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参考科技论文格式样本.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原子核和强相互作用物质的相变张三,李四(河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 天津 300130 ) 摘要: 简要回顾原子核和强相互作用物质的相结构及相变研究的现状。说明原子核和强相互作用物质的相结构和相变的研究是原子核物理、粒子物理、天体物理、宇宙学和统计物理等领域共同关心重要前沿领域,到目前为止已取得重大进展,但无论是具体实际问题还是研究方法等方面都需要系统深入的研究。关键词: 原子核物理;强相互作用物质;相与相变 1 引言 100 年前, 爱因斯坦通过分析充满空腔的辐射系统的熵与充满空腔的气体系统的熵, 提出电磁辐射由光量子组成[1,2] ,从而建立了光子的概念,吹响了引导人们探索微观世界的冲锋号。进一步的深入研究表明,组成物质世界的粒子可以分为强子和轻子两类,粒子间相互作用可分为引力作用、电磁作用、弱作用和强作用 4 类。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或具有强相互作用的系统统称为强相互作用物质(包括强子物质、夸克物质等)及其特殊形式——原子核(由有限个强子组成的系统),对原子核和强相互作用系统的相结构及相变的研究,对于认识强相互作用系统的相结构、相变,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至关重要,并且可能是有限系统的统计物理的检验平台。因此,近年来关于原子核和强相互作用系统的相变的研究不仅是原子核物理、天体物理、宇宙学及粒子物理等领域研究的重要前沿课题,还引起了有限量子多体系统领域和统计物理学界的极大关注。本文简要介绍原子核及强相互作用系统的相及相变研究的现状。 2 原子核的相及相变 原子核的单粒子运动与集体运动原子核是有限数目的强子组成的束缚系统,其中的核子(质子和中子)具有单粒子运动,并建立壳模型成功的描述原子核的相应性质。实验上对原子核的能谱和电磁跃迁等的研究表明,原子核还具有整体运动,并建立了原子核具有形状和振动、转动等集体运动模式的概念。人们通常利用将核半径按球谐函数展开来描述原子核的形状, 并将相应的形变称为极形变( 如图 1 所示)。已经观测到和已经预言的原子核形状多种多样[3,4] ,比较重要的是四极形变,实验上已经观测到的最高极形变是 16 极形变[3,4] 。按照壳模型和集体模型的观点, 幻数核多为球形, 而偏离满壳的核形变则为形变核,形变核可以细分为长椭球形、扁椭球形、三轴不对称形、梨形、香蕉形、纺锤形等。这里是个图。注意:一个图必须在一页上画,不能分在两页上! 图1 原子核的极形变的形状示意图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在较高激发能和较高角动量情况下,原子核的集体能谱消失,即出现带终结现象[5] ,这表明发生了由集体运动到单粒子运动的相变。 原子核的形状相变四号宋体加粗五号宋体五号宋体五号仿宋加粗五号仿宋五号仿宋五号仿宋加粗五号宋体加粗(下同) 五号宋体(下同) 五号宋体( 下同) 若有图,应写这样的说明图题, 小五宋体加粗(下同) 参考文献的标注(下同) 注意页边距: 上、下各为 2 .54 厘米左边 厘米右边 厘米 2 原子核形状的研究一直是原子核结构理论中一个重要的问题,这是因为原子核形状与原子核组成成分及其两种运动形式-- 集体运动和单粒子运动、中子质子比、角动量、激发态能量和核环境的温度等都密切相关。例如,集体模型中计算单粒子运动时常用的变形平均势就和核形状有关,不同形状原子核的集体运动模式各不相同[6]; 同时原子核的形状由所有核子的空间分布决定, 而且随集体运动模式的不同而变化[7]。另一方面, 原子核的形状和一定的动力学对称性相联系[4], 核形状变化与原子核的动力学对称性的破缺相联系。原子核的形状发生变化表明其状态和性质发生了变化,即发生了相变。因此,原子核的形状相结构和相变的研究是原子核结构研究的重要内容。由于形状共存可能是单粒子运动和集体运动较强耦合的结果[7] ,因此形状共存也是核形状研究中关注的焦点[8]。早期对于原子核形状相变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一系列同位素或同中子素的基态[4,9] ,基态核的形状相变普遍存在于各个质量区[3], 近年来关于临界状态对称性和三相点的研究[10-16] 以及对超重核的形变和形状共存的研究[17] ,极大地丰富了基态和形状相变的研究内容。另一方面,由于实验上 g- 射线探测器阵列技术的进步,使得我们不仅可以对原子核基态的形状进行研究,而且可以对激发态、尤其是高自旋态的核形状进行研究。激发态核的形变则更富含物理内容, 如超形变带、回弯现象、同核异能态等都和形变直接相关; 2003 年观测到的沿 Yrast 带出现的集体振动模式到定轴转动模式的变化表明低激发态中可能存在转动(或角动量)驱动的由球形(振动)到长椭球形(定轴转动)的形状相变[18]。对原子核基态形状的研究通常采用的理论模型有集体模型[6]、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IBM) [4]、 HFB 方法[1

参考科技论文格式样本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phljianjian
  • 文件大小170 KB
  • 时间2017-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