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关于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及修复的思考.docx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关于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及修复的思考
历史建筑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已经引起人们越来越地关
注,其保护和修复工作也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随着社会保护意识的
深入,保护这些承载着城市社会历史的建筑物已经逐渐成为全社会的
共识。但随着都市化的不断加剧和商业利益的泛滥,社会效益在经济
面前仍显苍白,很多具有纪念意义和保存价值的建筑遗产即便不在推
土机前轰然倒下,也在“保护”过程中变得面目全非。显然,对于历
史建筑保护修复工作从理念层面到实践层面,仍有太多方面需要去完
善,亟需在科学方法论的指导下解决修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 存在的问题
在欣喜地看到历史建筑保护工作日新月异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
视保护修复工作中存在的缺憾。
、保护—价值观的冲突在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的“矛盾”
面前,历史建筑的命运极令人忧虑。大量历史建筑经转化成为博物馆
后鲜有人问津,还有很多处于失修破落的状态。即使是那些明显具有
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遗产也出现不容乐观的状况。建于 1932 年
的上海大戏院( MetroPol Theatre ),由华盖建筑事务所赵深、陈植、
童寯三位建筑师设计,是中国近代建筑师的优秀作品。该建筑在各个
方面都不同程度地达到了当时国际上同类建筑的水平。更为关键的是
1989 年这一建筑就被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但是,如此重
要的建筑却在 1996 年被夷为平地,用于地产项目开发,成为商业利
益的牺牲品。大批历史文化价值含量一般,却在城市景观、历史文化
氛围中起作用的一般性建筑遗产,其中相当部分在大规模的城市建设
中已被清荡殆尽了。上海有 9000 幢石库门民居,其中质量较好的一
级旧式里弄有近 900 万 m2,大多数建于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按规
划,上海二级旧式里弄基本上“需要”全部拆除,而一级旧式里弄也
约有一半“需要”拆除。 也就是说, 上海至少有 450 万 m2 的居住建
筑将不复存在。这一现象在全国并非罕见,开发建设过程中急功近利
的“短视”行为不在少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忽视了建筑遗产
文化价值的存在。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反映出保护思想、观
念与政策执行的滞后,反映出保护专家、政府管理者以及其他社会成
员之间的观念冲突,实质上也反映出其所持利益与价值观的冲突。
2.“破坏性”保护—价值认知的偏差
很多历史建筑在保护工作进行之前,并没有对其价值进行全面和
正确的认知,造成众多“保护性”破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价值认知的模糊直接导致修复层级的混乱。例如青岛康有为
故居,在建筑本身健康状况允许进行修复处理的前提下,直接采用了
推倒重来的重建方式,让人不禁思考对其造成的破坏是否大于岁月的
侵蚀,类似原因造成的对修复层级误读的案例也不在少数。第二,
价值认知的偏差造成“曲解”的修复设计。例如无锡北仓门蚕丝仓库
的保护修复,该仓库是抗战期间汪伪政府为控制江、浙、皖乃至长江
三角洲所有的蚕丝商贸活动而建造,其最大价值在于它见证了无锡民
族工商业发展之艰辛,适宜***国主义教育基地,但目前却将其作为
“生活艺术中心”进行宣传, 实在是有点 “闹剧”。 第三,价值认知
的表面化直接影响修复技术的正确选择。修复工作中将“真实性”的

关于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及修复的思考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ishangni990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18-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