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教案(2).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1 )时间、地点: 1949 年9 月、北平。(2 )内容: ①规定国名“中华人民共和国”。②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文件。《共同纲领》是新中国初期的施政纲领,规定国家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③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④确定了首都、国旗、国歌、公元纪年。(3 )意义:为建立新中国作了重要准备。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 )新中国诞生: 1949 年 10月1日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2 )意义: ①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统治者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 中国成为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②新中国是一个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 是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国家政权;③新中国的成立, 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④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一个新纪元。 3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 )时间、地点: 1954 年9 月、北京。(2 )内容: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①性质:是新中国的本***,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②内容: 国家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国家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确立了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③原则: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④意义:宪法的颁行,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3) 意义: 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进一步民主化的标志, 它结束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以“共同纲领”代替国家宪法的过渡状态: 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4 .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及其意义( bc) (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9 54 年,一届人大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 初步确立: 49 年举行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初步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 正式确立:①确立: 1954 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政协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并发挥作用。②职能和地位: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3 )新阶段: 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标志着中国共产党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教案(2)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rovend
  • 文件大小91 KB
  • 时间2017-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