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论高校通识教育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论高校通识教育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doc1 论高校通识教育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摘要:高校通识教育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促进关系: 通识教育课程有助于大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通识教育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其培养模式则有助于养成大学生的创新人格。关键词:通识教育; 大学生; 创新能力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674-9324 ( 2016 ) 41-0115-02 通识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的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其功能和优势历来为学界所关注, 而创新能力培养则为世界高等教育所重视, 我国更是将创新驱动纳入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因此, 学界近年来将通识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统合起来研究的成果逐渐呈上升趋势。然而, 学界关于通识教育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间对应关系的研究还相对薄弱, 因此, 本文拟具体探讨通识教育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 以期对学界的研究有所资鉴。一、通识教育课程有助于大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美国心理学家斯滕博格( )于 20 世纪 80 年代对创新能力进行了深入研究, 其成果备受国际学界关注, 影响深远。根据斯滕博格的理论, 创新能力是一种复杂的能力, 影响创新能力的要素主要有三个: 智力因素( 创新思维)、非智力因素( 创新人格)、知识和技能等, 它们之 2 间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具体来讲, 创新能力主要包括三个维度和六个因素, 三个维度分别为智力层面、认知风格层面和人格层面, 六个因素则分为智力过程、知识、思维风格、人格特质、动机、环境。据斯滕博格的理论, 知识技能为创新能力构成的三大要素之一, 这为大学生通识教育课程的开设提供了理论依据。从理论上讲, 理想的通识教育课程是一个体系, 涵盖自然学科、社会学科和人文学科, 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形成大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 能够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知识结构和技能基础, 使大学生能够汇通人文与科学, 为创新能力的****得打下坚固的基础。从现实层面来考察, 我国大部分高校均需开设通识教育课程。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高校的课程设置受前苏联模式影响较大, 大部分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不平衡, 一般来说, 理工科院校比较重视自然科学课程, 人文教育课程则设置较少; 文科院校刚好相反,普遍重视人文教育课程,而自然科学课程的设置则过于薄弱。因此, 我国高校在现实层面为通识教育课程的开设提供了一个契机。那么, 对于已经开设通识教育课程的高校, 其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设置是否理想呢?据相关学者研究, 我国除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部分高校构建起良好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外, 大部分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现状并不理想。长期关注通识教育的学者庞海芍以北方 T 大学为研究对象,来***中国部分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北方 T 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主要由公共基础课、通识选修课组成, 从学分比例来看,通识教育课程占总学分的 % ,若对比世界知名大学通识教育课程 3 所占的学分比:哈佛大学的 % 、麻省理工学院的 % 、斯坦福大学的 % , 北方 T 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占总学分的比例并不低, 但问题在于, 在通识教育课程结构的安排上, 两者存有较大的差别。北方 T 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中的人文社科类课程,包括“两课”、外语和通识选修课,其中, 思政课

论高校通识教育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bptpek785
  • 文件大小107 KB
  • 时间2017-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