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以规则的“内驱力”凸显大班角色游戏的社会价值.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以规则的“内驱力”凸显大班角色游戏的社会价值.doc1 以规则的“内驱力”凸显大班角色游戏的社会价值摘要:《指南》中指出幼儿在社会领域的学****和发展过程是其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而幼儿园角色游戏的课程特点就是承载着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作用, 决定了不同年龄阶段角色游戏的发展价值。本文以大班角色游戏“星期 8 小镇”为例, 以规则特点凸显了角色游戏对于大班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价值。关键词:角色游戏;规则;发展中图分类号: G6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 ( 2016 ) 48-0276-02 “星期 8 小镇”情境游戏室是根据大班幼儿发展特点, 创设的有别于以往角色游戏的角色体验室。游戏准备和规则中特别强调了商品价格、消费价格、工作薪水、钱币储蓄等, 在游戏中孩子们工作、消费反映真实的社会生活, 强调进行正确的货币交往。而只要参与游戏拥有护照, 表示自己是“小镇居民”,作为角色游戏中工作的角色,必须“通过一定时间的劳动获取印章和钱币”,并在游戏中有了钱币储蓄功能。正是有了这种较真的游戏规则, 使得我们的“星期 8 小镇”有别于以往的角色游戏, 孩子通过亲自动手参与、快乐的角色体验, 激发自己的潜能与兴趣, 同时游戏规则的改变,给角色游戏中的幼儿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社会发展价值。一、“货币使用”规则,促进幼儿人格发展幼儿期是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 弗洛伊德认为, 人格由本我、自我和 2 超我三部分构成。当今的孩子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 以本我、自我为中心, 很少考虑别人需求。但是孩子们自从成了“星期 8 小镇”上的“居民”, 行为有了一系列变化:班上的陈文文当上了娃娃家的妈妈,这个“妈妈”手里只有两元“钱”,想买手机又想买蛋糕,但是“妈妈”答应了娃娃家的宝宝买蛋糕过生日, 所以想了很久, 放弃了买手机, 还是给娃娃买了蛋糕。这个孩子在游戏中从犹豫不决到下定决心的思考过程反映了一个真正的社会人的心理, 使游戏变得真实, 标志着幼儿心理的成熟和责任的体现。如果没有货币规则,孩子们扮演的角***望会变成行动的内驱力,会不断地“占有”自己认为有意思的东西(如手机和蛋糕都想要) ,游戏将变得混乱, 得不到发展。那么这个“只有两块钱的妈妈”也将不再有一系列的心理变化。正是由于这些游戏, 这些来自于伙伴、环境的教导, 幼儿一方面满足“本我”( 当娃娃家的妈妈), 一方面也建构着“自我”和“超我”( 要给娃娃买蛋糕, 而不是买手机玩)。再比如: 有个幼儿扮演“医生”, 他意识到医生的责任, 连父母来到身旁时, 他都要求父母等候一会儿:“妈妈,请您等一等,我这里还有病人啊,我可不能撇下他们不管。”充分体现了孩子的“超我”。可以看出游戏中游戏规则的遵守能达到生物内驱力和规则约束力的平衡,既满足了“本我”,也发展了“自我”、“超我”,让儿童的人格更加完善地发展。二、“货币储蓄”规则,促进幼儿对理性消费的认识大部分大班孩子对理财还没有意识, 对理财能力而言, 关键的培养期是5~ 14 岁,理财教育被称为“从三岁开始实现的幸福人生计划”,所以 3 在这个在游戏中让孩子对消费、给予、储蓄等进行尝试。不但得到了情感满足, 而且明白了劳动的意义和体验了“消费”的快乐, 以及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成果,建立了不乱花钱、合理消费的意识。因为有了货币规则, 我们在“星期 8 小镇”角色游戏中提供了理性消费的模拟平

以规则的“内驱力”凸显大班角色游戏的社会价值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