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金识源】2014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1.4 外国诗两首课件 新人教版.ppt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外国诗两首【英】济慈朗诵诗歌,整体把握作者知识?济慈( 1795 — 1821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出身卑微, 少年即成孤儿,生活贫困,做过医生助理。自幼喜爱文学。 1817 年出版第一部诗集《诗歌》,其中有名篇《蝈蝈与蛐蛐》,从此斩露头角。他在短促的一生中留下不少著名的诗篇,如颂诗中的《夜莺颂》《希腊古瓮颂》《秋颂》《忧郁颂》,十四行诗《白天逝去了》等。他的诗想象丰富,绚丽多彩,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强,具有一种永恒的美,一如温柔、清丽而又梦幻般恬静的月光,洋溢着进步的自由精神和人类的崇高理想。他主张诗人以“美的梦幻”“自由的想象”进行创作,表现“永恒的美的世界”。他的诗对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诗人、后来的唯美派诗人以及 20 世纪的意象派诗人都有很大影响。诗人 25 岁宏才初展时,就不幸与世长辞。他留下的墓志铭是: “这里安息着一个把名字写在水上的人。”?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1895 ~ 1925 年),俄罗斯诗人。出身于农民家庭,教会师范学校毕业后,在莫斯科当店员和印刷厂校对员。 1916 年在白俄军队服役, 1917 年二月革命后离开军队,加入左翼社会革命党人的战斗队。早期诗描写农村自然风光,赞美宗法制农民生活,曾参加意象派文学团体,作品中流露悲观情绪。十月命后的部分诗作,试图反映新的革命生活,但仍留恋革命前农村的田园生活,钟情于乌托邦式的“农民的天堂”。他的抒情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农村大自然景色。他憧憬崇高的精神境界,但又因思想的极度矛盾,陷于痛苦而不能自拔之中,最后在精神忧郁中***。作者知识蝈蝈和蛐蛐大地的诗啊永远不会死: 当骄阳炎炎使百鸟昏晕,. 躲进了树荫,却有个声音 在草地边、树篙闻飘荡不止; 那是蝈蝈在领喝,在奢华的夏日 它的欢乐永远消耗不尽, 因为如果它唱得疲倦过分, 就在草寸下享受片刻的闲适。 大地的诗啊永远不会停: 在寂寞的冬夜里,当霜雪 织出一片静寂,炉边的蛐蛐 尖声吟唱,歌声随着温度上升, 使人在睡意朦胧中恍惚听得, 绿草如茵的山坡上蝈蝈的歌曲。这首诗在构思上别具一格,请分析其特点? ?动静相衬,意境优美。?蝈蝈的乐音──盛夏?大地的诗歌充满生机?蛐蛐的歌儿──严冬研读《蛐蛐与蝈蝈》。诗中虫鸣有什么象征意义? ?诗人用蝈蝈和蛐蛐两个意象,展示了创作思想,诗应该给人以安慰,并提高人们的思想。蝈蝈和蛐蛐鸣声周而复始,永不停息,象征着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希望人们乐观地对待生活。研读《蛐蛐与蝈蝈》。“从蛐蛐的歌中仿佛听到了蝈蝈的呜叫”。句中盛夏的蝈蝈和冬天的蛐蛐是怎样联系起来的?有何作用? ?诗人运用了联想,将冬天的蛐蛐的歌儿呼应盛夏的蝈蝈的乐音,从而将两者联系起来。点明中心:从来不会死亡,从来没有停息的大地的诗歌。研读《蛐蛐与蝈蝈》。小结?《蝈蝈与蛐蛐》这首诗选取了具有生命活力的蝈蝈和蛐蛐两个意象,表现了大自然四季“歌声”不断的特点,构思巧妙、意境精美,表现了诗人济慈对大自然的敏锐的心灵感应,读者深深感受到济慈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的赞美。研读《蛐蛐与蝈蝈》。

【金识源】2014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1.4 外国诗两首课件 新人教版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rovend
  • 文件大小402 KB
  • 时间2017-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