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近代金融学教育考探-_金融论文.doc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国近代金融学教育考探-_金融论文.doc中国近代金融学教育考探*_ 金融论文论文导读:: 金融学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金融思想启蒙运动的重要制度基础。清朝末年以至民国后期的新式学制沿革为金融学教育提供了基本的平台, 金融学在课程设置、学生数量等方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与此同时, 教会学校和海外留学对近代金融学教育产生的影响至关重要, 形成了现代金融概念的框架, 引入了现代金融学研究的范式和方法,成为民国金融思想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来源。论文关键词:近代,金融学,教育一种思想的发端,主要是由当时社会条件下的物质基础所决定,并且往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偶然性。然而一种思想的发展和演进, 则需要更多的外在条件来支持, 比如教育制度和文化环境。这些领域的支持活动, 通常称之为“思想启蒙”。民国时期, 社会工商诸界对于新式金融理念和人才的需要越来越旺盛, 同时国内教育体制受到西方影响进行了大范围的改革, 各方力量促成先进的西方金融思想在全国迅速普及, 进而又推动国人创办新式金融的浪潮。金融学教育、金融思想的传播以及金融业的繁荣,共同演绎了民国时期的“金融思想启蒙运动”。这次“金融思想启蒙”自清末开始,贯穿民国始终。以今天的视角看去,这场轰轰烈烈的启蒙运动可能远未结束: 社会主义中国在建设现代金融的过程中, 仍然走着一条不断借鉴西方金融思想的道路, 无论普通百姓还是金融从业人员都比较缺乏现代金融意识, 建立现代意义上的金融体系任重而道远。以史为鉴, 探寻百年前金融思想产生、传播和发展的历程将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思想扩散(包括演进和传播)需要必要的制度基础,教育是最重要的渠道之一。本文拟从金融学教育的内外部制度环境着手研讨证实: 民国时期金融学教育得到充分发展金融论文, 开设金融专业的的大学和金融专科学校由无到有, 由少到多, 与来自教会学校和留学教育的外界影响相互作用, 极大地推动了西方金融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和普及, 成为中国金融走向现代化道路的基础性因素。一、近代金融学教育的内部制度沿革(一)从“壬寅学制”到“癸卯学制” 1902 年8月, 张百熙主持拟定“壬寅学制”, 是中国第一次以政府名义颁布规定的完整学制, 共分五类: 京师大学堂章程、高等学堂章程、中学堂章程、小学堂章程、蒙养学堂章程。根据这一学制[[1]]551 ,大学分为七科:政治科、文学科,格致科、农业科、工艺科、商务科、医术科。其中的商务科分为六目:簿记学、产业制造学、商业语言学、商法学、商业史学、商业地理学。这是中国大学分科分系制度的开始。其中的簿记学, 已经涉及到银行帐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还规定:大学堂预备科分政艺两科****政科者卒业后升入政治、文学、商务分科,政科的第 12 门课程为理财学。大学堂的仕学馆第一学年到第三学年都要学****理财学》。每年的《理财学》内容不同,第一年为通论,第二年为国税、公产、理财学史,第三年则是银行、保险、统计学核心期刊目录。《钦定高等学堂章程》对政科和仕学馆也作了与大学堂政科同样规定。商务科专门教育和《理财学》课程教育的规定, 意味着中国政府在法规上已经初步确立了金融学教育的地位。 1904 年初,清政府又颁布经张之洞等人修订的《奏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 其中《奏定大学堂章程》规定将大学分为八科,即在原“壬寅学制”七科之外增设“经学科”。同时,将各科之下的“目”改为“门”

中国近代金融学教育考探-_金融论文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hangjinlai
  • 文件大小117 KB
  • 时间2017-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