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东北民俗文化影像意蕴的审美特征.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东北民俗文化影像意蕴的审美特征.doc1 东北民俗文化影像意蕴的审美特征内容摘要:新时期以来,东北民俗文化的影视创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在民俗文化以影像为媒介的保护和传承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促进了本土文化影视创作。近几年, 随着受众消费类型的转变, 东北题材影视创作面临生存挑战。于是, 重新审视东北民俗文化的影像意蕴、辨别东北民俗文化影像意蕴的审美特征, 挖掘东北民俗文化的精神内涵, 提升东北题材影视创作的竞争力,成为时代所赋予的历史责任。关键词:东北民俗影视意蕴 1905 年的《定军山》,开创了中国本土文化影像创作的先河,使本土文化剧目创作成为中国影视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土文化剧目, 立足传统经典文化,依托地方文化和乡土文化,将地域积淀的****惯和思维方式, 以影像为媒介重新阐释的艺术创作形式。新时期以来, 随着民俗文化价值的被认可,基于东北民俗文化的影视创作得到长足的发展。 2000 年以来, 面对央视黄金时段电视剧严格的入选标准, 东北题材剧作却出现了“来者不拒”的景象。随着《马大帅》、《希望的田野》、《老娘泪》、《圣水湖畔》、《插树岭》等东北农村题材影视作品, 在央视黄金时段播出, 收视率名列前三位( 2006 年) ,政府华表奖等电视剧评奖中频频榜上有名,屏幕上刮起了一股强劲的“东北风”。东北民俗文化内涵得到挖掘, 东北民风民俗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实现东北民俗文化跨区域传播。东北民俗文化题材剧目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在社会上产生重要影响。 2 但是最近几年, 屏幕上几乎看不到东北民俗文化题材的剧目创作。以 201 5 年和 2016 年各大网站电视剧排行榜为例:谍战剧、偶像剧、古装剧等类型占据着前十名排名,成为受众乐于接受的消费类型。因消费的趋同性, 剧目创作导向受受众消费影响并产生循环递进影响, 形成一个时期的创作特征。近几年, 影视消费类型的崇时尚化, 使东北民俗文化的影视创作面临生存挑战。如何在民俗文化价值被认可的基础上, 挖掘民俗文化的时代内涵, 结合社会需求完善民俗的影视创作, 成为东北电影人面临的历史责任。一. 民俗文化影像意蕴的现实需求东北题材影视创作, 以影像为媒介, 立足东北民俗事象, 展现东北地域文化, 与其他类型剧作相比, 具有极强的现实主义风格。现实主义本着古希腊人“艺术乃自然的直接复现或对自然的模仿”的朴素观念, 以准确而不加修饰的描述, 追求逼真性或酷似性, 实现对自然或当代生活的据实摹写。其一, 与同具有现实主义风格的非民俗题材剧作相比。同是在对现实生活的复现中反思现实, 东北民俗题材剧作极强的接地气特征, 是其他创作所无法企及的。民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生成于一定的地域环境中,因地域个体的因袭,形成地域民俗文化, 从而作为本地域的行为准则和伦理价值标准。民俗的地域性、历史性、传承性和变异性,使民俗成为反映个体生存的最真实、最直接的媒介。其二, 与强调感官享受的剧作相比。新时期以来, 因后现代主义对理 3 性和秩序的解构, 使创作理念呈多元化, 创作者力图通过多途径寻求解构。于是,在过分强调影像外在形式的过程中,带来了对人文价值的忽视。恣意篡改历史的穿越剧、毫无节操的神剧、画面唯美的偶像剧, 使追求感官刺激、注重享受的短暂性,成为影视创作的一种倾向。在这些剧作中,受众对“高大上”的娱乐追求得到满足, 这是民俗

东北民俗文化影像意蕴的审美特征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fjmvg964
  • 文件大小106 KB
  • 时间2017-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