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九年级重点文言文要点.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本文出自《孟子?告子上》, 作者孟子, 战国时期鲁国人, 思想家、教育家, 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还学过他的文章有《得到多助, 失道寡助》《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附“四书”: 《孟子》《论语》《大学》《中庸》)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文章通过天时、地利、人和桑条件的比较, 说明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条件是人心向背, 而决定人心向背的根本条件则是实行“仁政”与否。文章一开始就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接着从“环而攻之而不胜”和“委而去之”为论据, 逐层展开论证。最后得出结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认为人才是艰苦环境造就的, 有了艰苦环境的磨练, 才能使人性格坚韧、顽强, 才能担负重大的使命。本文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文章先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砺,终于有所作为,成就大事的历史人物的例子,说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向上。接着, 作者从一个人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的兴亡这两个不同角度, 进一步论战忧患则生, 安乐则死的道理。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结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激发人们克服困难,锐意进取。文章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富有启发性。 1 、本文的论点是什么?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 、本文开头所列举的六个著名的历史人物,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答:都是在经历了一番艰难困苦之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3 、在作者看来,一个人经受了艰难困苦的磨练,将会有怎样的益处?答: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 、文中由个人升华到国家,论证“死于安乐”的道理的句子是什么?答: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曹刿论战本文记述了长勺之战的整个过程。文章始终紧扣曹刿这一人物,通过他的语言和行到, 阐述了有关战争的知道思想和以弱胜强的防御原则。第一, 要取信于民; 第二, 抓住有利的时机; 第三, 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作者以简洁的语言揭示了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和军事上稳重果断的指挥才能,刻画了一个关心国家大事、深谋远虑的军事家形象。鲁庄公虽然少谋, 但却一次又一次听取曹刿的意见,让曹刿放手去干,这一点也是难能可贵的。 1、“曹刿请见”的原因是什么?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 、表现鲁庄公取信于民的句子是哪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忠之属也”具体指什么?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4、文中的“将鼓”“将弛”表现了鲁庄公什么? “未可”“可矣”表现了曹刿什么? “将鼓”“将弛”表现了鲁庄公急躁冒进;“未可”“可矣”表现了曹刿胸有成竹,从容不迫。 5 、曹刿分析取胜的原因有两条:一条是选择有利于进攻的时机,即文中的哪一句?一条是把握有利于追击的时机,又是哪一句?彼竭我盈。辙乱旗靡。 6 、本文的成语是什么?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一鼓作气。 7 、如何评价曹刿这一人物形象?他是一个深谋远虑的军事家,论战表现出他的勇气, 作战“下视其辙”“登轼而望”,充分体现了他审慎和丰富的军事经验。邹忌讽齐王纳谏本文作者以巧妙设喻说理的方法,也就是比喻论证的方法,说明了封建时代治国安邦的一个重要问题: 除弊纳谏(君王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因为在封建专制时代,皇帝肯于纳谏是国家兴盛的重要因素。邹忌进谏采用“讽”的方式, 即委婉的规劝, 从小事入手、以小比大、以家比国, 把治国安邦的道理说得透彻、深刻。同时进谏含蓄、委婉,也使齐威王愿意

九年级重点文言文要点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ga3duii7
  • 文件大小105 KB
  • 时间2017-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