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徐志摩的康桥情结——《研究性学习》.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1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徐志摩的康桥情结——《研究性学****一、徐志摩和他生命中的康桥 1920 年9月 24 日,徐志摩带着***与梦想登上了赴英的航船,漂洋过海去寻求自己的信仰。罗素的诱惑,使他大胆地也是自然而地迈出了到英国求学的脚步,此后的人生便骤然耳目一新。 1922 年,一心要见罗素的徐志摩到了伦敦才知道事情发生了变化。罗素 19l6 年被剑桥大学除名。于是,他便进入了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还是学****政治学。后经英国著名作家狄更生介绍,以“特别生”的身份进入康桥(剑桥)大学。进人康桥大学以后,徐志摩被熏陶成为一名彻底的浪漫主义诗人。康桥有其严谨的学风与校风, 但徐志摩所受到的熏陶却是浪漫主义的。也许是因为他是“特别生”, 没有任何压力, 康桥就成了他自由的天地一“散步划船,骑自行车,抽烟,闲谈,吃五点钟茶牛油烤饼,看闲书。”徐志摩在康桥创作的新诗大部分收人《志摩的诗》这部集子。有关康桥的诗文有《康桥西野暮色》、〈康河晚照即景〉、《康桥再会吧》、《云游》, 等等。当然, 最著名的要数《再别康桥》了。这首诗感情真挚,艺术感染力极强。但据各种资料证实,徐志摩重回康桥是 192 8 年8 月,这首诗写于 1928 年 11月6 日。按伦敦的季节,这个时候已是秋季了,而并不是诗中所写的春夏之交的康桥。徐志摩也曾说过:“尤其是它那四五月间最渐缓最艳丽的黄昏,那才是寸寸黄金。”原来诗人心中最难忘的, 正是这春夏之交的康桥。也就是说, 诗人触景伤情, 很自然地回忆起昔日的时光,可谓“往事历历在心头”。诗中的康桥,是他梦想破灭的愁情, 是他对现实失望的暗淡心绪,也是他心中一直眷恋和思念的精神故乡。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他对康桥产生了如此强烈的情感呢?我们将在第二部分作详细的分析。二、徐志摩康桥情结形成的原因胡适在说到徐志摩时, 提到“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的信仰’, 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 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现实的历史”。也可以说, 这“单纯的信仰”是他人生的处世哲学, 投奔罗素是为此, 不顾一切地追求林徽因也是为此, 对康桥的深情眷恋更是由此而展开的。在徐志摩的康桥生活中,朋友的交往占了很重要的位置。我们知道,志摩到伦敦,是为了师从罗素。他在美国读书时,便看过罗素的著作。所以罗素对徐志摩的影响是很深的。进人剑桥大学后,很快就得到了罗素的消息和地址。待罗素回英后,志摩如愿以偿地见到了罗素。此后常常来往于剑桥与伦敦之间,亲聆罗素的教诲,并参加罗素倡导的各种活动。如果说是罗素给了他敏锐的社会意识,曼殊斐儿给他的,则是纯正的艺术感觉。 1922 年7 月,徐志摩去拜访了英国著名女作家曼殊斐儿。他们谈文学, 谈生活, 谈社会, 谈人生, 也谈政治。但曼殊斐儿希望徐志摩“不进政治”, 因为“现代政治的世界, 不论哪一国, 只是一乱堆的残暴和罪恶”。而这时的徐志摩, 对政界已毫无兴趣。很多人将徐志摩爱上林徽因作为他在伦敦康桥发生人生转折的最重要的原因, 但事实上, 这次转折是多方合力的结果。其中,林长民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最初, 徐志摩在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但那里的学****生活让他感到厌倦。他与林长民的倾心交谈, 大多是在谈“文艺”, 林长民看出徐志摩的才气, 认为他不宜在伦敦大学的政治经济学院,而更应当到和他性情十分相宜的剑桥大学去读书。于是,他才有意介绍徐志摩与著名作家狄更生认识,并请其帮忙联系。徐志摩才得以进人剑桥大学。他一生发生的重大转折,由此开始了。进入剑桥后,徐志摩更是如鱼得水,不仅和狄更生关系甚好,而且还朋友满剑桥,特别在王家学院, 成为相当有名气的人物。而这些朋友和英国社会名流, 对徐志摩产生了巨大的、积极的影响。徐志摩的情感变化,尤其是对林徽因的恋情使他对康桥的感情更有了不同于一般的丰富内涵。早在出国以前,徐的父母包办了他与张幼仪的婚姻。但是张幼仪虽出身书香门第,却是典型的旧式女子。 1921 年底,她抵达伦敦与徐志摩团聚。第二年,两人离婚。虽然我们说徐志摩与张幼仪的离婚是必然的, 是由两人不同的性格、兴趣、思想决定的, 但有一个人的出现则大大加速了这种必然。她就是林徽因。徐志摩初识林徽因,“她那纤细的美丽, 立即吸引了他的注意。她的艺术气质跟她父亲一模一样, 她的活泼, 她的敏锐的洞察力, 她的文学爱好, 都使徐志摩倾倒”。林徽因, 原名林徽音。 1904 年出生于福建的“一个官僚知识分子家庭”, 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在专业(建筑)之外,文学、戏剧、绘画、音乐等方面均有很高造诣。 1931 年 11月 19 日,徐志摩飞机失事后,林微因发表了一篇题为《悼志摩》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 林自称是比徐志摩“年轻许多的一个小朋友”。事实

徐志摩的康桥情结——《研究性学习》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ugusiyu
  • 文件大小55 KB
  • 时间2017-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