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谈马克思与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比较.doc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谈马克思与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比较.doc浅谈马克思与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比较全面考察分析马克思和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 在比较批判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宏观经济理论, 对中国经济运行和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一、马克思的宏观经济理论马克思以劳动价值论、剩余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 创建了完整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学说, 确立了较为系统和完善的宏观经济理论。该理论主要包括宏观经济运行、宏观经济平衡和宏观经济调控等内容, 蕴含总量平衡、结构平衡和结构优化的思想马克思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考察, 抽象化为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问题, 其核心就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资本主义的社会总产品, 在价值上,由不变资本(c) 、可变资本(v) 和剩余价值(m) 三部分组成; 在实物形态上,由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种不同经济用途的产品组成; 与此相适应,社会生产也分为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消费资料的生产。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是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前提和基础, 是宏观经济顺畅运行的根本和关键。只有当社会总产品的价值组成部分和物质构成在保持一定比例的条件下, 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才能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在实物上得到替换,整个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即整个宏观经济的运行才能顺畅, 社会资源才能实现合理配置。马克思在分析社会再生产时, 不仅研究了生产需求即投资需求, 也强调了消费需求在社会再生产中的重要性。马克思指出,“在简单再生产的前提下, 每年生产的消费资料的总价值, 等于年价值产品, 即等于社会劳动在当年生产的全部价值。其所以如此,因为在简单再生产中,这全部价值将被消费掉。”在社会再生产即社会总需求中不能忽视消费需求。总的来说, 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从总供给和总需求两端研究了宏观经济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理论是一种增长理论, 蕴含结构优化的思想。在扩大的社会再生产中, 马克思明确指出积累的源泉来自于剩余价值, 并且必须转化为一定的可追加的不变资本和可追加的可变资本,才有可能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大,从而在社会范围内实现宏观经济总量的增加即经济增长。马克思还论证了, 在相同的价值总量下, 两大部类中不变资本 C、可变资本 V 和剩余价值 M 三者之间分别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 可以由简单再生产实现扩大再生产。换句话说, 通过要素重新配置, 进行结构优化, 也能够实现经济总量增长。二、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 1936 年,凯恩斯的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出版, 标志着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创立。在该书中, 凯恩斯抛弃了供给自动创造需求的“萨伊定律”, 将经济系统行为视为一个整体, 包括总收入、总利润、总产出、总投资和总储蓄等, 对其进行了宏观经济总量分析。在政策上, 凯恩斯认为要实现充分就业, 政府就必须抛弃放任自流的传统政策, 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对经济进行干预。由于凯恩斯在经济理论、分析方法和经济政策三个方面对西方传统经济学进行了彻底的变革, 因此, 在西方经济学说史上被称为“凯恩斯革命”。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最大特点是把分析宏观经济平衡的重心放在需求上, 政府干预经济的重心在于需求管理。有效需求原理是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实质性内容。凯恩斯认为, 一国国民收入取决于有效需求,即商品的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均衡状态时的总需求。有效需求在内容上包括对消费品的需求和对投资品的需求, 在数量上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规律、资

浅谈马克思与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比较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072510724
  • 文件大小104 KB
  • 时间2017-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