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析制约村民政治参与积极性的因素与对策.doc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析制约村民政治参与积极性的因素与对策.doc浅析制约村民政治参与积极性的因素与对策[ 摘要] 管理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之一,村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高制约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农村经济发展的滞后、农业生产方式落后、传统政治文化观念的影响、村民缺乏规范的利益表达机制及一些村干部公仆意识淡薄是制约村民政治参与的主要原因。要提高村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 应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村民参政水平、大力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与进步、疏通村民利益表达渠道和加强基层政权依法行政。[ 关键词] 村民:政治参与积极性:因素:对策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并将管理民主确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之一。胡***同志在去年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强调指出:“要扩大农村基层民主, 搞好村民自治, 健全村务公开制度, 开展普法教育, 确保广大农民群众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 村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直接关系到我国基层农村民主建设的发展, 关系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是衡量村民自治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一、村民政治参与积极性缺乏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村民自治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村出现的新的政治形式,它经历了一个自发兴起到国家立法推行的过程。 1982 年我国宪法将村民自治作为制度正式确立, 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1998 年 11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重新修订了 1988 年以来推广试行的村民自治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标志着村民自治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扩大农村基层民主, 实行村民自治, 大大激发了广大农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责任感, 掀开了我国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新篇章。村民自治的实质是还政于民, 使农民能够切实体会到当家作主的宪法精神。因此,政治参与是村民自治的应有之意。而村民政治参与积极性是村民的自觉能动性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的外在表现, 它实质上反映了村民对社会公共事务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村民政治参与积极性表现为村民关心集体公共事务的热情, 以及参与管理集体公共事务的能力、潜力的发挥程度。亨廷顿在其政治学名著《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指出: “在现代化国家, 政治参与扩大的一个主要转折点就是农村民众开始介入国家政治。”然而, 从我国当前村民自治的实践不难看出, 农民对国家和社会事务参与程度较低、参与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普遍性不高。具体表现在: 真正处于自主意识自愿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村民所占的比例仍然不高, 有相当数量村民的参与行为具有盲目的从众性,村民普遍缺乏政治主体意识, 认识不清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也不知道如何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甚至认为“政治是少数大人物的事情, 与我无关”等等。村民参与民主选举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相比, 发展极不平衡。据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显示,全国农村居民的平均参选率在 80 %以上,有的地方高达 90 %以上,自 1988 年6月1 日我国颁布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至今,全国 27 个省、 万个村委会普遍完成了五至六届换届选举。相比民主选举而言,村民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制度化、法律化和规范化程度相对薄弱, 还未得到很好

浅析制约村民政治参与积极性的因素与对策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072510724
  • 文件大小99 KB
  • 时间2017-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