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5《河中石兽》练习(新版)新人教版.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5《河中石兽》练****br/>( )
(pǐ) 僧募金重修(mù)
(gān) 棹数小舟(zhào)
(fèi) 湮于沙上(yān)
(chǐ) 遂反溯流逆上矣(sù)

(1)二石兽并沉焉( )
(2)阅十余岁( )
(3)但知其一( )
(4)如其言( )

(1)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2)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6题。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 )
(倒塌)
(划船)
(颠倒,即本末倒置)
(逆流)
“石性坚重,沙性松浮”,但他们对沉在河中的石兽的位置做出的结论是完全不同的。讲学家据此得出的最终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河兵得出的最终结论则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原文内容填空)
( )
,无迹。
翻译:寻找了十多里,也没有石兽的踪迹。

翻译:大家信服地认为(这话)是精当确切的言论。
,果得于数里外。
翻译:依照老河兵的话(去做),果然在几里外的上游找到了石兽。
,当求之于上流。
翻译:凡是落入水中的石头,应当要求它在河的上游。
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9题。
北人食菱
北人生而不识菱①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②强不知以为知也。
(选自《缘箩山人集》)
注:①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②坐:因为。

(1)或曰:“食菱须去壳。”( )
(2)其人自护其短。( )
“/”给文中画横线的文字断句。

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假如你是文中的讲学家,面对众人你会说些什么?
11.(2013重庆)综合性学****br/>为了宣传科技发展的成就,普及科学知识,提升市民的科学文化素养,2013年5月18日,“重庆市科技活动周”在重庆科技馆隆重开幕。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5《河中石兽》练习(新版)新人教版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精选文库
  • 文件大小148 KB
  • 时间2018-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