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托洛茨基 总结与前瞻.doc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1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总结与前瞻[苏] 列夫· 达维多维奇· 托洛茨基(1906 年) 1919 年在莫斯科出版的重印本序言 1 俄国革命的性质问题,是使俄国革命运动的各种思潮和政治团体形成派别的根本问题。甚至在社会民主运动内,自从事态的发展使这个问题具有现实意义的时候起,就因这一问题而产生了严重的分歧。从 1904 年起,由于这些分歧而形成了两个主要派别:孟什维克和布尔什维克。孟什维克的观点是:我们的革命将是资产阶级性质,也就是说革命的自然结果将是政权归资产阶级并为资产阶级议会制度创造条件。布尔什维克的观点则是:承认就要到来的革命必然是资产阶级性质,但同时提出通过无产阶级和农民的联合专政来建立一个民主共和国这一点作为主要革命任务。2 孟什维克的社会分析是极端肤浅的,这种分析实质上只是粗俗的历史模拟,这是那些「有教养」的市侩们的典型方法。不论是俄国的资本主义发展造成政治阵营的两极分化,从而使资产阶级民主派变得无足轻重的事实,或者是后来实际形势的教训,都不能使孟什维克停止对「真正」、「现实」的资产阶级民主派的不倦寻求,他们认为这种民主派将领导「民族」去创造尽可能完善的议会民主式的资本主义发展条件。孟什维克总是竭力到处寻找资产阶级民主派发展的迹象,在找不到的时候就加以臆造。他们夸大一切「民主」宣言和表现的重要性,同时轻视无产阶级的力量及其斗争的前景。为了使俄国革命取得所谓历史规律所规定的「正当的」资产阶级性质,他们拼命地寻找「真正」的资产阶级民主派,在革命期间,当找不到「真正」的资产阶级民主派的时候,孟什维克干脆自己来执行这种力量的任务。3 丝毫没有受过马克思主义思想训练的小资产阶级民主派,在俄国革命形势下的行动当然不可能同二月革命中一度扮演「主要」角色的孟什维克有什么两样。资产阶级民主派缺乏真实的社会基础这一点也表现在孟什维克身上,他们很快就夭折了,在革命进行了 8 个月之后便被阶级斗争抛在一边了。 4 与此相反,布尔什维主义从不相信俄国革命资产阶级民主派的政权和力量。它一开始就认识到工人阶级在即将到来的革命中的决定性重要意义,但是说到革命纲领本身, 布尔什维克在最初使农民问题拖了纲领的后腿,因为如果没有千百万农民的支持或者和农民对立,无产阶级就不可能把革命进行到底。因此他们(暂时)承认革命的资产阶级民主性质。5 至于对革命内部力量和革命前景的估计,作者在当时没有附和俄国劳工运动主要派别中任何一方的意见。他当时的立场可以概述如下:以资产阶级革命作为其首要任务的革命开始以后,会很快引起强大的阶级冲突,只有当政权转到唯一能领导被压迫群众的阶级(也就是无产阶级)手中,革命才能赢得最后胜利。无产阶级一旦取得政权,它不仅不愿而且也决不能把自己限于资产阶级的民主纲领。它只有在把俄国革命变成欧洲无产阶级革命的情况下才能把革命进行到底。到那时候,资产阶级民主纲领连同它的国家界限将被抛弃,俄国工人阶级的暂时的政治统治也将发展成为持久的社会主义专政。但是如果欧洲依旧停滞不前,资产阶级***将不会容忍俄国劳苦大众的政府,它对俄国革命政权的颠覆将是无情的。因此无产阶级一旦取得政权,就不能停留在资产阶级民主的限度内。它必须采取不断革命的策略,也就是必须打破社会民主党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界限,向愈来愈激进的社会改革过渡,并从西欧革命寻求直接及时的支持。在这篇写于 1904 至 1906 年间的文章中,这种观点得到了发展和论证。6 但是十五年来作者在坚持不断革命观点的同时,在对社会民主运动中敌对派别作出评价的时候陷入了错误。由于双方的出发点都是资产阶级革命,作者曾认为它们之间的分歧不致深刻到引起分裂的程度。同时, 他希望形势的进一步发展一方面会清楚地证明俄国资产阶民主派的软弱和微不足道,另一方还会证明无产阶级客观上不可能受民主主义纲领的限制。他认为这一点足以根本消除派别分歧。7 作者在侨居国外期间一直处在两派之外;他没有充分认识到当时非常重要的情况,实际上, 沿着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之间分歧的战线,许多坚定的革命者正集中到战线的一边,而愈来愈陷入机会主义和调和主义泥坑的分子则集中到战线的另一边。在 1917 年的革命爆发的时候,布尔什维克形成一个强有力的集中组织,团结了先进工人和革命知识分子中一切最优秀的分子, 布尔什维克(经过一些内部斗争)明确采取了旨在达到工人阶级社会主义专政的策略,这完全符合俄国的整个国际形势和阶级关系。而孟什维克派那时的成熟程度仅仅足以担负我前面说过的资产阶级民主派的任务。8 现在,在向公众发行这书重印本的时候,作者不仅希望解释一下促使他以及其它多年来一直处在布尔什维克党外的同志有可能在 1917 年初同这个党共命运的理论原则(这样一个个人的理由并不能成为重印此书的充足理由) ,同时也希望追述一下对俄国革命动力的社会历史分析;从这个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工人阶

托洛茨基 总结与前瞻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63229029
  • 文件大小248 KB
  • 时间2017-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