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古代皇室财政制度的沿革:轨迹、规律与启示—基于公权私有化的分析视角朱云飞.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国古代皇室财政制度的沿革:轨迹、规律与启示—基于公权私有化的分析视角朱云飞.doc中国古代皇室财政制度的沿革:轨迹、规律与启示—基于公权私有化的分析视角朱云飞论文导读:: 中国封建时代一直存在皇室财政和政府财政两大平行的财政收支系统。皇室财政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 也是以皇权追求财权的重要手段, 历代皇室财政的变迁突出体现了皇权这一最大化私权的无约束扩张。我国当前的“小金库”现象与皇室私财有着社会制度的本质区别,但同样源于一个体制缺憾,即国家机构中“私权”的存在与扩展,这种私权以国家公权力为依托, 并且未受到制度的有效规避。从源头上铲除小金库滋生的土壤, 需要建立制度化的财权关系、深化财税收支体制改革和完善全方位监督体系, 以规范公权力的行为边界遏制部门私权的形成。论文关键词:皇室财政,国家财政,小金库,公权私有化在我国封建时代, 皇帝与政府、皇帝专制与封建统治并非简单的同义语, 因为尽管“皇帝是国家的唯一领袖,而实际政权则不在皇室而在政府”(钱穆, 2001 年) 。事实上,自秦代起,下逮晚清,在帝制中国的政治体系中,始终存在着皇室和政府两个相对独立的主体, 作为国家统治经济基础的财政也存在两种类似的运行模式,即“私奉养”的皇室财政系统和“公赋税”的政府财政系统。从历史沿革看, 我国皇室财政与国家财政制度的关系大致经历了一个从明确分野( 秦汉) 到分合离聚、通融互用( 隋唐宋明), 再到重建制度性划分( 清代) 的循环过程。一、历代皇室财政制度的沿革轨迹(一)秦汉时期:国家财政与皇室财政明确分野,两者各有收入来源、支出用途、分置机构和属官管理。秦汉时期,国家财政与皇室财政正式成为两种相对独立的收支系统。国家财政由治粟内史(汉称大司农)管理,主要收入为田赋、徭役、口赋(汉为算赋) 、官田屯田和均输平准收入; 主要支出为官吏俸禄、军事及各类经济社会性支出。皇室财政由少府和水衡都尉[①] 管理, 主要收入为山泽税[②]、关市税、口赋( 汉代)、户赋和贡纳酎金[③]; 主要支出为皇室日常所需及赏赐费用。两者的具体构成时有变动, 如汉武帝将原属皇室的盐铁税改为专卖, 归国家所有;东汉灵帝将原属国家财政的赀选卖爵收入归于皇室。总体看,两者规模相当、斐然可观, 汉元帝时都内钱( 大司农掌管) 四十万万, 水衡钱二十五万万, 少府钱十八万万, (《汉书》· 《王嘉传》)水衡钱和少府钱同属皇帝私产,其总额比国库的钱还多。东汉建立后, 为恢复战乱后的国家经济, 将皇室财政交于大司农管理, 少府逐渐成为单纯的宫廷事务性机构,水衡也随之取消,皇室财政在制度上一度不复存在。(二) 隋唐时期: 国家财政与皇室财政分合离聚毕业论文 ppt , 国家资财时常纳入皇室内库,公私收入不分互相干扰。隋唐时期主要的政府财政机构为户部, 此外司农寺、太府寺分别执掌粮谷和钱帛收支; 国库有左藏、右藏和太仓, 分别纳贮钱币布帛、金玉宝货和粮食。皇室管理机构为殿中省(隋为殿内省)和内侍省,皇室仓库为大盈库和琼林库,前者主贮钱帛,后者主贮宝货。唐初, 天下财赋统归户部掌管, 所有公私收支皆仰于左藏库。玄宗时设立大盈库, 凡租庸正额纳入国库外, 其它杂项收入归大盈库以供私用, 但皇室日常支出仍由国家财政支付, 大盈库实际是截取了部分国库收入。安史之乱后,由于京师豪将任意侵吞国库财物,为直接控制财权, 皇帝将国家租赋都收贮于大盈库, 由宦官负责管理, 自此皇室私财与国家公财不分,

中国古代皇室财政制度的沿革:轨迹、规律与启示—基于公权私有化的分析视角朱云飞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hangjinlai
  • 文件大小114 KB
  • 时间2017-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