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建国60年为例_分布格局.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建国60年为例_分布格局.doc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建国 60 年为例_ 分布格局论文导读:: 中国的区域发展模式的演进是中央政府政策、各地区位优势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催化的结果。新中国成立 60 多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的演化: “点状”分布格局——沿海“带状”分布格局——“弓”状分布格局——“井”状分布格局——“棋盘”状分布格局。论文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分布格局一、引言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它是区域区位优势、人文环境、资源储存、人力资源开发、政府行政推动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在世界范围内, 一个国家无论哪个政党执政、实行什么样的政治体制、运用什么样的行政管理模式, 国家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尤其是在我国这样一个政府主导一切的国家里, 政府的作用尤为突出, 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同时期中央政府基于不同的发展目的,给予不同地区不同的发展政策,因此出现了不同的发展模式。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短短的 60 多年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经历了多个形式的演进, 在参考其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 本文从时间纵向的角度概括了中国区域发展模式的演进方式: “点状”分布格局——沿海“带状”分布格局——“弓”状分布格局——“井”状分布格局——“棋盘”状分布格局。二、发展模式概况(一)点状分布格局从“一五计划”到“三线建设”期间,中国的发展重点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数个大城市,如东北地区的沈阳、长春、哈尔滨,中部地区的唐山、太原、洛阳、武汉, 西部地区的兰州、西安等大中城市。这段时期分布格局,中央政府主要从行政化的角度去考察中国工业化布局,使中国区域发展格局呈现出若干个大城市异常发达(相对于当时中国其他非工业化地区) ,而其他非“一五计划”支持的地区异常贫困的区域发展局面。此时的中国区域发展格局呈现出典型的非均匀的点状分布状态。从“三线建设”到改革开放, 中国的区域发展格局依然没有摆脱非均匀的点状发展格局, 但点状的区位却有了变化: 通过三线建设使整个西南地区成为中国重工业集中地之一, 重庆、成都等西南部城市成为国家发展的重点。总之,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发展重点集中在一些重工业城市,中国的区域发展格局是典型的点状分布图。(二)带状分布格局改革开放后,中央政府的区域发展政策逐步从政治导向转为经济效益导向,发展的重点也逐渐从内地转向沿海。这一时期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利用中央所出台的一系列的政策优势和所处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使东部沿海地区成为中国最活跃的经济地带。从北到南依次出现大连、青岛、烟台、连云港、上海、宁波、温州、厦门、深圳、珠洲等沿海经济发达城市,这些大城市连结起来像一条玉带镶嵌在东部沿海,成为中国最为活跃、经济实力最强的发展区域。(三)弓状分布格局 1985 年, 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四市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率先成立了长江沿岸中心城市发展协调会, 由此国家拉开了长江经济开发的序幕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长江作为我国航运的“黄金水道”, 以及南京、武汉、重庆等大型工业城市的存在, 使得开发长江流域成为国家重点考虑的战略问题,也使得长江流域成为沿海开发后的第二个国家重点发展区域。从 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开始,国家在实施“沿海发展”和“沿江发展”战略的同时,又重点实施了“京广线开发”。“京广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建国60年为例_分布格局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hangjinlai
  • 文件大小101 KB
  • 时间2017-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