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野外地质勘查工作作业指导书.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7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野外地质勘查工作作业指导书野外地质勘查工作作业指导书野外地质勘查工作作业指导书第一部分野外地质工作观察描述总则本细则参照以往地质工作经验及实测剖面、地质填图、工程编录工作对地质观察描述的基本要求, 参考《含煤岩系、沉积岩标准鉴定手册》、《区域地质调查野外工作方法( 第二分册)》及相关书籍中岩石描述的有关内容而制定, 其宗旨在于掌握正确、规范的地质观察与描述方法、程序及内容, 统一记录格式,从而提高地质编录质量及工作效率,同时也是考核工作人员编录工作质量的依据。地质观察与描述的总体要求: 1、要求编录人员不断提高业务能力, 对煤田地质学、岩石学、矿物学、矿床学、构造地质学理论有所钻研,有一定的理论业务基础,对某一地区在开展工作之前,对该区岩石应有系统的认识,这是提高野外地质观察描述质量的基础。 2、描述内容应有主次之分。在煤炭地质勘查工作中, 对含煤地层的沉积模式,煤层的结构、构造,煤层的顶底板等应详细描述;在其它固体矿产勘查工作中, 对具有特殊意义的地质现象, 如构造形迹、矿石结构构造、矿物共生组合关系、特殊的蚀变现象,必须重点观察描述。 3 、对各种地质特征的描述,应抓住主要特征,把握住事物共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加强观察,提高对特殊现象的认识能力,记录时文字要简练、精确、层次分明、重点突出。野外地质勘查工作作业指导书 4 、正确处理肉眼观察与镜鉴的关系、宏观观察与微观研究的关系。对把握不准的岩石、矿物,要积极采集光、薄片进行镜下鉴定,鉴定结果报出后,要及时与肉眼观察资料进行对比,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观察、描述水平。一、岩石观察描述(一) 岩性描述岩性的观察描述是野外地质观察描述工作的基础,只有在详细观察岩性特征、正确确定岩石名称后,才能进一步研究其在空间上的变化及其与其他地质体的关系。岩性描述内容: 1 、岩石颜色为岩石的新鲜面整体颜色(风化面颜色加括号写于新鲜面颜色之后)。 2 、结构、构造侵入岩结构如粗粒、中粒、细粒、微粒、斑状、似斑状等,构造如块状、斑杂、流动、条带状等; 火山岩结构如辉绿、粗玄、球粒、斑状、集块、火山角砾、凝灰等, 构造如熔渣状、枕状、石泡、流纹、流线、流面、饼状、豆状等; 碎屑岩结构如粗、中、细粒砂状、粉砂状、泥质结构等,并描述胶结类型、胶结成分、层理等特征; 变质岩如变余结构、粒状变晶结构、鳞片变晶结构等,变余构造、片麻状、片状、千枚状、板状、条带状构造等。 3 、矿物成分及结晶状态、粒度形态、含量及变化一般按主要成分在前、次要成分在后的顺序描述。注意目估矿物含量总和不能大于 100% 。野外地质勘查工作作业指导书对于斑(玢)岩,先描述斑晶成分、含量、形态、大小及变化情况, 后描述基质; 碎屑岩、火山碎屑岩按碎屑物、胶结物的顺序描述。 4、蚀变、矿化蚀变:岩石的蚀变情况,包括蚀变部位、蚀变矿物、残留矿物; 矿化:金属矿物种类、目估含量、集合体形式等。基本要求:正确定名,切忌印象描述。(二)岩层(岩体)观察描述在岩性观察的基础上, 向周围扩大观察范围, 描述岩层、岩体在空间上的总体特征。描述内容: 1 、岩相划分情况; 2 、岩性变化及互层情况; 3 、层理、片理产状及变化; 4 、包体特征; 5 、化石产出情况。基本要求:正确分层。(三) 接触关系观察描述描述不同岩层、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描述内容: 1 、接触带类型: 按接触界线的明显程度分为:急变、渐变; 按成因分为: 沉积( 超覆)、断层、侵入( 脉动、涌动)、整合、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等。野外地质勘查工作作业指导书 2 、接触带特征; 3 、接触带侵入岩岩相变化; 4 、原生构造; 5 、内外接触带的变化特点; 6 、接触带产状变化基本要求: 正确识别接触面类型二、构造特征的观察描述(一)褶皱构造 1 、褶皱要素测量两翼的产状、褶皱枢纽产状、轴面产状、翼间角大小; 2 、组成褶皱的岩层岩性、新老关系等; 3 、几何形态注意观察描述转折端形态、各褶皱层的厚度变化、褶皱的对称性等。 4 、从属构造观察与褶皱有成因联系的从属小构造,如小褶皱、节理裂隙、层间滑动、劈理线理的分布、型式及与褶皱的关系等。(二)断裂构造 1 、构造岩的描述按岩石描述内容描述。构造角砾岩着重描述构造角砾成分、砾径大小、形态、排列形式,胶结物成分、胶结程度等;糜棱岩重点观察结构特征及矿物的变形特征等。 2 、断层两盘的岩层(石) 及其产状变化野外地质勘查工作作业指导书 3 、断层面产状及断层带宽度的确定。 4 、断层力学性质及两盘的相对运动方向主要根据两盘地层的新老关系、牵引褶皱、擦痕、阶步、羽状节理、两侧小褶皱、断层角砾岩等确定。 5 、断层组合、配置形式及其与其他构造的关系等。 6 、断层的一些其他特征如负地形标志、断层三角面;断裂中的矿化蚀变现象等。(三) 节理构造

野外地质勘查工作作业指导书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kh6797
  • 文件大小2.70 MB
  • 时间2017-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