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当代建筑空间形态的视觉属性探究(共5583字).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当代建筑空间形态的视觉属性探究(共5583字).doc当代建筑空间形态的视觉属性探究(共 558 3字) 摘要: 随着信息媒介时代的到来与科学技术的发展, 建筑空间从传统形态中解放出来, 人们在使用功能与精神属性之外更加关注其视觉表象。本文从多元空间的复合化、褶皱空间的折叠化以及超验虚拟的现实化三方面对当代建筑空间形态的视觉属性进行分析, 以期为研究当代复杂建筑空间提供新的视角。关键词:当代建筑空间形态视觉属性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视觉与读图成为人们感知事物的主要方式, 科技的发展为当代建筑复杂空间形态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手段, 使之在功能属性的基础上为人们带来了梦幻般视觉感官的全新体验。一、建筑空间属性的新拓展空间是人类生活的场所, 是建筑的目的性所在。建筑空间有其自身固有的性质, 即使用的物质属性, 基于此, 建筑应提供满足使用需求的环境, 并具有牢固的支承体系、符合要求的通风采光。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 人们在建筑空间的物质属性基础上渐渐拓展了新的属性。最原始的建筑空间形成是以生存为目的, 人们筑起围墙、盖上屋顶, 建造供人们使用的房屋,空间由此产生,并具有了功能属性。随着阶级的产生有了民居与宫廷建筑之分,宗教更赋予教堂、神庙等建筑空间另一种属性, 即精神属性。现代主义建筑打破了空间的封闭与单一, 赋予空间一种交流与融合的感知属性。后现代主义建筑将目光停留在界面的装饰上, 波普艺术的盛行使空间界面及建筑表皮更具拼贴性与装饰性。解构主义将空间形态肢解, 逐渐开始注重其表象属性, 即视觉属性。但此时观者的视觉只停留在空间中的某一界面或装饰空间中的某一部件。当代建筑的空间冲破了垂直体系的束缚,强调不受限制与永远变化的特质, 在这样的空间中, 人的视点很难落于某处,空间的视觉属性被进一步拓展。二、空间视觉属性的形式表征丰富的空间层次、向外延伸的空间向度以及不断拓展的空间维度是当代建筑视觉属性的体现形式。多元空间复合化、褶皱空间折叠化、超验虚拟现实化这三种空间样态是空间视觉属性的主要形式表征。 1 .多元空间复合化当代建筑设计不再仅仅是单一空间或单一空间水平序向的排列组合, 开始强调“三向度”的复合空间, 即在水平与垂直的三维体系中穿插变化当代建筑空间形态的视觉属性研究形成连续的位移, 在整体空间中包含多个个体空间的复合空间形态。空间由界面限定而成, 相互接触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空间在打开相同或不同界面的同时, 在水平与垂直向度上进行交互式位移、扭转、拉扯、叠合, 从而形成多空间聚集与共融的关系, 由此产生复合空间。马岩松主持设计的鄂尔多斯博物馆充分演绎了多元空间的复合化。他设想了一个带有未来主义色彩的抽象壳体, [1] 在中厅处形成一个“通高空间”, 其内部又包含了多个“子空间”, 并由多个穿插其间的“桥”连通。从剖面分析图中可以看出建筑“子空间”与“通高空间”所形成的复合腔体的构成关系(图 1)。空间中由于腔体的结构模式打破了传统片状界面的围合模式, 使内部空间形态犹如雕塑一般展示出来, 形成了多个独立且流动的展览空间嵌套于“通高空间”的腔体空间形式。而“桥”能够使人进入到“子空间”的观赏平台中去, 人们会在“通高空间”的内部垂直向度上观赏建筑空间的整体。“桥”的出现同时也界定了“通高空间”内部的区域划分, 使“通高空间”的层次更加丰富。在“通高空间”的引导下, 人们将视线投入空中, 同时又将“通高空间”中的多种元素引入到各个“子空间”中的观赏平台, 由此在水平与垂直向度上使空间产生了巨大的张力与戏剧性, “通高空间”“子空间”与“桥”在建筑内部形成了自我的天地(图 2)。马岩松如此阐述他的设计:“我觉得它应该是一种场景, 应该是有空间体验的环境, 而不应该是一个馆, 馆是一个建筑体, 但实际上我感觉它更应该像园林一样, 是环境、景观、室内室外为一体的, 人在其中应该是一个体验, 是和空间的互动。”[2] 在博物馆中,参观者视点跟随着扭曲、倾斜、变幻莫测的复合空间中的引导不断位移, 使视线具有复杂的空间动势。在这种复杂动态空间中, 观者视点的流动性取代了静止性, 建筑空间的复杂性打破了对称性, 形体的均衡被彻底消解。 2 .褶皱空间折叠化建筑空间的视觉属性也体现在空间的层次与维度上, 褶皱空间的折叠化与叠合性特征常被建筑师用来增加空间层次的丰富性与复杂性, 它拓展了柔软、复杂、异质的建筑形式。建筑师格雷格?林恩( GregLynn ) 提出了一种新的组织策略, 用连续的、平滑的曲线来融合种种差异。而德勒兹( GillesLouisR éné Deleuze )的“褶子”则为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3] 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设计的香港理工大学***创新楼( JockeyClubInnovationTower )从外部形态到内部空间都充分展示了褶皱与折叠的创作手法,“以更具流动性

当代建筑空间形态的视觉属性探究(共5583字)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072510724
  • 文件大小62 KB
  • 时间2017-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