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心肺复苏指南解读及特殊情况下心肺复苏-张志栋摘要.pdf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1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7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01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解读 01 02 03 04 指南背景、伦理学问题心肺复苏质量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替代技术和辅助装置 2015心肺复苏较前对比心肺复苏发展背景及伦理学问题 1950 1960 1966 封闭式胸部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相结合,心肺复苏术诞生 ZOLL提出电击除颤, 和人工呼吸胸外按压构成了现代心肺复苏术强调了心肺复苏术中脑和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 诞生了心肺脑复苏的新标准 2000 2005 2010 2015 美国的Peter Safar和 James Elam医生开始采用人工呼吸来复苏病人 1985 发展为心肺复苏学,每隔5年更新心肺复苏指南 01 02 01 心脏骤停是公共卫生和临床医学领域中最危急的情况之一,表现为心脏机械活动突然停止,患者对刺激无反应,无脉搏,无自主呼吸或濒死叹息样呼吸, 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救治,常致患者即刻死亡,即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 02 ( %),以13亿人口推算,我国每年发生SCD 万例。即使在美国,SCD抢救成活率仍小于5%。心肺复苏的意义当人突然发生心跳、呼吸停止时,必须在4至8分钟内建立基础生命维持,保证人体重要脏器的基本血氧供应,直到建立高级生命维持或自身心跳、呼吸恢复为止,其具体操作即心肺复苏。心跳呼吸骤停是临床上最紧急的情况 70%以上的猝死发生在院前心跳停止4分钟内进行CPR-BLS,并于8分钟内进行进一步生命支持(ALS),则病人的生存率43% 强调黄金4分钟:通常4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有32%能救活, 4分钟以后再进行心肺复苏,只有17%能救活。猝死判断病人意识突然丧失,昏倒于任何场合; 心音无、大动脉无; 心跳呼吸停止; 面色苍白或紫绀,瞳孔散大; 心电图:一直线、心室颤动和心电机械分离。伦理学问题随着复苏操作的演变,伦理学相关的考虑也必须演变。从很多角度来说,处理与复苏有关的多项决策都很有挑战性。医护人员(HCP)在决定是否实施或停止紧急心血管干预时面临的伦理学问题尤其如此。关于是否开始及何时终止心肺复苏的伦理学问题比较复杂,取决于环境(院内或院外)、医护人员(基础或高级)及患者年龄段(新生儿、儿童、***)等多种因素。尽管自2010版的《指南》出版以来,相关的伦理学原则并未改变,但在证据审查过程中确认了很多伦理学方面讨论的数据有了更新。2015ILCOR证据审查流程及由此产生的《AHA指南更新》收入了几项研究更新,对围心脏骤停期、心脏骤停中和心脏骤停后患者的伦理学决策有所启发。 1、心脏骤停时体外心肺复苏(ECPR)的使用; 2、心脏骤停中的预后因素; 3、对早产儿预后评分的证据审查; 4、儿童及***心脏骤停后的预后; 5、心脏骤停后移植器官的功能恢复。可能影响伦理学决策的重大更新和建议心肺复苏术具体操作流程

国际心肺复苏指南解读及特殊情况下心肺复苏-张志栋摘要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分享精品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