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试论生活化作文教学三个走向.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试论生活化作文教学三个走向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 36 更新时间: 2009-7-30 14:47:46 随着课改的深入, 作文教学生活化的理念已被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所接受和应用。然而, 并非具有了回归生活的强烈意识, 就能指导学生写出多彩生活之灵气的****作来。在实践操作的层面上, 一些作文课堂仍然无奈地停留在与生活的背离状态之中。如何克服长期以来传统作文教学的弊病,使作文教学真正回归生活的本真呢? 一、从“立意本源”走向“生活本源”圣人撰文, 立意务求高远; 学生的****作则立意崇高纯真。学生作文追求立意的“高远”,并非是教师的过错,问题的关键是孩子写的是****作,我们不能用***的思想强加于未成年人的学生身上, 逼他们虚假地、甚至违心的去说一些崇高、神圣的话。长期以来, 我们的作文教学由于受应试教学的束缚, 作文命题都是教材或教师预先设定的, 作文教学就是指导学生围绕确定的中心去寻找或编造生活素材,这也就是所谓的“立意本源”。正是深受“立意本源”的影响, 所以导致学生的****作被异化为精神的侏儒。学生只是揣摩命题者的心思, 任意编造故事、虚构情节或套用《优秀作文大全》之类的现成的素材, 去渲染自己内心一点儿也没有的“高尚情操”。如:高考作文,为了表现战胜脆弱,每 100 份考卷中,不惜编造父母双亡,自己却能坚持顽强学****的竟有 30 多篇,便是有力的佐证。下面不妨来看看我们的作文课堂。[ 案例] 教师节前夕,一位语文教师上了一堂《我的小学老师》的****作指导课。为了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 他是这样启发指导的:由“带病上课”想起老师的红烛精神;由“冬夜灯光”想起老师繁忙的工作情景;从“雨中赠伞”想起老师关爱的美德;从给自己补课想起老师的工作责任心……这样的作文教学,表面上关注了生活,实质上抹杀了学生的生活个性。给学生生活画定框框,设立中心,规定类型,学生****作难免回到套话、假话的老路上来,写出“千人一面”和近似“千篇一律”的****作来。虽然这位老师有了作文生活化的教育理念, 但作文指导仍是在亲近中走向了背离。我们应该看到: 学生视野中的老师, 由于学生具体经历, 直接体验, 情感取向, 价值判断的差异, 必然是各不相同的。用老师视野中的“老师形象”去引导学生构思作文内容,是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强调的仍然是“立意本源”。所以, 应该是组织学生回忆自己的小学生活, 提供学生交流的平台,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 教师适时适度地引导学生选择写作的材料, 领悟表达的中心。这样学生****作才会呈现“赤橙黄绿青蓝紫”的多种色调,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生活化作文课堂。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落实“生活本源”的理念呢? 1、活动体验作文: 搭建“活动大篷车”。在文章写什么的问题上, 过去“立意要高”的衡文标准, 必然导致文非真文, 言非真言, 人非真人。比如: 写助人为乐的一件事,“五子登科”纷纷亮相登场:抱孩子、推车子、让位子、捡票子、扶瞎子。不少老师也一再利用范文分析, 耳提面命, 让学生明白: 人物精神一定要升华, 事件要写光明……因此, 笔者认为, 只有淡化主题, 提倡写真, 才是作文教学正本清源的关键所在。提倡写真, 学生笔下的东西绝对是“个性化的、自然的、是充满特别的真情和情趣,沉浸笑语和泪珠”(冰心语) 。事实上也只有真的才是最美的,最有魅力的,最能感动人的。同样是写人的****作的训练,

试论生活化作文教学三个走向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9ljze6
  • 文件大小105 KB
  • 时间2017-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