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明清时期闽台番银研究.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7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明清时期闽台地区 贸易中的番银研究
福建师范大学
社会历史学院
徐心希
台湾开发始于宋代。此后闽台贸易逐渐形成与发展。明正德十一年(1516)葡萄牙商船携带银元来漳州浯屿岛购买福建商品,外国银元自此流入月港。隆庆元年(1567)海禁开放,番银大量流入龙溪、海澄。明末郑成功父子经营闽南与台湾,竭力加强海峡两岸经贸交流,并拓展商路远至日本、东南亚诸国。其间番银已经作为贸易一般等价物进入闽台地区,为闽台民众普遍接受。清领台湾后,再解海禁、实施开海贸易政策。在民众私航活动的推动下,台湾与沿海各省之间的通商港口不断增多。闽商在台湾与沿海各省经贸往来中成为最主要的经销商。道光之前,两岸之间的物资交流进入了繁荣时期,台湾一跃成为经贸活动发达地区之一。台湾与沿海各省经贸往来的发展与扩大,标志着东南沿海地区社会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本文力求全景式地回顾明末至道咸年间两岸贸易往来,厘清闽台货币流通的史实与影响,侧重研究闽台番银的种类、管理与作用。
一、番银输入闽台地区的背景:明清时期大量西方银元输入中国 (一)番银概念的界定与记载 1、番银的来历
外国银元,俗称洋钱或番银。外国银元流入始于明代。清朝开海禁后外贸迅速发展,外商购买我国丝、茶、瓷等土特产基本采用各种银元。洋钱流入中国,长期只作银块流通,要称重量、较成色,并被改铸为银两。至乾隆中后期,因机器铸造的外国银元重量、成色能够标准化,使用时不像银两那样须“较银色之高低”、“称分两之轻重”,且式样精美,适应了当时东南沿海地区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逐渐“计枚核值”,凭个数流通,成为异于银两的另一种白银货币,势力从闽粤向北扩展.
道光年间,“自闽、广、江西、浙江、江苏,渐至黄河以南各省,洋钱盛行”,但“长江溯流而西,至芜湖即不用,北上过黄河亦然”。输入中国的银元总共有几十种,最流行的莫过于一种西班牙银元——本洋(又称佛头、老头),即铸于墨西哥的加罗拉四世银元,重416英厘,合中国库平七钱二分多,含纯银90%。因供不应求,本洋出现升水,流通时作价高于实价(实际含银量)。同为西班牙银元的加罗拉三世币和斐迪南七世币虽重量成色一律,却要对本洋贴水。
五口通商后银元日益通行,本洋是华东、华南最受欢迎的货币。虽然墨西哥独立(1821)不久便停铸本洋,但中外贸易的需要和它在中国的升水吸引世界各地的本洋源源流入。到1852年底为止升水通常维持在8%到16%。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后,一方面因为战乱人们纷纷收藏这一公认的价值标准,另一方面那几年上海生丝出口剧增,需大量本洋供收购生丝之用,本洋出现短缺。4年内输入约6000万元仍不敷用,升水稳定在50%以上,有此币者愈视为奇货。到1856年夏季,在欧洲不论用什么价格再也搜罗不到本洋,它在上海的升水达到86%,依然极难得到。鹰洋开始取而代之,本洋衰落下去.
清朝末年仍在流通的各种西班牙银元可能还有几千万元。墨西哥从1823年自铸银元,成色重量皆仿本洋,因镌有鹰徽,俗称“鹰洋”。进入中国后长期不受人欢迎,对本洋贴水有时超过25%。直到1853年在广州取代本洋,1857年在上海取代本洋,势力迅速扩张,60年代势力达到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江苏、浙江、江西、安徽,始终保持一定的升水。鹰洋也是当时远东地区,包括香港、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南洋、朝鲜、安南等地最好的硬通货。
2、历代文献相关记述
西洋各国,凡来中国贸易者多使用“洋钱”,“洋钱一项,铸自外夷”,在清朝文献中还有“外洋”、“洋银”、“番银”等名称,但均是指的西方各国使用的银币(元)。其流人中国的途径是“洋银一项来自夷船”。两广总督邓廷桢在《复议外省行用洋钱无碍》(道光十六年七月二十七日)中指出:“惟洋银来至中国及东南各省行使之由,亦自有故。夷船停泊之所,即洋钱散布之区”。外国商人用洋银购买中国商品,因而,外国货币随之流人中国。清代中期,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外国商人主要来自西班牙、荷兰、法国、美国、英国等,在官私文献中有大量关于“洋银”货币的记载。另据《清史稿》卷124《食货五》载,外国货币有“大髻、小髻、蓬头、蝙蝠、双柱、马剑各种番银,亦潜内地以规利”。
按大髻、小髻是指该银币铸有打着首髻的西班牙国王查理第四头像;蓬头是指1794年铸有自由女神像的美国银币,蝙蝠亦是美国银元,因其背面铸有张翼的鹰而误称;双柱指西班牙银元,因其上铸有天平而得此俗称;马剑是指钱中有西人骑马持剑的荷兰银币。又据道光《厦门志》卷8引《海岛逸志》:“荷兰以银铸圆饼(即银元),钱中有番人骑马持剑,名曰马剑,半者名曰中剑;有小而厚者铸荷兰字,名曰幅盾,半者名曰小盾。法兰西铸圆银饼,中有双鹰,名曰双鹰。干丝腊(西班牙)国最富,多产金银,铸圆银饼,中有其国王之面,名曰洋钱”。再光绪《广州府志》卷168记载更为形象:“粤中所用银不一

明清时期闽台番银研究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q1188830
  • 文件大小24.28 MB
  • 时间2018-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