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金匮要略-课后习题-简答题.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1篇 1、试归纳并分析《金匮》首篇的治则。答:(1)虚实必须异治。如肝实证则最易传之于所克之脏(脾),故其治当先治脾,以防肝病传之。而肝虚则不传脾,其治除补之以本味(酸)外,尚须助用焦苦,因子(心)能令母(肝)实,益用甘味, 因补土可荣木( 2 )表里当分缓急。表里同病时,一般当先表后里,但若以里症为急,则应先里后表( 3 )新久宜有先后。如有痼疾即所谓久病,又患卒病即所谓新病,一般应先治卒病,因卒病见效快,而痼疾非旦夕可愈( 4 )攻邪当随其所得。无论病邪自外入还是自内生,往往是两种甚或两种以上相合,故治疗必须分清轻重多少。此外,尚须分辨邪正之盛衰强弱,以便药到则邪去正复。 2、简述首篇肝虚的治法及道理。答:五味补五脏,“酸入肝”故肝虚证以味酸的药物补肝脏;焦苦入心,心为肝之子,子能令母实, 同时,火旺可制金,以防金乘木,故以焦苦的药物做辅助治疗;甘入脾,培土能荣木,又可制水助火,使肺金被制,以防乘犯肝木,故更用甘味的药物调补脾脏。 3、试述上工治未病的理论依据。首篇原文“治未病”的含义是什么? 答:“治未病”是指调治未受克我之脏传变而病的脏腑。因一脏有病可依相克关系传变他脏,当某脏还未受克己之脏传变时,即进行调治,目的在于预防脏病相传,如肝实病而脾虚者,当泻肝实脾, 以防肝病传脾。上工懂得,五脏之间存在生克制化关系,一脏有病,最易传其所克之脏,故在治病脏(克我之脏)时,首先必须想到要用适当的方法或药物治其所克之脏,如治疗奔豚的奔豚汤中即用半夏、生姜和胃降逆,以防肝邪(气、火)传(脾)胃,胃和逆降则等于补益(调理)了脾胃, 体现了“当先实脾”之治未病之旨。若但治其肝,多肝病未已而脾胃病又起。临床上见有肝炎即清热解毒利湿,而不辨其寒热虚实,结果是肝炎益重,且脾胃病(乏力,纳呆等)又现。 4、“厥阳独行”的含义是什么? “厥阳独行”是指阴气衰竭于下(即原文所谓“无阴”),阳气独盛于上( 即原文所谓“有阳”)的阴阳失去平衡的状态。意在强调人体在生理情况下,阴阳是相对平衡的,阴阳失衡是杂病的总病机。 5、整体观念在首篇中是如何体现的? 答:从两方面体现整体观:①天人整体观:原文指出, 自然界正常的气候有利于人体健康和生长发育,反常的气候在人体正气不足以抗邪的情况下会伤害人体,导致疾病。自然界季节变化,人的色脉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②脏腑整体观: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脏腑经络之间在生理上密切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一脏有病可传变它脏,脏腑与经络病变也可相互传变,因而在治疗疾病时因考虑整体。(可引原文论述) 第2篇 1、如何理解“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 答:第二篇提出的湿痹之候,是以“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为特征的湿病,这种特征不同于一般的湿邪在表之侯,而是内湿与外湿相合的指征性表现,说明外湿内趋,病程已迁延一定时日,正气无力抗邪。,又有内湿为重引起的“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之症,是湿邪内阻影响膀胱气化而小便不利;湿趋大肠则大便反快。故宜取利小便法。小便得利则内湿去,阳气通,外湿亦可随之祛除。此即“利小便,所以实大便”,“治病求本”之谓。 2、试比较麻黄加术汤证与麻杏苡甘汤证有何异同? 相同点: 均为湿邪在表之表实证,以一身关节疼烦为主症,以微汗法治疗,二方用药均有麻黄、杏仁、炙甘草,是由麻黄

金匮要略-课后习题-简答题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63229029
  • 文件大小51 KB
  • 时间2017-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