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一历史必修复习PPT课件.ppt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2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一、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刀耕火种
石器锄耕
(耜耕)
铁犁牛耕
原始社会:
简单播种和收获
“石器锄耕”(耜耕)时代(距今七八千年前)
商周时期:
出现了少量青铜农具,掌握了排灌、施肥和灭虫等技术;
春秋战国时期:
铁犁牛耕传统耕作方式形成
刀耕火种
第1页/共27页
耕作方式的变化表现为:生产工具的改进
生产技术的提高
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第2页/共27页

【原始社会】 氏族公社所有
(土地公有制 )
【奴隶社会】 井田制
【春秋战国】 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
【曹魏】 屯田制和【魏晋隋唐】均田制
【唐后期,宋】地主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
【明后期】“均田免粮”的口号,反映了封建土地制度已经成为农业生产发展的桎梏
第3页/共27页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 土地国有制)
井田制瓦解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铁犁牛耕的出现
②由于战争频繁,井田上的劳动力减少,井田制日益瓦解。
③以鲁国为代表的各诸侯国为增加收入,进行税制改革,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亩纳税,促使了土地由国有向私有的转化。
第4页/共27页

条件
①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
②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形成
时间:
①以家庭为基本单位,
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
③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特点
作用和影响:
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①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的主要动力;②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③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地位:
小农经济
春秋战国
第5页/共27页

精耕细作
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式 垄作法 。
2、秦汉时期:播种工具 耧车 ;赵过推广 耦犁 ;耕作方式有 代田法( 赵过推广)
3、魏晋南北朝:耕耙耱技术和耕耙技术
4、隋唐时期,唐代在江东地区出现 曲辕犁 。至此,中国的耕犁已相当完善,一直为后世沿用。
5、宋元时期,精耕细作技术进入 全面成熟 时期, 稻麦复种 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精耕细作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6、明清时期,多熟种植,培育大量农作物新品种。明朝从国外引进高产农作物 玉米 和 甘薯 。
第6页/共27页
中国古代南方经济重心南移过程:
魏晋南北朝:南方得到开发,为后来经济重心南移打下基础
隋唐:江南地区进一步得到开发,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五代十国:北方战乱不已,南方相对安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经济重心继续南移
宋元:经济重心由北移到南方,江浙一带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第7页/共27页

二、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
原始社会晚期 :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
夏商周时期 : 由官府垄断
春秋战国时期 :形成三种经营形态(官营、民营、家庭)

冶铜
原始社会:开始出现
商周:繁荣(司母戊鼎)
西周:已能制造铁器
战国:铁农具推广
东汉:杜诗发明水排
春秋晚期:有钢剑
魏晋南北朝:灌钢法
冶铁
炼钢
冶金技术
第8页/共27页
制瓷业
商代:烧制出原始瓷器
东汉:技术成熟,多为青瓷 北朝白瓷
唐代: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宋代:瓷窑遍布各地
元代:景德镇成为制瓷中心
明清:瓷都—景德镇;清代还发明珐琅彩
丝织业
(丝织中心—苏州、杭州)
距今四五千年前:出现蚕茧和丝织品
商代:出现平纹织物和斜纹提花织物
战国时期:品种多,产量大,质量高
汉代:丝绸之路
明清:鼎盛时期
第9页/共27页
三、古代商业的发展

商周时期
春秋战国
“商人” 出现 货币为贝类
特点:商业由官府控制
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
特点:官府控制商业局面被打破

统一货币、度量衡,修建驰道
秦:
两汉
商业中心:长安、洛阳等,官府对商业活动严格 限制,“市”与住宅区分开
对外贸易逐渐发展(由于开通陆上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
第10页/共27页

高一历史必修复习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2345
  • 文件大小354 KB
  • 时间2021-07-0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