的时候突破策略协议,再以接近自己期望的价格取得其手中的股份,达到全面控制哈啤的目的。当然,GCH没想到,哈啤后来中止了与SAB的策略投资者协议,而竞争对手AB迅即购入GCH公司并获得哈尔滨市政府手中哈啤股权的购买权。SAB被迫以更高的价格发起全面收购。SAB行政总裁GrahamMackay在接受香港媒体访问时,不得不承认:“我们很后悔我们比原计划付出了更高的代价。”由于GCH所购买的这部分哈啤股权属于在海外上市的地方国有资产,既非红筹股也非H股,情况特殊。哈尔滨市国资委产权处杨晓兴处长对《财经》说,他们已经依照《境外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将这一股权转让案报国务院国资委批准。“不仅在哈尔滨,在全国这也是绝无仅有的特例。”她说。在有关交易等待国资委批复落实的两个月中,以“独立第三方”姿态出现的GCH显得神秘低调。在公告中,它为一群投资者持有,并且每个股东所拥有的权益均不超过20%。具有戏剧性的是,在它还没来得及成为真正的大股东而被披露更多的信息的时候,哈啤进一步的股权结构变动却已经开始预演。“4月间,GCH方面已经主动与包括SAB、AB在内的三个买家接触,洽谈出卖哈啤股份事宜”,一位知情者告诉《财经》。实际上,哈啤股份也是GCH的全部

哈尔滨啤酒并购案例(王翔)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青山代下
  • 文件大小1.67 MB
  • 时间2024-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