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我国古代文学课程革新思索(共2869字).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我国古代文学课程革新思索(共 2869 字) 一、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及课程考核存在的问题(一)教学上重文学史轻文学作品,重教师主体轻学生个体中国古代文学在课程设置上主要由文学史和作品选两大部分组成, 其中文学作品是核心。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研读, 学生可以逐渐熟悉中国文字的特点、古代汉语的基本规律、古代文学创作理论, 理解古代作家的创作用心、创作手法和古代文学作品不同的体裁分类及其不同的文体特点。然而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仍然偏爱文学史教学, 他们乐于从宏观的角度出发, 占用大量面授课时, 向学生讲授文学史基本知识, 梳理文学发展脉络; 而对于作品教学, 则多是把文学作品当作印证文学史的辅助材料, 泛泛带过, 错失了培养学生中国古代文学自主学****能力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多居于主导地位,其讲授内容往往被视为“金科玉律”,难容质疑; 学生居于被支配地位, 其实际学****能力和不同兴趣诉求常常遭受漠视。课程教学很多情况下只是出于授课教师的一厢情愿,难以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二)考核上重知识轻能力,重终结性考试轻学****过程考察与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授受教学情况相对应,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考核也相对较为僵化刻板。其一是考核构成上存在“一考定终身”的倾向, 即以期末终结性考试的成绩作为课程成绩认定的绝对标准, 忽略学****过程的监控和考核。考核结果并不能准确地反映出学生的真实学****状况和学****需求。其二是考试内容编设较为教条。教师的命题多依据平日的教学讲义或教材,命题内容多限于文学史上的主要文学现象、文学思潮、文学大家及其代表作品, 如建安风骨、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精神等, 这样的问题限定性、指向性强, 难以让学生开展独立评议, 提出创造性的识见。其三是考核缺乏科学的评价模式。平时作业的批阅、考试试题的评阅, 一般都是由教师独立完成的, 即便有学生参与其中, 也多是根据教师提供的标准答案来评判, 从而忽视了文学评论的多元性特征和学****的个体化特点。考核完成后, 则多是通报成绩了事, 很少有针对性的考核分析和评价反馈。二、地方文献对推进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考核改革的积极作用地方文献指的是记录某一地域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科技、教育、风俗等内容的地域性文献资料, 具有地域性、原始性、多样性、长久性、稀缺性等特点。地方文献因其“包罗万象”的内涵, 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文化事业建设、学术研究、教育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考核中适当引入地方文献, 既可以推动学生开展自主学****激发学****兴趣,又可以增加考核的学术含量,提高课程的关注度, 扩大课程的影响力, 对中国古代文学传统教学模式起到一定的纠偏作用。(一)树立作品教学观念和研读原典意识地方文献汇集了某一地域长期科技文化发展的成果,内容庞杂, 其中很多属于未经整理的原始文献。研读这样的地方文献,可以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知识, 调动丰富的知识储备———尤其是古代汉语基础知识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阅读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为了让学生能够研读地方文献, 教师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就必然要将教学重心从文学史转到作品上, 通过作品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古文阅读水平。地方文献多是第一手的资料, 将其引入考核中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研读原典的意识和不从俗众、唯己是信的科学探索精神,培养研究性学********惯。对于教师而言, 地方文献的原始性特

我国古代文学课程革新思索(共2869字)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by201601
  • 文件大小59 KB
  • 时间2017-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