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当代文学方法论分析(共11364字).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2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当代文学方法论分析(共11364字).doc当代文学方法论分析(共 11364 字) 由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与研究对象的共时状态, 零距离带来了永不停息的活力, 也相应地带来了学科的学术难度和尴尬处境。曹文轩教授在其《 20 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一书的“代后记”《专业的难度》中说了四点理由, 即: 它的研究对象之不尽如人意; 本学科缺乏足够的学科尊严与自主权; 被研究的对象正处在运动状态之中; 它不可避免地陷于人际关系之中。①这种剖析可谓一针见血。我们必须承认, 总会有一些学者爱屋及乌, 不允许别人臧否自己所从事的专业, 甚至有一些吃“鲁郭茅”饭吃“巴老曹”饭的人摆出一副誓死捍卫的姿态,成为研究对象的护法。其实, 一个研究者如果对于研究对象缺乏清醒的认识, 以朝圣者或追星族的谦恭对研究对象顶礼膜拜, 使自己在人格上和学术判断上都成为附庸, 那么, 这样的研究注定是速朽的。这些年,在文学边缘化之后,也有一些冲劲十足的新生力量对“当代文学”充满了蔑视, 甚至表现出一种不搞臭它决不罢休的仇恨, 这种失去理性甚至是丧失理智的做法, 只能使自己变成一个小丑。如果一个研究者仅仅把专业当成饭碗,玩世不恭地游戏其中, 或者干脆把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当成利益交换的砝码, 将学术界当成一个纯粹的名利场, 政治话语得势时甘愿充当政治权威的马前卒, 商业趣味流行时沦落为金钱的奴仆,那么,这样的学术不仅是垃圾,而且是毒品。我个人对于所从事的中国当代文学专业,一直心怀恐惧,最突出的是担心自己的心血成为过眼云烟, 成为迅速膨胀又迅速幻灭的泡沫, 但不幸的是, 大多数当代作家、当代批评家和当代文学研究者最终都无法摆脱这种悲剧性宿命。其实, 不仅是当代文学, 所有的人文科学和人类文明成果, 都必须经历时间的无情考验。不管你从事什么专业, 都必须经历这种残酷的汰选,但当代人文研究确实是首当其冲,颇有镜花水月的意味。在这个文字垃圾横行的年代, 不仅无价值的学术泡沫转瞬即逝, 即使不少有价值的学术创造也被喧嚣的浪潮湮灭。当作家的写作被现实名利牵着鼻子往前走时,“经典”就成了一种遥不可及的幻想。当研究对象本身都是一种幻影时,研究过程就成了猴子捞月式的喜剧,是“影子的影子”。在这种情境下, 当代文学研究尤其是跟踪研究就很难获得自己的独立价值。本雅明在《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一书中, 从诗人波德莱尔的散文中发现了“拾垃圾者”形象:“他在首都聚敛每日的垃圾,任何被这个大城市扔掉、丢失、被它鄙弃, 被它踩在脚下碾碎的东西, 他都分门别类地搜集起来。他仔细地审查纵欲的编年史,挥霍的日积月累。他把东西分类挑拣出来,加以精明的取舍; 他聚敛着, 像个守财奴看护他的财宝, 这些垃圾将在工业女神的上下颚间成形为有用之物或令人欣喜的东西。”②作者看出了波德莱尔的意图———把“拾垃圾者”的活动视为诗人的活动的夸张的隐喻。本雅明认为, 波德莱尔表面上关注大众生活, 但骨子里却是大众敌意和异己的同盟, 是一个对世俗生活的“拾垃圾者”,“他们都或多或少地处在一种反抗社会的低贱地位上, 并或多或少地过着一种朝不保夕的生活。在适当的时候, 拾垃圾的人会同情那些动摇着这个社会根基的人们”③。沿着这样的逻辑, 在一个追逐实利的年代, 沉迷于故纸堆与虚无之中的知识分子尤其是当代文学研究者实在与“拾垃圾者”无异。既然如此, 都市的灯红酒绿、街上的飞尘暴土、文坛的蝇营狗苟、文字的粗制滥造就都有了一种诗意, 当代文学研究者和批评者就成了在无意义中寻找意义,在无望的游走中寻找救赎的一群人。“当代”研究的动态性充满了与时代同步的活力,研究主体以一种在场感去考察对象,将心比心的生命体验的投入, 使研究同时具备了理性的审视与感性的同情。以语言为介质的文学毕竟不是简单的文字游戏,恰如阎连科所言:“我们用方块字讲的发生在中国土地上的一切故事和用其他语言写的华人的人生命运和一事一物, 都是中国的经验。”④但由于当代文学的时间下限并不确定, 总是随着时间的流动向前延伸, 这就使当代文学研究的对象不断地向前拓展, 但也缺乏必要的稳定性。针对这种特殊性, 当代文学研究也就有了两种视点, 一种是立足于文学现实中, 转过身来, 追溯当代文学的历史脉络, 反思其精神与艺术的成败得失, 也就是通常说的文学史研究; 另一种是与文学现场共同前进,对不断出现的文学新现象、新思潮、新作家、新作品进行及时的评述与剖析, 也就是通常说的文学批评。我个人的趣味是穿越于史论与批评之间,因为没有历史的反思与穿透, “当代”就成了支离破碎的瞬间; 而无视文学进行时的“当代文学史”, 也只能是建筑在纸上的文学空城⑤。走向“过程美学”传统史学有隔代修史的说法, 一者生活在自己的时代中的人容易当局者迷, 二者一个时代的真正面貌只有在其历史后效显现出来之后, 才能获得相对客观的历史评价。也就是说, 历史研究

当代文学方法论分析(共11364字)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072510724
  • 文件大小72 KB
  • 时间2017-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