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食品工业竞争力量分析(共2916字).doc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食品工业竞争力量分析(共 2916 字) 一、行业内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 1、行业总体上仍处于成长期。从行业生命周期来看, 我国的食品行业仍处于成长期。“十五”期间, 我国食品工业年均增速超过 20% 。目前,我国主要食品的年人均消费量仍远低于世界水平:乳品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5 ;果汁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10 、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 1/40 ;肉制品虽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但与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这意味着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潜力巨大。 2、行业竞争水平较低。我国食品工业企业数量众多, 规模较小, 区域性品牌较多, 行业竞争水平低下。绝大部分小品牌或无品牌的企业主要依靠广告战、促销战和价格战等低水平竞争手段,维持自己微小的市场份额。 3、产品和品牌差异化程度较低。我国大部分食品工业企业的产品技术含量不高,特色产品较少,导致产品同质化。同时,由于各企业的品牌诉求重点大多是新鲜、美味、方便, 诉求方式雷同, 传播内容同质, 导致品牌同质化。产品和品牌同质化必然导致消费者很容易进行品牌转换。 4、行业竞争逐渐升级为品牌竞争和行业并购。目前, 我国食品行业仍以“小、散、差”为显著特征。例如, 我国肉类行业三甲双汇、金锣、雨润的生猪屠宰量仅占全国的 5% 左右, 而美国则高达 65% 以上。随着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不断加强和市场竞争愈加激烈, 品牌竞争和行业并购将成为主要竞争形式,市场集中度将随之提高。二、新进入者威胁新进入者包括计划进入食品工业的企业,以及正在进入或已进入食品工业一个时期的新食品企业。它们的威胁大小取决于进入壁垒的高低和现有企业的报复能力。 1 、进入壁垒一是政治壁垒。从政治法律来看,食品行业的门槛不断提高。近年, 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 暴露出我国食品监管方面存在着重大漏洞。为此, 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尤其是 2009 年颁布的《食品安全法》大大提高了新进入者的门槛,同时也强化了现有强势品牌的市场地位。二是技术壁垒。我国食品行业的技术壁垒总体较低。目前,我国具有优势的大部分食品行业基本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如面粉加工、肉类加工、速冻食品制造、屠宰等, 技术壁垒较低。例如, 1990 年陈泽民发明中国第一颗速冻汤圆, 三全藉此迅速崛起, 但由于产品技术含量不高, 易模仿, 不久速冻食品企业在郑州大量涌现,最多达 36 家。三是规模壁垒。根据施蒂格勒的生存技术原理, 无论何种市场组织, 那些在产业中能长期生存发展, 并位居前列的企业必然获得最佳规模效益。因此, 目前处于食品行业前十位的企业都应具备规模经济。但因为我国大部分食品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 由规模经济和经验曲线带来的成本优势并不明显。以乳品行业为例, 2005 年我国共有乳品企业 690 家, 其中前十五大乳品企业的平均销售额为 7 亿元, 占年行业销售总额的 4%。即新进入的企业只要拥有高于 4% 的份额就可以打破规模经济壁垒, 而根据产业经济的分类标准: 最优规模占市场规模比重低于 5% 的产业属于中低度规模经济壁垒的产业。因此, 我国乳品行业的规模经济壁垒较低。四是品牌壁垒。总体来看,食品行业的品牌壁垒较高,而且是主要的进入壁垒。食品安全已成为我国食品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为了减少食品消费的风险,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最为简单的风险规避方式———选择名牌。这一消

食品工业竞争力量分析(共2916字)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by201601
  • 文件大小58 KB
  • 时间2017-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