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马克思.pdf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3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及规律第二节真理与价值第三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2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实践的中介系统: 一是作为人的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 二是作为人的感官和大脑延伸、智力放大的工具系统。 3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 一) 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实践关系: 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认识关系: 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价值关系: 被满足与满足的关系审美关系: 主体按美的尺度审视客体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环节: ( 一) 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毕升与活字印刷人类登月确立目的和方案。一是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按一定方向运行。三是通过实践手段把方案变成活动。二是 4 ( 二) 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从实践产生) 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为认识服务) 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随实践发展)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受实践检验)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 5 ?唯物主义反映论: ?物→感觉和思想?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唯心主义先验论: ?思想和感觉→物?认识先于物质, 先于实践经验。①心灵的自由创造物( 主观唯心) ②上帝启示或绝对精神的产物( 客观唯心) 脱离实践考察认识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旧唯物主义: 直观反映论以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为特征辩证唯物主义: 能动反映论摹写性创造性特点 6 ( 一) 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 二) 列宁指出: “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 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 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三) 感性认识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理性认识借助抽象思维, 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 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7 ( 一) 从实践到认识感性认识的形式: 感觉、知觉、表象感性认识的特点: 直接性、具体性感觉硬! 红! 甜! 圆! 感觉: 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 对事物整体的反映表象: 事物在头脑中的映象。( 一) 从实践到认识概念: 物区别于他物的属性判断: 对物有所肯定或否定推理: 已有判断推出新判断理性认识的形式: 概念、判断和推理理性认识的特点: 间接性、抽象性 8 ( 一) 从实践到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理性认识以感性认识为基础。首先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为理性认识。其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最后 9 理性认识以感性认识为基础班· 达依尔: 陛下, 我只要……舍罕国王: 当然可以……? ! 舍罕王赏麦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成为理性认识 1 0 感觉这花是红的判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一) 从实践到认识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 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第一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制作加工。第二

马克思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ixingmaob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