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后现代音乐的自主性_自组织.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国后现代音乐的自主性_自组织.doc中国后现代音乐的自主性_ 自组织论文摘要: 改革开放之后才出现的中国后现代音乐, 其自主性表现在: 与西方平等对话; 传统音乐要素占主导地位; 同时, 中国后现代音乐作为一种自组织, 具有科学意义上的自主性。论文关键词:中国后现代音乐, 自主性, 自组织一、中国后现代音乐状况国内学者对“中国后现代音乐”这一概念一般持谨慎态度, 而代之以“新潮音乐”,“后新潮音乐”,“先锋派音乐”,“中国新音乐”,或“新时期中国现代音乐”等。宋瑾先生认为: “在专业音乐领域, 即便是新潮音乐, 也极少有纯粹后现代主义的作品; 即便有, 也多半是与现代主义混杂在一起的东西。后现代主义因素比较典型的,要数谭盾的后期创作。”其实,早在 1997 年, 国内音乐学界就已达成一项“共识”:“‘后现代’已在我国登陆并产生影响,如‘文化工业’、‘后新潮’现象及思维观念等等”。本文较为赞成国内学者的这项“共识”。“后现代主义”反对“宏大叙事”、“一元叙事”,比如约翰· 凯奇( JohnCage )著名的后现代音乐《 4' 33 "》甚至要解构传统音乐的本质话语。而“后现代音乐”更注重“通俗性”、“平面无深度”、“多元性”、“游戏性”、“不确定性”、“反传统”、“工业复制”、“移植”、“拼贴”和“商品消费”等, 而这些都与“严肃音乐”格格不入。如《4' 33"》、谭盾的《十九种语言 Fuck 的纪念碑》等也无法用“专业音乐”这样的概念来概括或解读。一般认为,中国后现代音乐是从改革开放之后才开始在大陆出现的。它的出现不是偶然的, 而是与当时国内外的政治经济环境、各种文化思潮、前沿科学理论、文艺理论和之前的现代主义音乐积淀分不开的, 是全球的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的交互式深层作用的产物。“文革”过后, 随着思想大解放, 摇滚这种中国后现代音乐一经面世便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劲的影响力。《乐记》云: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也就是说,音乐是人心自然而然的流露, 是不可扼制的人性需求。一旦人们从经济的贫困、政治的桎梏和文化娱乐的饥渴中解放出来,对音乐的需求就会显得迫切而旺盛。摇滚乐甚至一度成为国内音乐界的“主流”,拥有广泛的受众群体。正如梁茂春教授所言: “八十年代以后,中国通俗音乐在新的形势下获得了空前蓬勃的发展, 并已曲折地经历了十余年的发展过程, 但理论上的探讨和争论都不如它本身在音乐舞台上发展得那么红火。”令人诧异的是, 直到今天, 引领舞台主流的也并非“专业音乐”、“严肃音乐”,而是通俗音乐。这绝非简单的“曲高和寡”的问题,而是一个时代性问题,它与后现代主义的“反权威”、“反传统”、“反深度模式”、“反逻各斯中心主义”紧密关联。这一时期, “专业音乐”领域也出现了一批青年作曲家,他们大都是“文革”后成长起来的一辈,在他们的作品中, “各式各样的和声语言被借鉴了,音色音乐、偶然音乐、整体序列音乐……都被引进、采用了。作品音调之怪异、音响之尖锐、节奏之复杂、章法之越轨, 都是中国音乐创作中从未见过的。”如谭盾的弦乐四重奏《风·雅·颂》, 何训田的弦乐四重奏《两个时辰》, 罗忠镕的《第二弦乐四重奏》, 赵晓生的钢琴曲《太极》等等。随着中国在全球化经济中的步伐加快, 各种类型的后现代音乐都能在中国大地找到合适的温床, 如偶然音乐、概念音乐、环境音乐、行为主义音乐、无机拼贴的音乐、广场音乐、

中国后现代音乐的自主性_自组织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hangjinlai
  • 文件大小100 KB
  • 时间2017-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