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pdf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是由【青山代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五年级苏教版数学上册教案篇一一、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1、数格法;2、重叠法;3、分割平移法;4、公式计算面积法;5、借助参照物比较法。二、计算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方法:1、数格法;2、分割法;3、大面积减小面积法;4、综合计算法注:数格子时,先数完整的格子,再数能拼接的格子,如果几个格子可以拼接成一个完整的格子,就可以算作一个整格;不能拼接的格子,如果接近半格,按半格算;如果只多一点点的,可以忽略不计;如果超过半格,接近一格的,按一格计算。三、底和高1、底和高是互相垂直的两条垂线段。(画高时,用虚线画高)2、画垂线时用实线画。四、面积公式1、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s平=ah)底=平行四边形面积÷高(a=s平÷h)高=平行四边形面积÷底(h=s平÷a)2、三角形面积=底×高÷2(s三=ah÷2)底=三角形面积×2÷高(a=s三×2÷h)高=三角形面积×2÷底(h=s三×2÷a)3、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s梯=(a+b)h÷2)上底=梯形面积×2÷高-下底(a=s梯×2÷h-b)下底=梯形面积×2÷高-上底(b=s梯×2÷h-a)高=梯形面积×2÷(上底+下底)(h=s梯×2÷(a+b))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二教学要求:使学生会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教学重点: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教学难点: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教学用具:投影片若干张。教学过程:一、激发:1、口算。××××-+××××××、用“四舍五人法”求出每个小数的近似数。(投影出示):..:(根据学生的回答填空)(1)怎样用“四舍五人法”将这些小数保留整数、一位小数或两位小数,取它们的近似值?(2)按要求,它们的近似值各应是多少?3、揭题谈话: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板书课题:积的近似值)二、尝试:谈话引出例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动物的嗅觉最灵敏吗?(生回答)所以人们常用狗来帮助侦探、看家。那狗的嗅觉到底有多灵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组数据:1、出示例6:,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倍,狗约有多少个嗅觉细胞?2、读题,找出已知所求。3、生列式,板书:×454、生独立计算出结果,指名板演并集体订正。5、引导学生观察、思考:(1)积的小数位数这么多!可以根据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2)保留一位小数,看哪一位?根据什么保留?(3)横式中的结果应该怎样写?6、专项练****根据下面算式填空)×=()。积保留两位小数是()。7、尝试后练****#215;(得数保留一位小数)×(得数保留两位小数)▲判断,并改错。×=(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运用1、、。准确值可能是下面的哪个数?、体验::..五、作业::课后反思: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教学要求:1、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位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2、比较正确地计算小数乘法,提高计算能力。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教学难点: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教学用具:投影、口算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引入尝试1、出示例3图:孩子们最近我们社区宣传栏的玻璃坏了,你能帮忙算算需要多大的一块玻璃吗?怎么列式?(板书:×)2、尝试计算师:上节课我们学****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想想是怎样算的?师:是把小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的。×?如果能,应该怎样做?(指名口答,板书学生的讨论结果。)示范:××、×,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引导学生得出:,积就扩大10倍;,积就又扩大10倍,这时的积就扩大了10×10=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96再缩小100倍。4、观察一下,例3中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因数的位数和等于积的小数位数。)想一想:×?×?5、小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师:请做下面一组练****1)练****先口答下列各式积的小数位数,再计算)(2)引导学生观察思考。①你是怎样算的?(先整数法则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②怎样点小数点?(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最右边起,数几位,点上小数点。)③×,你们发现了什么?那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怎样点小数点?(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通过通过以上的学****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怎样的?(3)根据学生的回答,,并让学生打开课本齐读教材上的法则。(勾画做记号)(4)专项练****××②根据1056×27=28512,写出下面各题的积。×=×=×27=×=三、应用1、在下面各式的积中点上小数点。×××281165000163223262540824361125057122、做一做:先判断积里应该有几位小数,再计算。67××、。先让学生说求各种商品的价钱需要知道什么?再让学生口答每种商品的重量,然后分组独立列式计算。四、体验回忆这节课学****了什么知识?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三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2、会按要求用方程表示出数量关系。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教学重难点:会用方程的意义去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教具准备:天平、空水杯、水(可根据实际变换为其它实物)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上课要用到一种重要的称量工具,它是什么呢?对,它是天平。同学们对天平有哪些了解呢?天平由天平称与砝码组成,当放在两端托盘的物体的质量相等时,天平就会平衡,根据这个原理,从而称出物体的质量。二、新知学****1、实物演示,引出方程。操作天平:第一步,称出一只空杯子重100克,板书:1只空杯子=100克;第二步,往往空杯子里倒入约壹伍0毫升水(可在水中滴几滴红墨水),问:发现了什么?天平出现了倾斜,因为杯子和水的质量加起来比100克重,现在还需要增加砝码的质量。第三步,增加100克砝码,发现了什么?杯子和水比200克重。现在,水有多重,知道吗?如果将水设为x克,那么用一个式子该怎么表示杯子和水比200克重这个关系呢?100+x200。第四步,再增加100克砝码,天平往砝码这边倾斜。问:哪边重些?怎样用式子表示?让学生得出:100+x300.:..100克的砝码换成50克,天平出现平衡。现在两边的质量怎样?用式子怎样表示?让学生得出:100+x=250。像这样含有求知数的等式,人们给它起了个名字,你们知道叫什么吗?对,叫方程。请大家试着写出一个方程。1、写方程,加深对方程的认识。学生试着写出各种各样的方程,再在全班展示,当然也有可能会出现一些不是方程的式子,教师应引导学生说出它不是方程的原因。看书第54页,看书上列出的一些方程,让学生读一读。然后小结:一个式子要是方程需要具备哪些条件?两个条件,一要是等式,二要含有求知数(即字母),这也是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的依据。1、反馈练****完成做一做,在是方程的式子后面打上“√”。对于不是方程的几个式子要说明其理由。2、小结:这节课学****了什么?怎么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提问:方程是不是等式?等式一定是方程吗?看“课外阅读”,了解有关方程产生的数学史。四:练****1、完成练****十一第2题,先让学生说出图意,再根据图意再列出相应的方程。2、独立完成第3题,评讲时,介绍什么叫数量关系要,然后让学生先说出各幅图中的数量关系,再说出相应的方程,同一幅图由于数量关系有不同的形式,因此方程形式也可能不同。五、作业:练****十一第1题。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全册数学教案2021例文篇四一、开门见山,直奔主题。1、了解新知。看大屏幕,问:今天我们学****的内容是什么?(板:长方体体积的计算)长方体体积应该怎样计算呢?(板:长方体体积=长×宽×高)你是怎么知道的?对于长方体的体积你还知道哪些知识?2、引发矛盾。引:知道真不少,那你知道长方体的体积为什么等于长×宽×高吗?看来我们对长方体体积的学****还不太全面,还有些问题。所以对于学****老师想送给大家一句名言,我们一起来看。3、渗透学****态度一(出示“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陈宪章”)引:快速地小声读一读,这是清代学者陈宪章的一句话,老师觉得我们学****数学也应该像这句话说的那样勤于思考,经常问自己一个为什么,时常拥有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课前没有做到,老师希望接下来我们探索长方体体积由来时能做到,好不好?设计意图:让学生借助预****或自学)的力量,直接揭示课题,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充分了解到学生学情底数,同时调动了学生学****积极性,为学****新知作好铺垫。最后,在“学贵有疑”的学****态度渗透中,自然的引出下一环节。二、引导探究,获得新知。课件(或教具)演示1、一排一层的长方体。(出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问:这是一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一起告诉我,它的体积是多少?2个这样的小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3个呢?4个呢?小结:也就是说由几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组成的长方体体积就是几,是这样吗?:..23排1层的长方体。再问:我们再来,1排4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2排多少个?3排呢?这么快,你是是怎么做的?小结:也就是说用每排的个数4×排数3就可以求出这个长方体含有多少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是这样吗?(板:小正方体个数=每排的个数×排数)3、3排2层的长方体。再问:这个长方体含有多少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所以它的体积是多少?好我们再来,一层12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2层多少个?这次你是怎么做的?小结:也就是说在前面的基础上再乘层数2就可以求出这个大长方体含有多少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是这样吗?4、释疑辅垫。引:学贵有疑,这里有问题了,为什么前面没有乘层数就求出了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呢?(引导出前面两个长方体的层数都是1,第一个长方体的排数是1)(板:小正方体个数=每排的个数×排数×层数)5、数个数验证。再引:数学是严谨的,用每排的个数×排数×层数求小正方体个数这个方法是否真的可行,下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课件或教具演示)结果相同吗?说明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6、引导发现。引: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做到这里,对于长方体体积的由来你想到了什么?(注意评价学生回答:他说的好不好?好在哪?)引导出每排个数相当于长方体的长,排数相当于宽,层数相当于高。小结:现在大家知道长方体体积为什么等于长乘宽乘高了吗?由公式可以知道求长方体的体积只要知道什么就可以了?设计意图:借助教具、学具,通过老师的引领,让学生的多种感官都参与到教学活动,在操作中发现规律,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思维情境,在头脑中建立长主体体积由来的表象,促使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突破教学难点,顺利地抽象出长方体体积公式。过渡:知道了长方体体积公式的由来,老师觉得学****还不能停止,在这里,老师还想送同学们一句名言,一起来看。三、操作验证、巩固练****1、学****态度二。(出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引:也来快速地小声读一读,这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一句诗,它告诉我们从书本上或从别处得来的知识,还需要我们亲自动手实践一下,才能记得牢,理解得透。2、拼摆计算。引:现在老师就给大家这个机会,利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用计算的方法自已来算一算长方体体积是不是真的等于长×宽×高,请同学们注意要求:1、以小组为单位来摆,注意分工协作,2、请填好记录单,注意发现新的问题。开始。小结:还是那句话:数学是严谨的,通过自己来动手验证得到的知识才是最可信的。3、学生汇报验证过程。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知的陆游诗句,进一步体会数学学****的严谨性,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在小组合作中验证新知,再现长方体体积由来的过程,使学生加深“知其所以然”的理解,进而有效地培养学生操作及探究能力。引:现在长方体体积公式可以确认了吗?它是什么?下面我们就用它来解决一道实际问:..4、解决问题。(出示例题)先估算体积再独立计算。5、巩固练****引:为了巩固新知,老师还准备了两个小题,还能不能做?1、练一练第1题。直接口答列式。2、练一练第3题。先谈注意问题再解答。最后拓展此题的古代解法。3、拓展新知。引:这是生活中一道典型的求体积的题,实际上它的解法早在2000年前就已经有了,我们来看一看。(出示:“方自乘,以高乘之既积尺”)这是2000年前我国古代一本数学专著〈九章算术〉的解法,和我们现在的解法一样吗?你觉得我国古代的数学家(▲1mi)怎么样?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形式的练****既深化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拓展了学生对古代数学的了解,升华了认知。四、总结回顾,深化体验。问:通过这节课学****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总结:老师也想通过这节课告诉大家,我们学****不光要记住知识,还需要经常问问为什么,更需要自己动手验证新知的正确性。最后,我还想送大家一句名言,一起看(出示: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彭端叔)无论学****还是做事,是没有难和易之分的,只要你去学,你去做,再困难的事也会变得很容易。知难而进是我们的学****态度。设计意图:“谈收获”是对所学知识部分的整理,“谈感受”是学生情感方面的升华,尤其是“名言”的总结,进一步使学生对今后的生活学****有了概括性引领和提升。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青山代下
  • 文件大小708 KB
  • 时间2024-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