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外精神资本研究的质性比较与价值考量_哲学论文.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外精神资本研究的质性比较与价值考量_哲学论文.doc中外精神资本研究的质性比较与价值考量_ 哲学论文论文导读: :精神资本的渊源和研究概述。中外精神资本研究的质性比较与价值考量。论文关键词:精神资本,质性比较价值考量一、精神资本的渊源和研究概述精神资本虽属当代社会科学的新概念,但在 100 年前的韦伯的著作中曾经论述过,只是在近几年才真正引起了中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目前,哈佛大学、牛津大学、马里兰大学、密西根大学、波士顿大学等 20 多所大学已开展了相关的研究。近年来,我国学者也展开了对精神资本的研究。在学术史上,最早使用“精神资本”是德国著名的历史学派创始人李斯特( List ) 。他在《美国政治经济学大纲》一书中第一次使用了“精神资本”一词。他在 1841 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一书中精神资本定义为个人所固有的或个人从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得来的精神力量和体力。(1) 经济学家西尼尔( Simior )在 1826 年在爱尔兰考察经济问题时提出决定国家财富的, 并不是土壤或气候的偶然性, 也不是生产的有形手段的现有财富, 而是这种无形资本---- 民众精神的普及程度。(2) 马克思虽然没有直接提出精神资本,但是从精神生产力的角度阐述了精神资本。他认为促使是社会发展是发展一切生产力, 即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3) 目前,笔者努力收集了有关精神资本研究的文献,并对此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从文献内容看哲学论文, 大体可以分成两派: 一派注重宗教资本; 另一派侧重广义的高尚精神追求所产生的资本。有宗教信仰的人注重人与神的联系程度。主要研究观点有: 一是把精神资本当作是一种特定的宗教文化,就是灵性资本;二是参与某宗教传统而产生的影响和力量,就是宗教仪式,宗教理念;三是与上帝联结而产生的影响和力量,就是宗教教义,宗教信仰。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往往认为精神资本是人对于高尚生活目标、或特定理想的追求程度, 以及对道德的持守。主要观点有: 一是把精神资本看作室精神实践所产生的力量。二是把精神资本看作是社会资本的一部分,组织所产生的影响和力量;三是把精神资本诠释为精神信念、知识和实践所产生的优势和力量。二、中外精神资本研究的质性比较“资本”的学术研究大致经历了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到“社会资本”,再到“精神资本”的演变和发展。精神资本的研究是从经济学领域开始的,在对物质资本反思的基础上进行的。由于中西方研究的视角不同、目的迥异,致使研究成果特色鲜明期刊网。 1 、研究的范式不同范式( paradigm ) 一词由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 库恩提出的, 是指常规科学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 是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从本质上讲, 范式是一种公认的模型或模式, 是一种对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本承诺,是科学家集体所共同接受的一组假说、理论、准则和方法的总和。西方学者研究精神资本主要采用人文主义范式。西方人文主义范式是以新康德主义、现象学、释义学等哲学思潮为理论基础, 把社会历史现象本质上看作是人的主体精神的外化, 是精神世界、价值世界。精神资本开拓者李斯特( List )提出的是相当宽泛的概念,它几乎囊括了人类所有精神活动, 不仅有人类对物质自然的认识和改造的内容, 还包括人类对社会的理解与建构, 认同宗教、制度、道德、文化、艺术等内容。早期的西方学者对精神资本的研究从宗教

中外精神资本研究的质性比较与价值考量_哲学论文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hangjinlai
  • 文件大小104 KB
  • 时间2017-03-1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