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话语偏见与面子协商:关于汶川地震报道的跨文化分析(09年4月25日修改版单波).ppt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3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话语偏见与面子协商关于汶川地震报道的跨文化分析单波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西方媒体的汶川地震报道与拉萨***事件报道相比,减少了完全的负面报道,增加了平衡呈现的策略,但在整个话语结构上依然呈现着群体间话语偏见。中国主流媒体把西方媒体的报道“转述”成正面报道,显然是剥离了语境的选择性解读,这种选择性解读呈现了群体间话语偏见的另一种面相,即在表达内群体时,总是选择与自我群体认同一致的他者话语以维护群体的面子。问题西方媒体的话语偏见是如何生产的?面对他者的偏见,如何在对话中维护自我群体的面子? 一、分析路径群体间话语偏见与“面子协商”理论群体间语言偏见( linguistic intergroup bias ): 在群体间交往的语境下,当遇到与关涉内-外群体的预设观念不一致的信息时,语言的使用体现着刻板印象的痕迹。当描述一个内群体成员的积极行为或外群体成员的消极行为时,人们往往使用更为抽象的语言;而当提起内群体成员的消极行为或外群体成员的积极行为时,人们则使用更加具体的语言。描述性行为动词(DAVs) 解释性行为动词(IAVs) 状态动词 (SVs) 抽象的形容词 (Adjs) 甲打乙甲将乙打伤甲憎恨乙甲有攻击性动机机制强化或保护人们的社会认同认知机制描述与自己期待一致的行为时,人们更倾向于使用抽象的语言群体间语言偏见群体间语言偏见 群体间话语偏见人们有时也会使用抽象语言表达外群体成员的积极行为积极意义或消极意义都不是抽象的、固定的,而是存在于具体的语境、上下文结构、文化价值、意识形态之中人们还会突出或放大他者对“我们”的行为的积极表述,模糊或遮蔽他者对“我们”的行为的消极表述,从而形成维护内群体形象的话语与他者话语的竞争关系丁允珠( S. Ting-Toomey ) 追求积极的面子要面子给面子高度语境文化低度语境文化追求消极的面子挽回面子留面子面子协商面子协商理论的缺陷过于简化东西方文化的特点,而忽略了东西方文化的丰富性和变化性; 过于强调东西方文化面子观的二元对立(群体价值导向和个体价值导向),而没能注意两种面子观的相互交叉与相互借用,以及由此可能形成的共同面子和新的面子; 偏重定型化的面子,而忽视了语境化的面子协商,这样就难以动态地、全面地理解多样化的面子协商。面子协商是在关系中展开的,随着面子观的相互交叉和相互借用,自我认同会发生多样性的变化,某些变化会形成新的面子和主体间的共同面子,我们可以以此反思旧有的群体间话语偏见。当媒介在内外群体关系范畴内表达新闻事件时,代表不同群体的媒介间的互动就会演绎出群体间话语偏见和面子协商,而且具有典型的反思意义。二、西方传媒汶川地震报道积极意义与消极意义的呈现纽约时报( New York Times ) 新闻 34 条、评论 2篇芝加哥论坛报( Chicago Tribune ) 新闻 40 条、评论 1篇泰晤士报( Times ) 新闻 38 条卫报( Guardian ) 新闻 34 条、评论 9篇新闻 146 条评论 12 篇 5月 13 日—— 6月 13 日

话语偏见与面子协商:关于汶川地震报道的跨文化分析(09年4月25日修改版单波)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h900965
  • 文件大小3.57 MB
  • 时间2017-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