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2.4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教案.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2.4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教案.doc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 4 .有理数的加法(一) 一、学生起点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 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算术四则运算, 而初中的有理数运算是以小学算术四则运算为基础的,不同的是有理数运算多了一个符号问题。符号法则是有理数运算法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本章知识和今后学****其他与计算有关的内容时容易出错的知识点之一。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前面相关知识的学****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一些数学活动,感受到了数的范围的扩大,能借助生活经验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行有理数的运算,如计算比赛的得分,计算温差等等。同时在以前的数学学****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很多合作学****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的经验,具备了一定数学交流的能力。学生学****中的困难预设:学生学****数学是一种认识过程,要遵循一般的认识规律,而七年级的学生,对异号两数相加从未接触过,与小学加法比较,思维强度增大,需要通过绝对值大小的比较来确定和的符号和加法转化为减法两个过程,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短时间内完成这个认识过程确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时应从实例出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正负抵消的思想,用数形结合的观点加以解释,让学生感知法则的由来,以突破这一难点。二、教学任务分析对于有理数的运算, 首先在于运算的意义的理解, 即首先要回答为什么要进行运算。为此,必须让学生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 认识到运算的作用,加深学生对运算本身意义的理解,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运算的应用,从而培养学生一定的应用意识和能力。教科书基于学生学****了相反数和绝对值基础之上,提出了本课时的具体学****任务:探索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探索过程,利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进行计算,教学难点是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教学方法是“引导——分类——归纳”。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 1. 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 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 能熟练进行整数加法运算; 3. 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和归纳猜想的能力; 4. 渗透分类、探索、归纳等思想方法,使学生了解研究数学的一些基本方法。三、教学过程设计本课时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 复****引入,提出问题; 第二环节: 活动探究, 猜想结论; 第三环节: 验证明确结论; 第四环节: 运用巩固;第五环节:课堂小结;第六环节:布置作业。(一)复****引入,提出问题活动内容: 1. 复****提问: (1) 下列各组数中,哪一个较大? (2 )一位同学在一条东西方向的跑道上,先向东走了 20米, 又向西走了30米, 能否确定他现在的位置位于出发点的哪个方向, 与原来出发的位置相距多少米?若向东记为正,向西记为负,该问题用算式表示为。活动目的: 我们已经熟悉正数的运算,然而实际问题中做加法运算的数有可能超出正数范围。这里先让学生回顾在具体问题中感受正数和负数的加法运算。 2. 提出问题: 某班举行知识竞赛,评分标准是:答对一题加 1 分,答错一题扣 1 分,不回答得 0分. 如果我们用 1个表示+1 ,用 1个,那么就表示 0, 同样也表示 0. (1) 计算( -2)+( -3). 在方框中放进 2个和3个: 3 2 3 3 3 0 1 4 3 ? ? ?????与;与;与; -2与;与因此,( -2)+( -3)= -5. 用类似的方法计算( 2 )( -3)+2 (3)3+( -2)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2.4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教案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072510724
  • 文件大小241 KB
  • 时间2017-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