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公共基础知识[].doc


文档分类:资格/认证考试 | 页数:约4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c) A. 各种实物的总和 B. 物质和精神的统一 C. 多样性的物质统一 D. 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2.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 c) A. 运动的绝对性 B. 存在性 C. 客观实在性 D. 实物性 3. 列宁对辨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a) 界定的 A.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B. 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C.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D. 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4.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b) A. 存在性 B. 物质性 C. 意识性 D. 真理性 5. 设想脱离物质的运动必然导致( a) A. 唯心主义 B. 二元论 C. 辨证唯物主义 D.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6. 相对主义运动观认为(d) A. 静止是运动的相对状态 B. 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C. 运动的形式是多样的 D. 只存在绝对运动而无静止 7. 人类最终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根本标志是(d) A. 抽象思维 B. 直立行走 C. 手工分工 D. 制造劳动工具 8. 物质从一般反映特性到人类意识产生所经历的三个决定性环节是(d) A. 概念、判断、推理 B. 实践、感性认识、理性认识 C. 客体、主体、客体 D. 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类的意识 9.“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了的物质的东西”这个观点是( d) 观点。 A. 主观唯心主义 B. 客观唯心主义 C.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 辨证唯物主义 10. “静者,动之静也”的观点是(d)。 A. 否认静止的相对性 B. 否认运动的绝对性 C. 认为静止是不存在的 D. 认为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 1 、哲学、世界观、方法论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 、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两个层次。第一方面,是关于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 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依据。第二方面, 是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 即人的意识能否认识和反映物质世界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识和不可知论的根本依据。在哲学基本问题之后, 还有一个世界处于什么状态的问题, 并由此产生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对立。 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自然科学: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阶级基础: 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社会科学: 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它的实践性, 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5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一)物质观的发展主观唯心主义: “存在就是被感知”。客观唯心主义: “理”、“理念”、“绝对观念”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物质为一种或几种常见的具体形态。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物质是物质结构的某一层次或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旧唯物主义无法对意识现象及社会历史的本质, 做出唯物的科学解释,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形而上学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恩格斯:“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 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 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 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6 、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物质自身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运动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物质运动可分为五种基本形式: 即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各种物质运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低级运动形式是高级运动形式的基础、高级运动形式是从低级运动形式发展而来的; 高级运动包含低级运动形式;各种运动形式同时并存、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运动是无条件的和绝对的。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物质运动具有其自身的规律性。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自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具有如下共同点:规律具有稳定性; 规律具有普遍性;规律具有可重复性。 7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是对无限多样和永恒运动着的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 是对整个世界的普遍本质和共同基础的科学反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也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8 、意识的起源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无机物的反映特性进化为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进化为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动物心理进化为人的意识。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劳动促进了人脑,促进了语言的产生, 促进了意识的形成。 9 、意识的本质从本

公共基础知识[]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ianjian401
  • 文件大小207 KB
  • 时间2017-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