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药学基础理论知识.pdf


文档分类:资格/认证考试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中药学基础理论知识 】是由【青山代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中药学基础理论知识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一、先秦时期《诗经》中涉及的植物和动物共300多种,其中不少是后世本草著作中收载的药物;《山海经》载有100余种动物和植物药,并记述了它们的医疗用途。二、秦汉时期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神农本草经》,共载药365种。三、魏晋南北时期陶弘景所著《本草经集注》,成书于公元500年左右,载药730多种。南朝刘宋时期雷学著《炮炙论》是先存最早炮炙专著。四、隋唐时期公元659年颁布的《新修本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共载药844种。五、宋代国家药局的设立,是北宋的一大创举,也是我国乃世界药学史的重大事件。六、宋元时期元代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是饮食疗法的专门著作,记录了不少回、蒙民族的食疗方药和元蒙宫廷的食物的性质及有关膳食的烹饪方法。七、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和总结,全书52卷,收药1892种,付图1100多幅,付方11000余首。八、清代1765年的《本草纲目拾遗》载药921种,其中心增716种。中药的产地和采集第一节产地道地药材的确定,与药材的产地、品种、质量等多种因素有关,而临床疗效则是其关键因素。如四川的黄连、川芎、附子,江苏的薄荷、苍术,广东的砂仁,东北的人参、细辛、五味子,云南的茯苓,河南的地黄等。第二节中药的采集一、植物类药物的采收(一)全草类:多数在植物充分生长、枝叶茂盛的花前期或者刚开花时采收。(二)叶类:叶类药材采集通常在花蕾将放或正在盛开的时候进行。有些特定的品种如霜(三)花类:花的采收,一般在花正开放时进行,由于花朵次第开放,所以要分次采收,采摘时间很重要。有效花要求在含苞欲放时采摘花蕾,如银花、槐花、辛夷等,有的在刚开放时采摘最好,如月季花。(四)果实和种子类:多数果实类药材,当于果实成熟后或将成熟时采收,如瓜蒌、枸杞等;少数品种有特殊要求,应该采用未成熟的幼嫩果实,如乌梅、青皮、枳实等。(五)根和根茎类:古人经验以古历二、八月为佳,并指出春宁宜早,秋宁宜晚。(六)树皮和根皮类:通常在清明至夏至间剥取树皮(肉桂多在十月采收,因此时油多比易剥离)。根皮则与根和根茎类似,应于秋后苗枯,或早春萌发前采收,如牡丹皮、地骨皮、苦楝根皮。二、动物类药物的采收动物类药因品质不同,采收各异。如桑螵蛸应在三月中旬采收;鹿茸应在清明后45·60天采收;鹿皮应在冬至后剥取。中药的炮制一、概述:炮制是药物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以前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包括对原药材进行一般修治整理和部分药材的特殊处理。二、,保证用药安全。,提供临床疗效。如蜜炙百部、紫菀,能增强润肺止咳作用;酒炒川芎、当归,能增强温经活血作用;醋炒玄胡、香附,能增强止痛作用。,使之更能适应病情的需要。,便于储存和制剂。,保证药材品质和用量准确及矫味矫臭便于服用。三、炮制的方法(一);2。粉碎处理;3。切制处理。(二);2。淋;3、泡;4、润;5、漂;6、水飞:系借药物在水中的沉降性质分取药材极细粉末的方法,如飞朱砂、飞雄黄。(三)火制1、炒:有炒黄、炒焦、炒碳等程度不同的清炒法;还有拌固体辅料如土、麸、米灯炒法。2、炙:将药材于液体辅料拌炒,使辅料逐渐渗入药材内部的炮制方法。炙可改变药性,增强疗效或减少副作用。3、煅、将药材永猛火直接活间接煅烧,使质地松脆,于易粉碎,充分发挥疗效。如煅牡蛎、煅石膏、煅血余碳等。4、煨:将药材包裹于湿面粉、湿纸中,放入热火灰重加热,或用草纸于饮片隔层分放的加热方法,称为煨法。5、烘焙:将药材用微火加热,使之干燥的方法。(四)水火共制1、煮:是用清水或液体辅料与药物共同加热的方法。3、潬:将药物快速放入沸水中短暂潦过,立即取出的方法,常用于种子类药物的去皮和肉质多汁药物的干燥处理。4、淬:将药物煅烧红后,迅速投入冷水或液体辅料中,使其酥脆的方法。(五)其他制法1、制霜;2、发酵;3、发芽。中药的性能一、概述中药的作用包括治疗作用和不良作用。治疗作用又称为中药的功效,不良作用包括副作用和毒性作用。副作用是指在常用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需要无关的不适反应;毒性反应是指用药后引起机体损害反应,往往因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而引起,与人体体质因素也有密切关系。中药的性能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中药性能又称药性。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沉浮、毒性等。二、四气四气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它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概念之一。药性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应的。故药性的确定是以用药反映为依据,病症寒热为基准。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能够减轻或消除寒症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或热性。一般来讲,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的药物,性属寒凉;具有温阳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等作用的药物,性属温热。三、五味五味的本意是指药物和食物的真实滋味,包括辛、甘、酸、苦、咸。辛:能行能散,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一般治疗表症的药物和治疗气血阻滞的药物都有辛味。芳香药物除有能散能行的特点外,还包含了芳香劈秽、芳香化湿、芳香开窍等作用。甘:能补、能缓、能和,即有补益、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和中的作用。某些甘味药还有解食物中毒的作用,如绿豆、甘草。酸:能收能涩,即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多用于体虚多汗、久泄久痢、肺虚久咳、遗精滑精、尿频遗尿等。涩:能收敛固涩,与酸味作用相似。苦:能泄能燥。泄的含义较广,有指通泄的,如大黄泄下通便,用于热结便秘;有指降泄的,如杏仁降泄肺气,用于肺气i上逆之咳喘;有指清泄的,如栀子、黄芩清热泻火。燥即燥湿,用于湿症。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和泄下的作用。淡: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的作用。确定味的主要依据,一是药物的滋味,二是药物的作用。而无味的实际意义,一是标示药物的真实滋味,二是提示药物作用的基本范围。四、升降沉浮升降沉浮反映药物作用的趋向性,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概念之一。驱风散寒、涌吐、开窍等作用的药物,都能上行向外,药性是升浮的;具有泄下清热、利水渗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导积滞、降逆止呕、收敛固涩、止咳平喘等功效的药物,则能下行向内,药性都是沉降的。一般来说,病变在上在表宜用升浮而不宜用沉降,如外感风寒用麻黄、桂枝发表;在下在里宜用沉降,而不宜用升浮,如里实便秘之证,用大黄、芒硝攻下;病势逆上者,宜降不宜升,如肝阳上亢之头痛,当用牡蛎、石决明降逆;病势陷下者,宜升不宜降,如久泄、脱肛当用人参、黄芪等益气升阳。五、归经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即表示药物作用部位。归是作用的归属,经是脏腑经络的概念。归经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病症为依据而确定的。六、毒性毒性是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毒性反映与副作用不同,它对人体的危害性较大,甚至可危及生命。中药的配伍配伍是指有目的的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有选择的将两味以上药物配合同用。,可以增强原因疗效。如石膏配知母,能明显增强清热泻火的治疗效果。,或性能功效虽不同,但是治疗目的一致的药物配合应用,而以一种药为主,另一种药为辅,能提高主药疗效。如补气利水的黄芪与利水健脾的茯苓配合时,茯苓能提高黄芪补气利水的治疗效果。,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如生南星和生半夏的毒性或副作用,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的功效降低甚至丧失。如人参恶莱菔子。,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上以六个方面,其变化关系可以概括为四项,即在配伍应用的情况下:(1)有效药物因产生协同作用而增进疗效,是临床用药时要充分利用的;(2)有些药物可能互相拮抗而抵消、削弱原有功效,用药时应加以注意;(3)有些药物则由于相互作用,而能减轻或消除原有的毒性或者副作用,在应用毒性药或烈性药时必须考虑选用;(4)一些药物因相互作用而产生或增强毒副作用,属于配伍禁忌,原则上应避免配用。一、配伍禁忌“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芫花、海藻;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丹参、玄参、沙参、苦参、细辛、芍药。“十九畏”:硫磺畏朴硝,水银畏***,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二、妊娠禁忌禁用药:水银、***、雄黄、轻粉、斑蝥、马钱子、蟾酥、川乌、草乌、藜芦、胆矾、瓜蒂、巴豆、甘遂、大戟、芫花、牵牛子、商陆、麝香、干漆、水蛭、三棱、莪术、芒虫。慎用药:牛膝、川芎、红花、桃仁、姜黄、丹皮、枳实、枳壳、大黄、番泻叶、芦荟、芒硝、附子、肉桂。三、服药禁忌一般应忌食生冷、幸热、油腻、腥橝、有刺激性的食物。热性病忌食辛辣、油腻、煎炸类食物;寒性病忌食生冷;胸痹患者忌食肥肉、脂肪、动物内脏及烟酒;肝阳上亢、头晕目眩、烦躁易怒者忌食花椒、胡椒、大蒜、白酒等;脾胃虚弱患者忌食油炸粘腻、寒凉固硬、不宜消化的食物;疮疡、皮肤病患者,忌食鱼、虾、蟹等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中药学基础理论知识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青山代下
  • 文件大小491 KB
  • 时间2024-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