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刑法学孙国祥【犯罪标准】PPT课件.ppt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3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刑法学孙国祥【犯罪标准】PPT课件 】是由【1875892****】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刑法学孙国祥【犯罪标准】PPT课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五讲形式抑或实质:,指的是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作为犯罪成立的内在根据,社会危害性也称之为犯罪的实质违法性、实质理性,因其本质上是一种超越案件事实的价值判断,从行为的内在价值评判的角度确定行为的罪与非罪,故也可视为价值标准。一、问题的缘起:,则是指犯罪的刑事违法性,即犯罪是违反刑事法律的行为,从行为是否违反法律规定的角度出发,判断一个行为是否成立犯罪。因而是犯罪成立的外在标准(通过构成要件而设定),也称之为犯罪成立的形式标准、形式的违法性。,实质标准和形式标准是互为表里的统一体。刑事违法性借助犯罪构成的外在定型成为实质标准的载体,反映实质标准的立法预设。看似形式的犯罪构成要件,实则承载了社会价值和社会期望,形式标准具有实质标准的推定机能,司法通常只需通过专业化的形式逻辑推演,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便融为一体。,形式标准和实质标准常常处在紧张与冲突中。形式标准确定的犯罪外在定型不会是圆满的,法律条文的高度抽象性无法实现构成要件抽象的规范事实与具体发生的事实完全对接和还原现实社会的复杂性。刑事司法中,常常遇到有危害性而无刑事违法性或者有刑事违法性而无社会危害性的情况,出现应入罪而不能入、应出罪而能不出的尴尬与矛盾。,刑事司法究竟以什么样的态度与立场,根据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和方法予以破解,曾经有不同的选择。1979年,虽然颁布了新中国的第一部刑法典,但刑法工具主义的惯性思维,导致该法典依然强调司法定罪的实质标准优先,法无明文规定的行为,刑法授权司法机关可以实质标准的判断,经过类推制度而入罪。,学界不遗余力地倡导形式理性优先的理念。对形式理性的理论张扬终于使司法冲破了实质理性优先的钳制,修订后的刑法典第3条罪刑法定原则的确立,不仅仅固化了定罪标准,更是刑法机能的范式转换,即由单一的刑法社会保护发展到社会保护与人权保障并重的刑法双重机能观,这被普遍认为是国家刑事法治的一大进步。应当得到肯定。,理论界也形成了理想主义的形式理性绝对化倾向,绝对地排斥实质标准在司法定罪中的作用,主张社会危害性这一犯罪的本质是立法设定犯罪的依据,而进入司法领域,犯罪的本质已经被立法者、立法过程所阻断。受此种绝对形式理性的影响,刑事司法单纯地追求法律效果。形成了刑法文本崇拜和敬畏,对刑法文本的机械解读成为时尚。,割裂了规范与目的、规范与实践以及刑法条文本身的逻辑联系,形式化的倾向导致司法认定抑或理论研究远离社会现实,只重视描述性的刑法条文技术解析,而回避或者忽略法条背后的价值与法条适用的社会现实揭示。司法认定造成了社会难以接受的价值矛盾,在实务中很快暴露了其局限性。,其局限性明显:一是将刑法的司法适用演变为一种文字游戏和“符号逻辑”,司法陷入法律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的泥潭。目前“实践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机械执法的问题,眼里只有分则没有总则,只有犯罪构成没有犯罪概念,只有对号入座式的违法性评价,没有社会危害性、可罚性的评价。”无法实现执法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统一。10.

刑法学孙国祥【犯罪标准】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875892****
  • 文件大小116 KB
  • 时间2024-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