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谈关于大学生参与网络舆论的几组关系及思考.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谈关于大学生参与网络舆论的几组关系及思考.doc浅谈关于大学生参与网络舆论的几组关系及思考一、引言近年来, 网络信息技术迅猛发展。随之而来的是信息爆炸与言论的极大自由传播。大学生作为青年主力军, 网络参与度也是居高不下。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发布的第 38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16 年6月, 中国网民规模达 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 % ,大学生本科占比 % 。典型社交应用使用率上看, 微信朋友圈达到 % , QQ 空间达到 % , 微博达到 34% ,这些常用软件是大学生参与网络舆论的主要途径。因此,大学生与网络舆论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寻求矛盾突破点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将从网络舆论与大学生主观能力、大学生综合文化素养这两对关系出发, 寻求矛盾突破点, 探讨大学生应如何正确看待网络舆论的问题。二、网络舆论与大学生主观能力关系的探究网络舆论是依托于网络平台, 各抒己见形成的一种现象。需要参与话题讨论、发表自由言论。因此参与过程中需要参与人对事物的主观认知判断与积极思考。但是舆论形成过程中本身伴随着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是指个体在群体的压力影响, 放弃自己的意见或违背自己的观点, 使自己的言论、行为与群体保持一致的现象。从众心理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大学生的认知, 使认知失调, 容易出现舆论一边倒的倾向。例如微博中出现的“水军”, 就是抓住了大众的从众心理, 从而达到炒作、引导舆论的作用。 2015 年,青少年微博用户已达 5200 万,且处于全天活跃状态,大学生占据主力位置。因此,就如何减少从众心理的影响,引导大学生正确参与网络舆论,培养大学生的主观能力至关重要。从德国学者诺依曼提出的“沉默的螺旋”效应角度分析。观点少数派容易沉默, 从而造成双方观点实力悬殊, 差异逐渐拉大。网络平台的公开性, 大学生在参与话题讨论时, 比较在意其观点是否被认可。这些都会使舆论出现一边倒倾向。在话题参与中, 大学生的主观能力很容易受到影响、动摇。因此大学生的主观能力培养对于参与网络至关重要。主观能力培养要从明辨是非能力、信念、判断能力等多方面展开。通过主见的提高,大学生在参与网络话题中能够增强判别能力, 对事物持有自己的观点, 从而达到各抒己见效果, 而非仅仅单一舆论, 缺乏观点的辩证性、独到性。大学生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培养主见。通过案例分析、观点辩论、参与实践等多种方式, 逐渐提高认知能力, 有意识地对事物形成自我认知,而非一味从众。三、网络舆论与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关系网络具有事件放大的属性。由于一些因素, 生活中的一件小事都可能被无限放大。区别于传统的传播媒介, 现代化的传播伴随着诸多问题, 那么参与网络话题讨论的人群的文化素养对于舆论导向的形成起了重要影响。由于参与的人群不同, 网络平台的氛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例如微博热点侧重于新鲜事、娱乐八卦; 经济论坛侧重经济问题的研究讨论。参与人群的文化素养、理智思维的不同, 致使两者平台形成的言论导向截然不同。大学生在参与网络舆论中, 其自身的知识水平、三观

浅谈关于大学生参与网络舆论的几组关系及思考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hangjinlai
  • 文件大小99 KB
  • 时间2017-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