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文主义与新闻传播的相互影响(共2071字).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人文主义与新闻传播的相互影响(共 207 1字) 一、新时期人文主义与新闻传播的相互影响(一)人文主义为新闻传播指明了发展方向新闻随着人文主义的发展,也有了新的转变,大步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然而,这个转变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 20 世纪 90 年代, 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被提出并确定之后, 新闻业的发展又出现了一个转折点。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导致的传媒业逐渐走向大众, 被大众更加了解, 新闻业也随之发生改变。从前的新闻业是由政治来指引,围绕着政治展开, 而在新时期, 在市场经济被高度重视的时候, 新闻业的重心是否将从政治转移到经济上,是新闻业面对的首要难题之一。然后和政治一样, 经济只是人们生活的一个方面, 它是重点, 却不是全部, 若以经济为新闻发展的中心, 则会像过去一样比较片面、笼统。在这个关键时刻, 人文主义成了新闻业发展茫茫迷雾中的指明灯。跟随人文主义进行改革后的新闻业, 以人为中心, 从经济发展, 政治改革, 工作与生活等多方面来进行对人文的关注。新闻传播开始对普通的个体进行关注,不再只是关于某一个人。(二)人文主义促进了新闻传播观念的转换对比 20 世纪和如今的新闻内容, 最显著的感受就是如今的新闻更加强调人的主体性,将新闻和读者放在了平等的地位。在这一改变过程中,“受众”的观念被提出, 认为新闻的形式与内容应该根据群众的需要来决定, 这是新闻业的改变中强有力的一笔。但改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 20世纪 80 年代, 受众的需求仅仅停留在表面, 主要体现为改变报纸的版块排列,增加互动内容等方面;到了 90 年代,才将传播者的姿态降低,和受众处于同等地位。观其发展历程,对“人文主义”的理解越来越深入,将“以人为本”的思想贯彻得越来越彻底, 除了将传播者和受众放在同等地位, 还能够把每个人当成独立的个体, 正视每个人的权利, 人文主义已经不断渗入新闻业。从根本上来说, 新闻传播观念的转变就是从漠不关心, 到无限关注“人”, 将受众的需要放到最高的地位上, 无处不体现着一种人文关怀。新闻已经能够走进群众生活, 贴近群众, 更能被群众所接受, 都是人文主义促进了这种转变。二、传媒新技术对新时期人文主义与新闻传播的交互影响新媒体是在传统媒体发展的基础上运用数字技术、移动技术、网络技术的新的媒体形态。随着科学技术的推进, 互联网以及手机的普及, 新媒体逐渐成为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新媒体的传播因其传播方式的高度自主性、广泛参与性、去中心化的互动性等特点, 使广大民众参与到信息的制作和传播过程中, 给人们带来了新的虚拟生活方式, 对新时期的人文主义与新闻传播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 2013 )》提出, 2012 年以来, 中国新媒体用户持续增长、普及程度进一步提高, 而新媒体应用也不断推陈出新、产业日趋活跃, 特别是微博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活跃度极高的新媒体应用平台和信息传播空间并频频引发热点。微博、微信都操作简单, 使用方便, 只要用户下载微博、微信软件并进行注册即可登录使用, 再加上智能手机的普及, 为微博、微信的使用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 而手机即时通信的移动化、碎片化和随时在线的特点, 符合当代人们的使用****惯; 微博、微信等媒体地出现在改变着大学生获取信息、交流沟通等生活方式的同时, 也在改变着

人文主义与新闻传播的相互影响(共2071字)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hangjinlai
  • 文件大小57 KB
  • 时间2017-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