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初中语文论文:让学生写作学会“移情”.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初中语文论文
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
——让学生写作学会“移情”

【内容提要】
《新课程标准》对中学生写作有最基本要求,“要感情真挚”。然而有时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却内容空洞,平淡无味。有的老师认为是学生缺少生活,没有真情,以致犯了假大空的毛病,但笔者觉得原因之一是学生不会“移情”的结果。笔者试通过读中感悟,了解技法;调动感官,体察感悟生活;换位思考,训练“有情”;创设情境, 进行移情训练四方面进行了学生作文情感移植的实践教学。
【关键词】
移情感悟真情换位思考调动感官
【正文】
移情法在传统中被称为“物感说”,运用移情手法,可以把微妙而抽象的主观情感化为活生生的可闻可视的景象,即把情感移植到景、物之上,使读者从这些景、物上体会到抒情主人公的某种深邃的情感①。
比如,杜甫的《春望》一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在这里,诗人用感人肺腑的笔触,书写了安史之乱后对国事的深刻忧虑。在此要注意的是第二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此处的花儿流泪,鸟儿惊心,实际上并不是花儿和鸟儿的感情,而是作者的心情,是作者在流泪,作者在胆战心惊——作者把自己的感情转移到花儿和鸟儿身上去了。
“移情”是我们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情况,也是写作的时候经常运用的手法。如何对学生进行感情移植能力的培养呢?下面是笔者在实践中的点滴体会。
一、读中感悟,了解技法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优美的作品是作者真挚情感的外化,“感人心者寞先乎情”。黑格尔在《美学》中说:“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的,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而呈现出来了。”所以,情感附丽于具体的事、景、物、理之上,更能给读者以较深的启发和感染。要提高学生的移情技能,必须引导学生多读这样的著作,读文学经典,把学生带入优美的文学殿堂,从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中吸取创造的启示。
书本里就有大量的移情佳作,无论是写物还是绘景,无不蕴含着感人肺腑、引人共鸣的真情。《在山的那边》、《生命、生命》、《紫藤萝瀑布》、《春》、《济南的冬天》、《山中访友》《秋天》《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华南虎》《安塞腰鼓》《最后一课》《芦花荡》《记承天寺夜游》《浪之歌》《《雪》《与朱元思书》《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那树》《地下森林断想》等等。通过有目的有重点大量的阅读,使学生对移情手法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再补充一些美文印发给学生,如张晓风的《春之怀古》、李汉荣的《登高》《溪水》、朱自清的《匆匆》《绿》、丁颖的《三分春色一份愁》、贾平凹的《丑石》、周国平的一些散文等等;还有一些古典诗词“马为立踯躅,车为不转辙”(东汉女诗人蔡琰《悲愤诗》)、“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南朝乐府民歌《西洲曲》)、“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白《劳劳亭》)、“深山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①《普通写作学教程》路德庆主编第十三章第273页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年版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春无主,杜鹃啼处,泪
染胭脂雨”(明代陈子龙《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初中语文论文:让学生写作学会“移情”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