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德里达文学本质观研究(共7117字).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德里达文学本质观研究(共7117字).doc德里达文学本质观研究(共 7117 字) 德里达及米勒等人从解构主义视野出发,提出了“文学终结”论, 其意图“终结”的正是一种本质主义的文学观, 即认为文学具有一种稳定不变的、永恒的形而上学的本质。解构主义者认为, 文学是特定历史时期中的社会、文化建构的产物。文学与授予它们讲述一切的“法”, 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 暗指社会性法则的文本与文本之间意向性关系是文学性的体现, 而文本间的差异之处也是意义的涌现之地。德里达进一步指出,伴随着“文学终结”,还出现了“书的终结”和“线性模式”的终结。前者是指“书”的观念, 作为一种与西方逻各斯语音中心主义相联系的, 是一种对于“上帝之书”、“自然之书”等能指的有限或无限的总体性观念的隐喻。与此同时, 现代主义文学的非线性书写模式以及控制论的思想和新技术的出现都宣告了连续性的、音位主义时间观的终结,即线性模式的终结。而“线性文字的终结”同时也就是“书的终结”。与此同时, 应该注意的是, 德里达及米勒所说的被“终结”的文学在此还有一个特定的语境,即 17 世纪末、 18 世纪初在西欧伴随着印刷文化的出现和现代民主上升而逐渐形成的“文学”的观念。而其被“终结”,也是因为在电信时代到来之时, 文学的内部场域及外在生存语境都发生了变化, 之前的“文学”观念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挑战,走向了被“终结”的命运。但这种“终结”并不意味着文学的结束, 相反地, 应该被视为在危机之中新的可能性的开始。尽管德里达并没有对此进行详细的描述, 但是解构主义为信息时代的新“文学”及书写方式开辟了新的膏腴之地。文学本质观的终结首先, 德里达所坚持的文学观, 是一种解构主义的文学观, 他认为, 不存在一种本质论的文学, 文学并不是像西方传统的逻各斯中心主义所认为的那样, 是对真理、现实、情感等的模仿或者再现。事实上, 文学是一种奇怪的历史建制,“有自己的惯例、规则, 等等, 但这种虚构的建制还给予原则上讲述一切的权力,允许摆脱规则、置换规则,因而去制定、创造、甚而去怀疑自然与只读、自然与传统法、自然与历史之间的传统的差别”[1] ( - 5)。文学具有内在的规定性, 而这种内在规定性体现出的是一种被授予的“讲述一切的权力”。德里达认为, 这种权力的授予通过“法”所赋予。在不同的文化中,更具体地说,在欧洲的不同历史阶段,对于文学的这种建构体系的不同的“法”的限定作用, 使得作品, 无论是文学, 还是非文学的, 具备了存在和实体。同时, “只有在法管制作品产权、主体身份、署名的价值以及创作、制作、复制的区别等问题的法的一定阶段中, 它才变成‘文学’。粗略的讲,这种法是从 17 世纪末到 19 世纪初才在欧洲逐步建立起来的”[1] () 。在这里, 法与文学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 由此, 德里达认为,(没) 有法就(没)有文学。可以说, 德里达是将“文学”的这种观念放在了历史语境之中, 对其产生的条件, 也就是他所认为的“何以成为文学”的问题做出了回答。也正是因为“文学”并不存在超越其历史条件和社会语境的本质性规定, 因此, 文学作品与非文学作品之间的界限事实上并不是明晰的、不可动摇的。故而, 德里达更倾向于“文本”的概念。在他看来, 并不是所有的文本都是文学, 但文学一定是文本。与此同时,“没有任何文本实质上是属于文学的。文学性不是一种自然本质, 不是文本的内在物。它是对于文本的一种意向关系的相关物。这种意向关系作为一种成分或意向的层面而自成一体, 是对于传统的或制度的———总之是社会性法则的比较含蓄的意识”[1] () 。文学性也就指向了一种文本间的意向性关系。文本与文本之间进行了一种不断重复、折叠的游戏过程, 而对文本的阅读, 或者说, 之所以认为这个文本具有文学性, 则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种文本之间的意向性的指向,所体现出的社会性法则的意义。在这个意义上,形式与内容的区分本身已经没有意义, 因为文本本身处于不断延宕和补充之中, 后一个文本则是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元素对前一个( 或多个) 文本的模仿, 差异性并不在于文本本身的独创性, 而在于其所在文本的网络中的位置。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和这种情况之下,德里达在分析马拉美的哑剧时, 着力分析了“处女膜”这个词, 以强调其所处的中间性位置和包容与打破的界限。由此, 对文学作品的传统阅读, 也成了问题。之前的读者进入一个文学作品的时候, 都有着一种试图发现某种指向性的、存在于某处的东西, 也就是“超验的阅读”, 但是, 在解构主义的文学观中, 对超验阅读的抵抗成为了新的阅读策略。当文本的意义处于变动不居的延宕状态下, 不断等待着新的补充的出现, 从而填补缺席的“空白”之处的时候,读者事实上成为了意义( 仅仅是一种理解上的解读) 的生产者和散播者。因此,

德里达文学本质观研究(共7117字)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072510724
  • 文件大小65 KB
  • 时间2017-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