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以形思数,以数想形.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以形思数,以数想形.doc1 以形思数,以数想形摘要: “数”与“形”是贯穿小学数学教学始终的基本内容,也是小学阶段重要的数学基本思想。“形对数进行直观表现,数对形进行量化”,借助数形结合的研究方法,可以让数量关系与图形性质的问题很好地转化, 通过几何模型加深学生对数概念的了解, 让学生更深刻地领悟数学运算的算理, 使解题思路与过程具体化; 通过数量化、公式化帮助学生理解图形性质, 借助表象发展空间观念, 更好地展现知识的建构过程。“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思想培养与灌输、方法掌握与灵活运用,才能使学生受益终身。关键词: 数学思想方法数形结合渗透方法小学数学教学担负着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的特殊任务, 思想方法是数学素养的本质要求。数形结合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早运用, 对学生最直观、最容易接受的一种数学思想方法, 即把抽象的数学语言、数量关系与直观的几何图形、位置关系结合起来, 通过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 使复杂问题简单化, 抽象问题具体化, 从而优化解题途径。在小学教学中有效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实质,提高数学思维水平, 为后续学****打好基础。同时帮助学生更好地形成抽象思维, 便于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更好地解决问题。一、以形思数,在直观中理解“数”教师通过以形思数突出图的形象思维, 紧密结合图形的直观所长变抽 2 象为形象, 便于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数量关系和运算性质, 使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 用数学模型替代实际问题, 让学生的感官发挥作用, 在建立表象的情况下进行思维发散,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本质所在。(一)以形思数,帮助建立数学概念。许多数学概念比较抽象, 很难理解, 特别需要视觉有效应用, 因此可适当采用数形结合思想展开概念的教学, 借助图形为数学问题创设一定的情境,并在图形解析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比如, 教学生掌握 100 以内的数的时候, 学生大多对 100 以内的数倒背如流,看上去掌握得很好。于是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考学生: 66接近 70 还是 60 呢?却发现很多学生都不会。分析原因是有些学生只是机械地背数, 关于数的顺序、大小等方面的知识其实掌握不佳, 因而需要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和学****于是我在黑板上画了一条数轴, 称它是一条带箭头的线, 在数轴上逐一标出 60~ 70, 将抽象的数在看得见的线上形象、直观地表示出来, 将数与位置建立一一对应关系, 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数的顺序、大小。标出数字后在 60和 70 处画了两幢房子,问: “ 66 这个数喜欢去谁的家呢? ”看着图画,几乎所有学生都回答:“喜欢去 70 的家,因为 66 距离 70 比较近。”随后进一步说明: 66 再数 4就是 70, 60 要数 6才 66, 很显然是 66 接近 70。从以上设计和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数”的思考、“形”的创设, 不但增强学生的学****热情, 而且有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二)以形思数,帮助理解数学运算的性质。数形结合不仅是一种思想,还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计算教学中, 3 许多算理学生模棱两可, 如能做到数形结合, 学生可以更透彻地理解和掌握。比如, 教学《积的变化规律》时, 教师常采用列举各种乘法公式的手段, 让学生观察、对比因数与积之间的变化, 找出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艺术在于创造, 我曾听一位教师创造性地运用长方形模型

以形思数,以数想形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iaxidong_01
  • 文件大小107 KB
  • 时间2017-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