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马礼堂养生气功-坐功技巧.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坐功是静功里最要紧的一个环节,不管是道家、佛家、儒家,都是用坐功来入静, 坐功是入静的第一步。坐功有静坐功和动静兼修之坐功。静坐功为一般养生者大同小异万法归宗之妙谛,宋儒理学派提倡静坐, 说是涵养性中天,周、程、朱、张以及邵康节都是在静坐上验功夫。程颐闭目静坐,杨时不敢进门惊扰,站在门外等着老师收功。天下大雪,杨时立在雪中,等程颐收功时,门外雪盈尺许。所以学术史上有程门立雪的掌故,杨时成为宋代大儒,其尊师学道之诚为后世楷模。释家有坐禅法要,道家静坐修行载于许多典籍中,如《周易参同契》、《性命圭旨》、《性理大全》、《太上道法经》、《大成捷要》、《盘山语录》、《太清观天经》等。释道两家为出世之人,其环境与儒家不同,他们采取五心朝天、子午合十等坐法,比较难,一般人不必如此,只要在蒲团或床上坐稳,舒适自然,使大气运行于十二正经、奇经八脉之中,无阻碍淤滞之处,则疾病不生,从而获得益寿廷年之效。一、自由式在凳子或床边上,其高度以大腿放平,小腿与其垂直,舒适自然为宜。两腿分开,宽与肩同,两脚踏地,两手置于鹤顶穴之上。另外还有一种姿式,两手放在肚脐下,掌心朝上,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女子右手在下),使心火下降。(图 1)还可以两腿稍向前伸, 左脚放在右脚面上。总之以舒适自然不加勉强为原则。道法自然,率性之谓道。图1 二、盘膝式坐在蒲团或床上均可,将左腿屈膝放在右腿之上, 右腿压左足,左腿压右足。上身自然端正,头顶天如泰山压顶,舌抵上腭,沉肩坠肘,含胸拔背,目视鼻端。如朱熹所云:“鼻端有白,我自观之。”心住灵台,神不外驰。张静虚云: “神一出即便收来,神返身中气自回”。曹真人云:“神是性兮,气是命,神不外弛气自定。”明代儒医李中梓很重视这两个人的说法。实际上这就是静坐收心法。孟子一再强调“求放心”。苏东坡闭气法、唐代柳宗元等所谓服气法,都是在定静中下功夫。苏东坡为了收心入静教人数息, 数至数千,气息微微若有若无,方得静中之兴趣。我幼年****静坐有咒语,假神仙以正人心, 普照老人告我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都是以一念代万念,精神集中,排除杂念之方法(图 2)。图2 静坐功有意守之说。有的说守上丹田,两眉中间,谓之玄关,也叫天心。有的说守中丹田,脐下一寸三分或三寸,有的说守肚脐,谓之空窍,也叫祖窍。有的说守外景,也有的说守涌泉或会阴,名之为下丹田。其实,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守什么都可以,这都是一种设想、止观、收心入静的方法,其归根是一,其终结是无,了解为空。儒家谓之至善,各是其是则可,是己非人则非。日月通明日月通明就是干洗脸之动作,历代儒医讲养生之术者都重视干擦脸这个环节。因为“三阳荣于面”医家详言之。如足阳明胃经之脉络起自承泣穴, 转而上升至额角上之头维, 下经颊车、地仓, 伸入胸腹, 布满面部。而手阳明大肠经之脉, 由食指尖端之商阳穴, 循两臂走向肩部, 伸入面部鼻两翼旁之迎香穴。手太阳小肠经由小手指尖端之少泽穴起, 沿臂至肩胛, 历肩贞、秉风、曲垣, 入颈部天窗、天容, 绕面部颧骨至耳屏之听宫。手少阳三焦经之脉, 起于无名指尖端关冲穴, 沿臂走向头部, 历阳池、外关、循支沟、四渎出天井, 入清冷渊、天牖转耳后翳风、瘈脉至耳尖处之角孙、耳屏前之耳门、和髎,入眉梢处凹陷中之丝竹空。足少阳胆经之脉, 起于面部目外眦之瞳子髎穴, 上行入额角, 转至耳后。足太阳膀胱之脉,起于

马礼堂养生气功-坐功技巧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0012230
  • 文件大小456 KB
  • 时间2017-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