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江苏省连云港市岗埠中学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二节《人文环境》(第二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二节《人文环境》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亚洲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地域文化。
2、读图说出世界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的分布及形成原因。
3、使学生知道各地区的文化都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民族风俗有密切的联系。
教学重点:1、亚洲多样的地域文化
2、地域文化差异的自然条件和民族风俗。
3、亚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的原因。
教学难点:亚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并理解不平衡的原因。
课时安排: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教学复备栏
一、导入:
:看到了什么?
生:人、帐篷、骆驼;人穿长袍、帐篷在沙漠上
提问:人为什么穿长袍、为什么居住帐篷、人们如何生存、此地在哪里、当地的自然环境如何?
归纳:特阿拉伯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终年炎热干旱。由于气温很高,他们身着宽大的袍子,便于散热。干旱的草场适于发展畜牧业。牧人们采取游牧的形式,所以他们需要居住帐篷。
二、新授:
引导分析图:要观察人们的服饰、居住环境、交通工具、生活方式等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有什么联系?
探究:将全班分成四个小组,讨论13页图6。17的2——6幅图所反映的当地文化状况,选代表发言。
活动:完成14页活动1
  承转:由此可见,各地区的文化都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民族风俗****惯有着密切的联系,有些自然环境适宜的地方,就成为了人类文明的发祥地。
阅读材料“亚洲的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
提问:有哪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
回答: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印度河流域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两河流域)地区。
师提问:这三个地区在地理位置上有什么共同之处?
生读图:分析三地区气温、降水、地形和土壤,进而说明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
承转:展示图片: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工业现代化、农业机械化、教育科技水平、建筑、服装等方面的图片。
师提问:这些幅图片有什么区别?
生回答: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师提问:为什么不同呢?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生思考,讨论。
小结:历史条件、社会条件、自然条件。
 
阅读材料“三大类产业的划分”
教师以日本为例,教给学生如何解读国家国内生产总值三大类产业构成图
学生完成P16活动2
显示1998年亚洲五国国内生产总值三类产业构成(%)
讨论:观察亚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与三类产业比例之间的关系怎样?
  小结:经济落后的国家以第一产业为主,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渐较少。现在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大多数第一产业的比重很小,第三产业的比重最大。
三、开拓延展:
展示某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有关材料
提问:影响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原因是什么?
小结: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是受自然、社会、历史等多方面条件

江苏省连云港市岗埠中学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二节《人文环境》(第二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jc201601
  • 文件大小77 KB
  • 时间2018-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