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论隐性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运用.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论隐性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运用.doc1 论隐性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运用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由复杂网格构成的系统,教育方法和手段种类繁多。其中隐性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主旨在于突破教育环境的内部视野, 放眼于受教育者的日常生活中, 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受教育者产生影响, 从而实现教育目标。本文将从隐性教育的发展历史、含义及特点等方面进行阐述, 同时结合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提出建议和具体的应用对策。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教育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 ( 2016 ) 33-0039-02 一、隐性教育的发展史和概念隐性教育的观点发源于英国哲学家迈克尔? 波兰尼于 195 8 年在哲学研究中提出的隐性知识的概念。他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 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 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 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 是另一种知识。”可见,波兰尼把前者称之为显性知识,后者为隐性知识。美国教育学家马丁? 杰克逊在波兰尼的研究基础上,把隐性知识的外延扩大到教育学领域。他于 1968 年提出了学校生活环境中的“隐藏课程”理论( Hidden curriculum ) 。他认为,一种无显性表象、间接、内隐的教育方式能够使受教育者在不经意间受到教育, 同时也可以缓和教育者和受教育 2 者之间说教和抵触的矛盾关系。我国古代的教育学理论之中也蕴含着许多隐性教育观点。如将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思想放置于教育环境之中, 就能深刻体会到其顺应教育规律,力求循序渐进的无痕引导,通过表象上的无所作为,实则通过默化, 最终令其有所为, 从而达成最终的教育目的。我国古代教育家颜之推指出“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意为在教育的过程中, 受到别人的话语、举动的熏陶和影响, 虽然没有刻意去学****他人的做派, 但是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 自然而然的就像他人了。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不教”是指不采取显性的、主观教育目标外露方式,而是通过一种内敛默化的方式达到教育的目的, 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综上所述, 隐性教育的中外理论研究古而有之, 有许多值得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借鉴的地方。我们把它定义为: 隐性教育是在素质教育方针的引导下, 以多种教育内容的构成, 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 以动态传递的方式对学生的知识获取、行为动因、情感本能等方面发生影响的教育过程。二、隐性教育的主要特点 1. 内隐性。隐性教育在与传统的显性教育模式相比, 其突出特征在于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目的都不是明显表露的, 而是隐藏起来。教育主体不外露, 不通过语言、文字、图表或符号等方式明确表述明显的说教方式去对教育客体施加影响, 是在潜移默化的双向互动中展开, 使得高校学生更容易受到教育内容的影响, 同时也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3 互动平等的教育理念。苏联教育家霍母林斯基曾说过:“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隐蔽, 就越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 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可见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能巧妙地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转化,在不知不觉自然而然中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于心。 2. 个体性。隐性教育的主要载体是受教育者个人, 教育内容不通过传统

论隐性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运用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bptpek785
  • 文件大小107 KB
  • 时间2017-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